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社會主義時期是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階段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04日 14時43分   來源: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概況

    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經過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各民族都擺脫了民族壓迫制度,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時期是各民族充分發展的階段,在發展中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倫理道德觀念都融入整個社會,共同性大大增多,成為一種自然歷史趨勢。但各民族的特點將長期保持與存在,只有在階級、國家消亡之後,才能逐步實現自然的民族融合。

    民族産生、發展和消亡的一般規律

    民族作為一個歷史範疇,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産物,有其産生、發展和消亡的客觀規律。

    (一)關於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

    西方的説法大多受宗教影響,認為是上帝製造和安排的。與馬克思恩格斯同時代的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長期深入美洲印第安人中,對其歷史、社會、部落組織、婚姻、習俗等進行科學的考察,寫出了多部著作,其中《古代社會》具有突出的科學價值。馬克思非常重視這部著作,認真閱讀並寫了詳細摘要。恩格斯在馬克思研究基礎上,根據摩爾根書中提供的詳實材料,寫成《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研究了古代氏族社會與民族和私有制、階級、國家起源的規律。這部著作貫穿和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完善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發展規律研究的科學領域。

    馬克思主義認為,民族是人類在原始社會末期伴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産生的。在原始社會後期,隨著生産力發展,剩餘産品日益增多,掠奪財富和奴隸的戰爭不斷擴大。為了加強實力,親屬部落或鄰近部落結成地域聯盟,對立的階級與國家逐步形成。在這一長期過程中,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氏族、部落,逐步發展成以地緣關係結合的人們共同體,民族産生了,這就是“從部落髮展成了民族和國家。”

    民族不同於種族。種族也稱人種,是由人的體肢形態上的某些共同的遺傳特徵為標誌,屬於生物學範疇。一個種族可以包括很多不同的民族。民族也不同於國家。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代表國家的是統治機構。

    民族經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等幾種社會形態的變革,也從古代民族發展為現代民族。在這一過程中,民族不是一成不變的,由於民族壓迫造成的強制同化,或者多種因素形成的自然同化,使得一些民族消失了,或者由一個或幾個民族中分化出來一部分人,長期生活在一起而逐步形成為一個新的民族。社會主義制度為各民族全面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與環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屬於各民族共同的因素越來越多,但是各民族的特點與文化、觀念等會長期保持和發展下去。這是一個符合民族發展規律的自然發展過程。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特徵和民族差別逐步消失,形成為一個沒有民族界限的人類整體。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也是體現民族與民族問題産生、發展和消亡規律必然趨勢的自然過程。在存在民族壓迫的階級社會裏,雖然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絡與社會交往日益頻繁,各民族共同的因素也不斷增多,但是民族歧視與壓迫政策,使民族之間隔閡、對立、仇視也逐步加深,強大的統治民族併吞、強制同化弱小民族,使得民族之間鬥爭也不斷加劇,這一時期不可能出現真正的民族融合。在社會主義社會,各民族實現了一律平等,各民族的共同性日益增多,這種共同性的增多是在各民族充分發展基礎上逐漸形成的,不帶有任何強制手段。社會主義時期是民族發展繁榮階段,而不是實現民族融合、民族消亡的階段,這也是由民族與民族問題發展規律決定的。正如毛澤東曾指出的:“首先是階級消亡,而後是國家消亡,而後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是如此。”所以説民族在擺脫壓迫剝削以後,再經過發展繁榮階段,在充分發展過程中逐步自然增加共同性,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階段的演進,在全世界範圍,階級與國家消亡之後,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社會和諧並趨於一致,一種世界範圍自然形成的語言代替了各民族的語言,各民族的特徵與文化已經全部融入共同的整體之中的時候,各民族才能融為一體。

    (二)馬克思主義關於民族的概念和中國的民族識別

    對民族概念給以科學界定是從馬克思、恩格斯開始的。他們在《共産黨宣言》和《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著作中,分別論述了民族的地域、經濟生活和語言等要素。列寧在很多著作中都論述過語言、文化、地域等特徵對民族形成的作用。斯大林在對歐洲民族及其發展進行研究基礎上,綜合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於民族要素的分析,對現代民族的特徵給予了明確界定:“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運用這個民族概念,必須同各個國家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特別是歷史發展與歐洲的民族國家差別較大的國家,在界定民族成分時必須依據本國的民族構成與分佈的實際狀況。

    在中國歷史上,經過長期發展,民族不斷分化和組合,形成眾多族體,而支系又很繁多,族稱相當複雜。在民族稱謂上,新中國建立初期,全國匯總上報的民族名稱就有400多個,其中僅雲南一省就有260多個。有些是同一民族的不同族稱;有些族稱與其他民族族源有密切關係;也有的是以生産生活條件和習慣而取名的。在民族分佈上,雖然是大雜居小聚居,但一個民族往往分佈多處,分佈在不同地域。在語言上,一般同一民族有一種共同語言,包括不同的方言;但也有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種語言,同一民族使用兩種或幾種語言的情況。關於共同經濟生活,我國少數民族一般都處於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階段,一個民族沒有形成資本主義的統一市場和經濟中心,相反,兩個或兩個以上民族毗鄰或雜居,倒形成了一個多民族的共同市場和經濟中心。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是一個民族的重要標誌之一,但也要注意其哪些成分是本民族固有的,哪些是受別的民族影響的。因此對一些人們共同體特徵進行識別,確定其民族成分,是當時民族工作的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民族識別是一項理論性、政策性、科學性很強而又關係到落實民族政策的基礎工作。我國的民族識別,是根據各民族的實際情況,參照列寧、斯大林論述的民族的幾個特徵或要素進行的,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下,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分佈地域大小、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高低、社會發展階段先進與後進,都實行一律平等政策。對眾多待識別的族稱,我們的民族識別工作首先查清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其次確定是單一的少數民族還是其他民族的一部分。在民族識別工作中,把形成民族的科學依據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緊密結合起來,同被識別的人們共同體的意願緊密結合起來,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特別是知識分子、幹部,包括愛國民主上層人士的意見,既“名從主人”,充分協商,又實事求是地確認民族屬性、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稱,使這項工作有利於民族團結與民族的發展繁榮,有利於各民族間凝聚力的增長。

    1953年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時,經過識別和歸併,確認包括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朝鮮、滿等38個少數民族。1964年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時,經過調查研究和識別,又確定了15個少數民族。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重申與落實民族政策工作,又確定了2個民族,至此我國已確定了55個少數民族,民族識別的工作基本完成。民族識別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很有特色的一項工作,在理論指導、工作實踐上都取得了成功的經驗,這項經驗也具有一定的國際意義。

    民族問題的特點

    中國共産黨歷來都高度重視我國的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把民族問題看作是關係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江澤民同志根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國際國內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科學的、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時期民族問題的特點,指出:“民族問題始終是我國革命和建設中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們必須從振興中華民族的高度,從鞏固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高度,充分認識民族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和重要性。”從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經驗和當代國際上民族問題的勢態看,民族問題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長期性、重要性、複雜性、普遍性和敏感性的特點。

    ——民族問題的長期性。民族的自身發展規律決定了民族問題的長期性。江澤民同志指出:“民族的産生、發展和消亡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民族問題將長期存在。”現在,社會上有人認為應該淡化民族特點、淡化民族問題。儘管這種認識的出發點主觀上可能是為了促進各民族早日融合,早日解決民族問題,實際上是忽視民族特點、忽視民族問題,違反民族發展規律的。我們應該看到人為地強制民族特點的消失,目前是不可能的,只會適得其反。民族問題的解決不能一蹴而就,我們應該充分認識民族問題存在的歷史長期性,按照民族與民族問題發展規律,正確引導和妥善處理。

    ——民族問題的重要性。歷史表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中國是這樣,外國也是這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民族問題是一個重要因素。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國家一直把我國的民族問題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毛澤東同志早就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江澤民同志也明確指出:“民族問題是關係我們的國家統一、社會穩定、邊防鞏固、建設成功的大問題。”

    ——民族問題的複雜性。民族問題是社會總問題的一個既特殊又重要的方面,它與政治、經濟、宗教及其他各種社會問題互相滲透、相互交織在一起。我國各民族社會發展很不平衡,且又大雜居小聚居,信仰不同的宗教,誘發民族之間的矛盾與問題的因素很多,加之民族分裂主義的影響以及國外敵對勢力的挑撥與煽動,更增加了我國民族問題的複雜性。江澤民指出:“縱觀全球一些熱點地區發生的衝突和戰爭,大都與民族問題處理不當或外國勢力插手民族糾紛有關。凡是民族問題處理得不好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問題或亂子。”黨和國家一直堅持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對於民族關係中出現的人民內部問題,採取慎重、緩和的説服教育方法,對於敵對勢力的破壞活動,依法懲辦。

    ——民族問題的普遍性。民族從産生到現在,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變遷,在世界範圍已有3000多個民族,其中人口上億的民族共有7個,近20億人;人口在千萬以上的民族有60多個,百萬以上的280多個,10萬以上的560多個,還有2000個人口較少的民族。這些民族分佈在200多個主權國家裏。現在世界上幾乎找不到一個單一民族居住的國家,過去一向被認為是單一民族國家的日本、朝鮮與韓國,也都有其他民族加入該國籍。一個國家內有幾個民族或幾十個民族,甚至數百個民族共同生活交往,民族之間和各個民族的自身發展、政府的政策、國際環境因素的影響等都會産生大量的民族問題。當今世界各地的熱點,大都與民族問題有關。現在我國有56個民族分佈在全國各地,絕大部分縣都居住著2個以上民族。不同的民族共居,就存在民族問題。古今中外,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民族問題在各個時期、在世界各個角落都廣泛地存在著。

    ——民族問題的敏感性。民族一旦形成,在其成員中就具有很強烈的認同感、共同的心理狀態及與其他民族成員不同的思想情感。這種民族意識遇到刺激,就會很快作出反應,往往通過民族情緒表現出來。世界歷史過程中,發生在民族之間與國家之間的戰爭,大都與民族問題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第二次世界大戰形成的諸多因素中,民族問題起了重要的作用。當代世界熱點地區,如中東、非洲、南亞等大小事件都與民族問題有著重要關係。前幾年我國一些地區與單位,由於民族政策觀念不強,在個別出版物中出現過不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甚至有的帶有歧視與污辱現象,引起了有關少數民族的強烈不滿,有的形成事件。我們必須按照江澤民同志告誡我們的“民族、宗教無小事”的要求,堅決貫徹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按有關法律辦事,謹慎地處理有關民族事務。

    社會主義時期是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階段

    江澤民同志指出:“新中國的民族工作主要有兩大歷史任務:一是通過進行社會制度的變革,引導翻身解放的各民族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二是通過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加快各民族特別是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江澤民同志提出的新中國民族工作兩大歷史任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時期民族問題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和新概括。各民族通過進行社會制度的變革,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完成民族工作的第一大歷史任務之後,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事業中,通過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換言之,社會主義時期是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階段。“全黨同志必須把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作為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工作的行動綱領。”

    (一)民族工作的第一項歷史任務勝利完成,第二項歷史任務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在舊中國,少數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長期停滯落後。有的民族仍處在封建農奴制階段或奴隸制階段,還有10多個民族保留著濃厚的原始公社制殘余。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根據少數民族廣大群眾的願望,從多種社會形態並存的實際情況出發,採取不同的步驟和方式,先後在民族地區進行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解決了少數民族內部的階級壓迫、階級剝削問題,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許多原來發展程度較低的少數民族,跨越幾個社會發展階段,實現了社會發展的巨大飛躍。各民族人民實現了根本利益的一致,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民族工作的第一大歷史任務勝利完成。這使民族地區的社會生産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掃清了民族剝削和壓迫制度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制約,為完成民族工作的第二大歷史任務,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共産黨把誠心誠意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作為一項基本方針,制定和實行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轉移到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社會生産力,通過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了少數民族的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使民族地區的發展從落後生産方式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煥發出新的活力。黨和國家積極發展民族地區的教育、科技、文化和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使少數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得到提高。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頒布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大力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保障少數民族的各項合法權益。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族群眾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民族工作的第二項歷史任務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了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發展繁榮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前我國最大的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是由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勞動的農業國,逐步轉變為非農業人口占多數、包含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工業化國家的歷史階段;是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佔很大比重,逐步轉變為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歷史階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後,逐步轉變為科技教育文化比較發達的歷史階段;是由貧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較低,逐步轉變為全體人民比較富裕的歷史階段;是由地區經濟文化很不平衡,通過有先有後的發展,逐步縮小差距的歷史階段;是通過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較成熟的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體制的歷史階段;是廣大人民牢固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強不息,銳意進取,艱苦奮鬥,勤儉建國,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精神文明的歷史階段;是逐步縮小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社會主義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階段。這樣的歷史進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時間。至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那還需要更長得多的時間,需要幾代人、十幾代入,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

    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乃至整個社會主義階段,是通過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完成民族工作第二大歷史任務,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到現在,經過5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20多年的發展,我國生産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項事業有了很大進步。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各少數民族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和全國一樣,廣大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也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是與全國相比,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徵更明顯、更突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社會生産力更加落後,農業牧業人口占的比重更大,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的束縛更深,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更高,科技教育文化的水平更低,計劃經濟體制的色彩更濃,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擺脫不發達狀態,實現現代化的任務更艱巨。因此,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完成民族工作的第二大歷史任務,必將貫穿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始終,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需要各族人民的長期共同奮鬥。

    我國56個民族中有55個是少數民族,人口一個多億,佔全國總人口的8.41%。154個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64%,那裏有豐富的各種資源礦藏。我國2.l萬公里陸地邊境線有1.9萬在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穩定、發展和繁榮事關國家統一、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但是,由於自然、歷史的原固,民族地區和全國其他地區相比,存在著發展上的差距。這既是地區發展上的差距,也是民族發展上的差距。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他還指出:“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通過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縮小差距,實現地區之間、民族之間的協調發展,實現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共同繁榮,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鞏固社會主義制的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正如江澤民指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直接關係到我國整個現代化建設目標的順利實現。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同全國其他地區的現代化,少數民族的振興同整個中華民族的振興,是密不可分、互相促進的。”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就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始終擺在民族工作的突出位置,就要把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事業中促進各民族發展繁榮

    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鄧小平和我們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借鑒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建設成敗的教訓的基礎上,對當代中國國情的科學判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是我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和根本出發點。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全面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科學內涵,根據初級階段理論和“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總路線,提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基本綱領和基本要求。在社會主義時期,完成民族工作的第二大歷史任務,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必須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

    1.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生産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各民族走上繁榮進步的必由之路。市場的強大紐帶,將使各民族打破封閉、保守的思想觀念,生産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都將會發生深刻變化,各民族之間“三個離不開”的關係大大增強;民族地區通過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資源優勢置換成經濟優勢,推動産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國家繼續發揮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如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等,加大對民族地區建設的支持力度,推動發達地區與民族地區開展對口支援,進一步增強民族地區的發展活力和自我發展能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各民族之間、各區域之間在經濟發展上日益頻繁密切,形成共依共存,相得益彰的“共贏”局面,使各族人民共享經濟繁榮的成果。

    2.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依法保障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各項合法權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作出的正確歷史選擇,符合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本原則,符合中國民族問題的實際情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的民族矛盾尖銳,民族關係激化,糾紛和衝突不斷,甚至導致國家解體,而我國始終保持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民族關係的和諧發展。這使我們更加認識到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的正確性。同時,我們還要警惕、防範國外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宗教”問題對我國實行的“西化”、“分化”戰略,堅決打擊民族分裂勢力、極端宗教勢力和暴力恐怖活動對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民族關係的破壞。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民族團結的宣傳教育,妥善處理影響民族關係的一些矛盾和糾紛,在全社會形成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大局的良好風尚,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凝聚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來。

    3.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繼承和發揚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努力提高各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水平。各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凝聚著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各民族都捲入了市場經濟的大潮,民族之間聯絡愈加密切,民族地區封閉狀態和壁壘被打破,舊觀念受到衝擊,思想更新,緊迫感與競爭性增強,全方位的新知識大量湧來,科教興國、科教興族戰略的實施使每個民族的知識、科學水平普遍提高,也就是民族整體素質在不斷提高。各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得到發掘、發展與繁榮,進一步豐富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成為各民族共同享用的寶貴精神財富。

    隨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一方面促進了各民族在平等、團結、互助的基礎上充分發展;另一方面大大促進了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聯絡和交流,各民族的社會主義一致性更加發展,共同性因素不斷增加。各民族在自身發展和相互交往中,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乃至整個社會主義階段,不是民族融合和民族消亡的階段,民族特點和民族差異仍將長期存在,民族問題也將長期存在。前蘇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經錯誤地宣佈“一勞永逸地解決了民族問題”,企圖掩蓋民族問題的存在,忽視解決民族問題,從而積累了大量的矛盾,導致民族問題激化,造成國家動蕩,並最終使民族問題成為導致國家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受“極左”路線的干擾和破壞,我們黨在民族問題的處理上。也有過失誤,走過彎路,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違背民族問題發展規律的錯誤做法使民族工作遭到極大破壞,民族關繫上出現了一些不正常的情況。總結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在對待和處理社會主義時期民族問題上,要避免兩種傾向。一種傾向是忽視民族特點和民族差異,企圖超越歷史發展階段,人為地簡化和縮短民族發展過程,消滅民族特點和民族差異,淡化民族問題,這是違背民族發展規律的錯誤傾向;另一種傾向是片面地強調民族特點和民族利益,人為地擴大民族差別,阻礙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借鑒、團結與合作,這同樣不利於各民族的發展進步,也是違背民族發展客觀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