當前位置:
 
 
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四)繼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著力支持重點地帶、重點城市和重點産業加快發展。確保青藏鐵路、三峽三期工程等一批重點工程建成投産,新開工一批重大建設項目。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抓緊研究制定後續相關政策。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風沙源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態工程。支持發展優勢産業和建設特色資源加工基地。加快科技、教育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和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長期穩定的西部開發資金渠道。

    繼續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重點加強大型糧食基地建設,推進重點行業改革重組和技術改造。搞好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和採煤沉陷區治理、棚戶區改造,抓緊研究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衰退産業援助機制。做好部分城市和國有企業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認真落實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在加快改革開放中走出振興的新路子。

    積極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充分發揮中部區位、資源、産業和人才優勢,重點加強現代農業特別是糧食主産區商品糧基地建設,加強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設,加強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現代流通體系和現代市場體系建設。支持老工業基地振興和資源型城市轉型,建設現代裝備製造基地和高技術産業基地。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功能,帶動周邊地區發展。

    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加注重節約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資源和環境保護,實現既快又好發展,在科學發展道路上走在全國前面。繼續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的作用,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

    進一步支持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對人口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發達地區要採取多種方式幫助和帶動欠發達地區。

    (五)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強文化建設

    我國已進入必須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要把加快科技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要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目標,全面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抓緊啟動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項目,集中力量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繼續加強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性科技研究。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一批産業技術研發試驗設施。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有效整合全社會科技資源,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建立財政性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科技投入716億元,比上年增長19.2%,地方和企業也都要增加科技投入。要進一步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動理論創新。

    要大力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從今年起用兩年時間,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今年在西部地區實施,明年擴大到中部和東部地區;繼續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國家財政保障範圍,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主要是: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投入機制,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為此,今後五年國家財政新增義務教育經費累計將達2182億元。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免除學雜費的義務教育,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必將對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要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上學困難問題,讓每個孩子都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繼續紮實推進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確保到2007年如期實現計劃目標。發展職業教育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今後五年中央財政將投入100億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高等教育要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各級各類學校都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造就一批傑出的教育家。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多渠道增加對人力資源開發的投入,推進市場配置人才資源,規範人才市場管理。

    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特別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繁榮文學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事業。加強文化遺産和自然遺産保護。大力扶持民族文化藝術,擴大國際文化交流。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堅持開展“掃黃打非”。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繼續做好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

    (六)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決策。當前改革正處於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加快推進各項改革。今年一些關係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要取得新進展。

    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著力完善産權結構、公司治理結構和激勵約束機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加大國有獨資企業和壟斷行業的改革力度,放寬市場準入,推進投資主體和産權多元化。完善國有資産監管體制,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經營業績考核體系和國有資産重大損失責任追究制度。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和産權轉讓行為,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進集體企業改革和發展。認真落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

    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一是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堅持國家絕對控股,改善産權結構,引進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規範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內控機制與管理制度,推進制度創新。二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切實加強證券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要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繼續搞好證券公司綜合治理,依法強化市場監管,努力營造公開、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繼續推進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積極穩妥地發展債券市場和期貨市場。三是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完善農村信用社體制,推進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改革,加快農村金融創新,健全農村金融體系,改進農村金融服務。同時,要深化保險業改革,拓寬服務領域;推進政策性銀行、郵政儲蓄機構等其他金融機構改革。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強化銀行資本充足率約束。依法嚴厲打擊金融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

    要深化財稅、投資、價格改革。財政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健全公共財政體系,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實施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積極推進增值稅轉型改革。調整和完善資源稅。研究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投資體制改革的重點,是落實投資主體的自主權和風險承擔機制,改進項目核準和備案制度,加強産業投資信息發佈,完善並認真執行市場準入制度,健全投資宏觀調控體系。價格改革的重點,是逐步理順和完善資源性産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要兼顧各方面的利益,尤其要考慮低收入群眾的基本生活。

    繼續深入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要強化市場法治,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依法嚴懲制假售假、商業欺詐、走私販私、偷逃騙稅、金融證券犯罪和侵犯知識産權等行為。堅決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活動。集中力量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把市場準入關,加強生産和流通全過程的監管,讓人民群眾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要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注重優化進出口結構,努力改善進出口不平衡狀況。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産品和服務産品出口,繼續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産品出口。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合理佈局。適當擴大進口,增加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國內短缺資源進口。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著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擴大服務領域對外開放。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在境外建立加工基地、營銷服務網絡和研發機構。建立政策支持和服務體系,完善境外投資協調機制和風險控制機制。

    今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將基本結束,要增強做好各項應對工作的緊迫感。進一步完善涉外經濟管理體制和機制,提高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運用世貿組織規則,支持重點産業提高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健全應對貿易爭端的有效機制,妥善處理貿易摩擦。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區域經濟合作和自由貿易區談判。在世貿組織新一輪談判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