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兩宋時期錢幣的鑄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9日   來源:中國網

    1、 兩宋錢幣

    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建立了宋朝,年號建隆,是為宋太祖。宋朝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化藝術發展的高峰時期,繪畫、書法、雕塑、書籍雕版印刷都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而作為科學技術和藝術結晶的宋代錢幣,在這一段歷史時期也呈現出了色彩繽紛爭奇鬥艷之勢。兩宋的錢幣制度,是以錢為主,絹帛等實物成了普通商品。白銀日漸重要,紙幣也已出現和流通,是兩宋貨幣制度的突出特點,但銅錢仍佔有重要地位。

    兩宋是中國錢幣史上最複雜的時期,其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最早發行了記年錢。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錢背開始記年,所鑄錢“淳熙元寶”背上標有“七”字,表明此錢鑄造于淳熙七年,比歐洲的記年錢早了300多年。

    二、最早發明了紙幣。北宋真宗年間,由當時四川的富商首創“交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三、年號錢最多。從北宋“太平通寶”到南宋“淳熙元寶”的300多年裏,皇帝改元頻繁,共鑄行了49種年號錢。

    四、出土量最大。宋朝的鑄量不一定最多,但宋錢的出土量是最大的。在湖北黃石的西塞山,一次就曾出土了11萬公斤的錢幣。此外在我國其它地區也有大量宋代錢幣出土。

    五、最先創造由皇帝親筆書寫的錢文——“御書體”。宋太宗趙光義開始自題錢文“淳化元寶”,而宋徽宗趙佶更是以獨創的瘦金體書寫了“崇寧、大觀”通寶等。

    六、錢幣的流通區域性明顯。當時的中原、華南、華北的大部分地區通行用銅錢,四川則使用鐵錢,山西、陜西兩地是銅、鐵錢並用,廣東是兼用金銀。此外,全國各地皆有流通紙鈔,或限于某一地區,或可通行全國。

    七、錢幣的面額複雜,名稱變化多。宋錢有小平、折二、折三、當五、當十、當百、當五百等不同的面額,經常是一紙命令就把當十錢改作當五錢行使,經常變動。宋錢的寶文名稱不一,更是增加了混亂。其銅錢有元寶、通寶、重寶等,鐵錢有珍寶、之寶、洪寶等一二十種之多。

    八、錢文書法多樣。宋朝的錢文書法多樣,有創新、對稱、複合等特點,且多出自名家,從御書體“淳化元寶”行書、草書入錢文始,篆、隸、行、草、楷等五體具備,篆書體中又有九疊篆文“皇宋通寶”,楷書中有徽宗的瘦金書,書法或秀麗嫵媚,或蒼勁挺拔,神采飛揚,氣象萬千,形成了宋錢書法藝術的特色。


宋元通寶

    宋代的第一種鑄錢是“宋元通寶”,鑄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51年),錢式沿襲“周元通寶”成規,為小平錢。錢文順讀,是國號加寶文的國號錢。後宋太祖傳位於弟,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于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鑄“太平通寶”錢,錢式同“宋元通寶”。當時四川及福建出鐵錢。福建所出鐵錢,背郭清晰,鑄工頗精,大受歡迎,於是又推出一種直徑4.2厘米的當十大錢,書法鑄工均不錯,背穿上有一個圓點,可能是一種紀念錢,現存世不多。這兩種“太平通寶”都為五代風格,而鑄工精整,深厚淳樸可比開元錢。


淳化元寶(金幣)


淳化元寶(金幣背面)

    “淳化元寶”是宋太宗改元為淳化元年(公元990年)五月時所鑄,是最早的“御書錢”,錢文有真、行、草三種書體,均為宋太宗所書。此外四川等地所鑄的淳化鐵錢,錢文也有御書體的。五台山出土發現有金質“淳元元寶”供養錢,背上左右有佛像。在宋太宗至道年間(公元995-997年)又鑄行了“至道元寶”,錢文也有真、行、草三體。

    宋真宗即位後,在鹹平元年(公元998年)按例出“鹹平元寶”銅錢,錢文楷書,直徑2.4厘米,錢文旋讀。有種大錢直徑有4.2厘米,錢文也有正楷,旋讀。此錢書法尚可,應為流通幣。但此外還有一些闊邊大、小錢,文字鑄工粗精不一,未必是政府發行的流通貨幣,或許都有紀念性,數量較少。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鑄行“景德元寶”銅錢,錢制同前,錢文為楷書,是御書錢。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鑄“祥符元寶”,有背文星月及光背無文兩種。另外有一種闊邊錢,有當十、當五兩種,也是分背星月和背無文。此外還鑄有“祥符通寶”,為御書錢,有大小兩種,是用來賞賜大臣的,故而鑄量較少。從此也開始了“元寶”、“通寶”同時流通的情況。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鑄“天禧元寶”。


皇宋通寶(九疊篆)

    宋仁宗在位四十年,其間改元九次,也發行了九次年號錢。在這段時期裏宋朝的錢監增多,管理上卻不十分嚴格,各地錢監所出的錢,版式銅質差別頗大,鑄工精細程度也相去甚遠。天聖年間所出的“天聖元寶”,明道年間所出的“明道元寶”,以及景祐年間所出的“景祐元寶”,錢文書法皆有篆、楷兩種,其直徑輪廓也完全相同,為“對錢”。這一階段的鐵錢,仍有當五、小平兩種。寶元年間,因為年號帶有“寶”字,用為錢文不方便,便出了“皇宋通寶”,有銅、鐵兩種,銅錢版式較多,一般篆、楷成對。此外有一種篆書體錢——九疊篆“皇宋通寶”,或稱之為“九疊皇宋”,應為一種賞賜錢,鑄工精美,數量極少,為極罕見品。慶曆年間,西夏王李元昊叛亂進攻陜西等地,宋朝派兵討伐,因而鑄行“慶曆重寶”當十錢,以解軍需之用,此錢直徑2.9厘米,錢文楷書,有順讀、旋讀兩種;又有當十鐵錢,直徑3.2厘米。兩國交戰延續了三年,北宋國力大損,錢幣不斷減重,同時又大量地發行紙幣,因而造成物價上漲,至戰爭結束時改當十錢為折三流通。至和年間,曾鑄行“至和通寶”和“至和元寶”,小平銅錢,光背無文,有篆、楷兩體成對,大小兩種。此外有“至和重寶”折二、折三錢。嘉祐元年出“嘉祐元寶”及“嘉祐通寶”,皆為小平錢,銅質。

    宋英宗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鑄“熙寧元寶”,皆小平銅錢;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鑄“熙寧重寶”當十錢,這是為經略西北邊陲所出,後來不斷減重,以致於此錢版式較多。到熙寧六年時(公元1073年)改為折三使用,後又改為折二,從此每年發行折二錢。此外還有“熙寧重寶”鐵錢,有小平、當五兩種,錢文楷書旋讀。熙寧小平錢中有背文記監的。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出“元豐通寶”,有小平,折二銅鐵錢,錢文篆行成對。版式頗多,有傳為蘇軾所書的“東坡元豐”。神宗在位時期,平均每年鑄錢四百多萬貫,在宋朝是鑄得最多的。

    宋哲宗時期鑄過三種錢,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鑄“元祐通寶”銅鐵錢。銅錢有小平、折二兩種,錢文篆楷成對,小平錢中有背文“陜”者,較少見;鐵錢有折三錢,錢文篆、行成一對。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出“紹聖元寶”及“紹聖通寶”。銅錢有小平、折二兩種,篆行成對,另有隸書小平錢,較罕見。鐵錢有小平、折二、折三,也都成對。通寶錢中有銅鑄小平一種,錢文楷書,光背無文。通寶鐵錢也僅見小平一種,此外有鐵母錢,背有“施”字的極罕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鑄“元符通寶”,有銅、鐵兩種,均有小平、折二,篆、行成對。此錢書法較精美,氣勢雄渾。鐵錢有一種“元符重寶”,為折二錢,書體清秀,傳世不多,極為罕見。   


政和通寶

    宋哲宗去世後,因其無子,由其弟趙佶繼位,是為宋徽宗。宋徽宗本人聰明絕頂,且多才多藝,書法、繪畫、篆刻等皆精通。他在位二十五年,共出過七種錢,大都精美,為王莽以來所最為精緻的錢品,也被稱為古今第二鑄錢高手。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鑄“聖宋元寶”和“聖宋通寶”銅、鐵錢,聖宋元寶銅錢有小平、折二兩種,皆篆、行成對;另一種隸書小平錢,書法清雅,乃徽宗御書。“聖宋通寶”銅錢,錢文行書,光背無文,傳世較少。“聖宋元寶”鐵錢有小平,但折二者較多,文篆、行成對,隸書者較甚少,有大錢,直徑3.2厘米,錢背上月,應為當三或當五錢。“聖宋通寶”鐵錢僅見小平一種,行書光背,較少較,頗名貴。崇寧年間(公元1102年-1106年)鑄有“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崇寧元寶”,都有御書體錢。大觀元年(1107年)出“大觀通寶”銅錢,為御書瘦金體錢。有小平、折二、當五、當十等。政和年間鑄“政和通寶”,有小平、折二,文篆、隸成對,此錢版式較多。鐵錢有“政和元寶”當三錢,錢文御書。“政和重寶”御書銅錢,甚罕見。政和錢、崇寧錢、大觀錢很多鑄成夾錫錢。所謂夾錫,即銅中夾有鉛、錫的合成錢,是掠奪百姓財富的一種手段,以致社會動蕩,民怨沸騰。後因徽宗再度改元重和,鑄“重和通寶”小平銅錢,楷、篆成對,鑄工較精良,銅料也純足了,但不久又因更改年號而停鑄了。宣和年間鑄“宣和元寶”小平錢,有隸、篆兩種,有多種版式,但存世較少。同時所出“宣和通寶”有小平、折二,有隸、篆兩種,較罕見。(詳見徽宗錢幣介紹)

    宋欽宗靖康年間所鑄的“靖康通寶”和“靖康元寶”是北宋的最後一種錢。靖康是宋欽宗趙恒的年號。趙恒是飽受委屈的皇帝,登基僅僅一年多,就被金兵掠往北地,後死於黑龍江依蘭,這就是“靖康之變”。趙恒在位時間雖短,但是他也沒忘記鑄錢,鑄行了不同版別的靖康錢,“靖康元寶”錢文有隸、篆兩體成對,有小平、折二、折三;“靖康通寶”的錢文有隸、篆、真三體,有小平、折二兩種,皆有銅、鐵錢。靖康錢因鑄行時間短,皆為少見難得,“靖康元寶”小平錢僅有數枚傳世,極為罕見。


建炎通寶

    南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年-1130年)鑄“建炎通寶”,有小平、折二、折三等,錢文有篆、隸成對,四川鑄有錢文為瘦金體的小平錢,篆、隸成對,極罕見;“建炎重寶”當十錢,直徑3.2厘米,錢文篆書,書法鑄工均精良。紹興年間出“紹興通寶”,有小平、折二、折三,錢文楷書,另有一種瘦金體折三錢,旋讀,較罕見;“紹興元寶”有小平、折二、折三,錢文楷、篆成對,折二、折三數量較少。紹興時期,銅材較少,價格昂貴,一度曾將小平錢收回改鑄折二錢,故現傳世的紹興元寶小平錢較少,篆、楷對錢更是難得,其楷書體極罕見。

    南宋孝宗隆興年間(公元1163年-1164年)鑄“隆興元寶”。史書載鑄有小平、折二兩種,但傳世未見小平錢,折二錢篆、楷成對,質料鑄工均不精;鐵錢方面鑄有有元寶、通寶。乾道元年(1165年)鑄“乾道元寶”,傳世有折二錢,楷、篆成對,有背文為星月文錢,楷書錢為孝宗御書;鐵錢有小平、折二兩種,背文有“松”、“目”等錢監名。在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鑄行了一種記年錢,是中國在世界史上鑄行的第一種記年錢。從東晉“漢興”鑄行開始,錢文鑄有帝王年號的錢不斷出現。過了800多年,在我國南方出現了背鑄有年代的記年錢,這就是在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開始鑄行的“淳熙元寶”。“淳熙元寶”錢背分別鑄有“柒”至“十六”的字樣,表明了淳熙七年至十六年,即公元1180年至1189年。這種錢一目了然,一看便知是哪朝哪代鑄行的。“淳熙元寶”有背無文之小平、折二,篆、楷成對,有背記年及背紀錢監名之折二錢;“淳熙元寶”鐵錢有折二錢,背文有“利、邛、松、同”等多種。“淳熙通寶”鐵錢也有背紀監記年紀值者。

    以上是南宋第一期鑄錢的情況,自淳熙七年以後,鑄錢量逐年削減。   


嘉定通寶(折十大錢)

    光宗紹熙年間(公元1190年-1194年)鑄“紹熙元寶”,銅錢有小平、折二,背穿下紀年鐵錢有小平、折二、當三;另有一種“紹熙通寶”鐵錢,篆、楷成對。寧宗慶元年間(公元1195年-1200年)鑄“慶元通寶”,有銅、鐵兩種,都有小平、折二、折三,背穿下紀年。鐵錢背上有一紀監。嘉泰年間(公元1201年-1204年)鑄“嘉泰通寶”銅錢,有小平、折二、折三,皆背穿上紀年。“嘉泰通寶”鐵錢也有小平、折二兩種;還有“嘉泰元寶”銅錢當五錢。開禧年間(公元1205年-1207年)鑄“開禧通寶”,有銅、鐵兩種,制式同前。鐵錢中有當三錢的“開禧元寶”。在開禧年間,南宋派兵北伐金國,戰爭開始後,宋軍卻連戰連敗,此時四川又發生叛亂,經濟上受到嚴重的打擊,最後屈服求和。到嘉定年間(公元1208年-1224年)又開始了經濟上的通貨膨脹,鑄行了“嘉定通寶”銅錢和當五鐵錢,和“嘉定元寶”銅、鐵錢,銅錢有直徑5.2厘米的折十大錢,此錢鑄工頗精,較罕見;鐵錢中有折三、折五,數量較多。此外還有一種“聖宋重寶”當五錢,書法精美,鑄工頗精細,為南宋錢中的佼佼者。


淳祐通寶(大錢)

    理宗時,南宋政局不穩,百姓不安,北受金壓迫,內受叛亂制擾,南宋的滅亡由此開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鑄“大宋元寶”銅錢,有小平、折二兩種。“大宋元寶”有折三鐵錢。“大宋重寶”錢中有銅錢直徑5.2厘米的當十大錢,此錢鑄工書法都頗精細,版式也有二三種,都較罕見。紹定年間(公元1228年-1232年)鑄“紹定通寶”錢,有銅、鐵兩種,都有小平、折二,又有“紹定元寶”銅錢當十大錢及鐵錢。端平年間(公元1234年-1236年)鑄“端平元寶”銅錢,存世僅有小平錢,鐵錢存世僅有當三、當五兩種。“端平通寶”銅錢只有當五大錢,光背無文;鐵錢有小平、當五。此外還有“端平重寶”,大小同當五錢,錢文書法鑄工都較精細,但極罕見。嘉熙年間(公元1237年-1240年)出“嘉熙通寶”,有銅錢小平、折二,及“嘉熙通寶”當五鐵錢。此外,“嘉熙重寶”有當三錢。理宗淳祐年間(公元1241年-1252年),金國已亡于蒙古,蒙古帝國大舉南侵,蒙古軍隊入侵四川,宋軍在四川與蒙古軍交戰爭奪多年,因此需鑄錢以充軍費,因而淳祐錢多在四川發現。淳祐錢鑄有通寶、元寶兩類,“淳祐元寶”銅錢有小平、折二。“淳祐通寶”有小平、折二、折三,另有當百大錢,版式較多,有大樣、中樣、小樣之分。中樣者極罕見。寶佑年間(公元1253年-1258年)鑄“皇宋元寶”小平、折二銅錢。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鑄“開慶通寶”小平、折二銅錢,此兩種都未見鐵錢。因為四川為元兵所戰,東南等地鐵錢用的較少,流通不暢,也就沒有鑄鐵錢了。

    宋度宗鹹淳年間(公元1265年-1274年)鑄“鹹淳元寶”小平、折二銅錢。後元軍攻入南宋,宋亡,其他的幾個年號都未及鑄錢。

    除以上的一些方孔圓錢外,在宋朝還出現了一種長方形的錢幣,叫“錢牌”。在南宋理宗淳祐年間,發行了一種形狀奇怪的貨幣,是長方形的小牌,大小如現在存取自行車的小牌。這種錢是用銅鑄的,兩面都有字,正面文字為“臨安府行用”,錢背則記為“準五伯文省”、“準三伯文省”“準貳伯文省”等。錢文中的“準”字是“平”,“伯”是“佰”,“省”就是當“省佰”講的,意思是在交易時支付小牌相當於×佰文銅錢。臨安是現在浙江省杭州,是當時南宋的國都。“臨安府行用”規定了這種錢牌只能是限于臨安府流通的代用幣,其鑄造行與當時的錢荒和禁錢出城有關。宋代由於貨幣經濟的長足發展,市場對銅錢的需求量大增,在銅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經常發生錢荒現象。為了維持正常的商業活動,當時城裏的官員們明令禁止銅錢出城。《文獻通考錢幣考》曾説:“自國家置市舶于浙、于閩、于廣,舶商往來,錢寶所由以泄,是以自臨安出門有禁,下江有禁,入海有禁。”禁止銅錢出城後,進入城市的銅錢當然也會相應減少。城市內外貿易流通只得依賴紙幣了。而大額的錢幣投入市場,有不便找零之弊,於是就産生了錢牌這種代用幣了。南宋的錢牌也多在杭州一帶出土,但數量少,極為珍稀。

    造成南宋錢荒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商品經濟的發展,使貨幣需求量大增。南宋偏安一隅,地處全國最富庶的東南沿海一帶,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戰事,政治上也相對穩定,再加上不堪金國壓榨的北方百姓南遷,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和技術,從而使南宋的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據記載,當時臨安府店舖林立,商賈雲集,已經是百萬人口的世界級大都市了,僅米糧一項,“細民所食,不下一二千石,皆需之鋪家”。由此可以想象當時的商品交易是多麼地活躍,隨之而來的是貨幣流通量的激增。二是銅錢外泄,大量流入北方和海外。南宋政府腐敗無能,向金國屈膝求和,每年給金國賠款300萬兩,多數以銅錢折算;再則民間的銅走私十分嚴重,而對外貿易又十發發達,銅錢又通過貿易的方式流往海外一部分。《宋史·食貨志》載:“南渡,三路舶司歲入固不少,然金銀銅鐵,海舶飛運,所失良多,而銅錢之泄尤甚。”三是銅源不足,鑄造錢額減少。南宋時,隨著所佔據州縣的減少,銅礦資源相應匱乏,再加上鑄造錢幣的中心大都殘破,無以恢復,所以銅量銳減。四是銷錢為器,使銅錢退出了流通領域。由於銅源匱乏,銅器緊俏,相當數量的銅錢被人們銷毀為器。南宋的銅錢需求量大,鑄行卻少,綜上所述,造成了南宋的錢荒。

    總之,宋朝的錢幣以書法精美、製作工整、種類繁多而著稱。但是在這些精奇悅目的宋錢裏卻浸透著當時無數的錢監役卒們的血汗,他們才是燦爛無比的宋代錢幣文化的直接創造者,可是他們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過著牛馬一般的生活,遭到統治者的殘酷欺詐和壓迫。

    宋代管鑄幣的機構叫錢監。錢監實行軍事化管理,鑄錢工匠被稱作役卒。每個錢監的役卒多少不均。《宋會要輯稿》記載:“大觀元年,永豐監有兵匠695人,較額定人數缺64人。”又載:“(富民監)見管工匠二百餘人。”役卒的來源,除了從民間招募部分有特長的工匠以補不足外,絕大部分由犯人充役。人一旦進了錢監就如同進了鬼門關,每個役卒的臉上都刺有監字或軍號。鑄錢是一種勞動強度極高的手工活,役卒們常年遭受到爐火的熏烤,鉛毒的污染和工頭們的折磨,身體狀況極差,其中一些年老體弱、喪失鑄錢能力的役卒,便被發還關押。至於不堪苦役而逃出錢監者,則要遭受更嚴重的懲罰,甚至被打死。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國家將要滅亡之際,宋徽宗還曾制定過“錢監兵匠逃走刺手背法”(《宋史·兵法》)。宋代的錢監是役卒們的另一種監獄形式,在這裡的人是會説話的工具,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更多的錢幣。宋錢是美麗的,美麗的宋錢裏去飽含著錢監役卒們的血淚。

    2、夏、遼、金錢幣

    和當時兩宋政權前後相對峙的有北方的遼國和地處西北的西夏政權,這兩上國家的經濟文化同宋朝的交往頻繁,在錢幣鑄行方面雖有自己的特點,但也受到宋朝錢幣文化的影響。

    在今寧夏、甘肅、內蒙古一帶割據的少數民族党項族,其政權更是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他們的國王接受宋朝的賜姓,請宋朝皇帝為他們書寫字畫,包括西夏的許多制度都模FangSong朝,西夏的文字就是西夏王李元昊命令大臣們結合了漢字、契丹字的特點所創造的。由於歷史的原因,西夏錢幣史料存留不多,錢幣學者基本上是以出土和傳世的實物作為研究分析的依據。西夏錢幣是FangSong錢鑄造的。它採用方孔圓錢的形制,以小平為主,兼或鑄造有折二錢,但數量不多。銅鐵錢同時並用,文字有漢文錢和西夏文錢兩種,在一種錢上只用一種文字,或西夏文或漢文,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一種錢幣同時用兩種文字的。漢文錢書體多樣,包括隸、篆、行、楷各體;並有對錢等。錢文用西夏文的鑄行應早于漢文錢文,最早稱“梵字錢”。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用自己民族文字鑄行方孔圓錢的少數民族政權。西夏文錢目前所發現的只有五種,寶文寫做寶錢,與宋錢有區別。它們是夏毅宗李諒鑄行的“福聖寶錢”,夏惠宗李秉常鑄行的“大安寶錢”,夏崇宗李乾順鑄行的“貞觀寶錢”,夏仁宗李仁孝鑄行的“乾祐寶錢”,夏桓宗李純祐鑄行的“天慶寶錢”。以上五種錢正面為西夏文,旋讀,小平,背無文,銅錢。這五種錢都非常少見,皆屬極罕見品。由於這些西夏文錢幣沒有史料依據,只能用錢文年號與紀年結合的辦法推算它們大概的鑄行年代。西夏漢文錢則已發現七種,它們是夏惠宗的“大安通寶”,夏崇宗的“元德通寶”、“元德重寶”,夏仁宗的“天盛元寶”、“乾祐元寶”,夏桓宗的“天慶元寶”,夏襄宗的“皇建元寶”,夏神宗的“光定元寶”。以上除“元德重寶”為折二錢外,其餘都是小平錢,書體都有楷書,“乾祐元寶”有行書,光定有篆書,可組成對錢。天盛、乾祐皆為銅鐵兩種,其它只有銅錢。天盛元寶錢背有“西”字,其它無背文。西夏錢幣大都鑄造較精美,且書法雋逸,形制精佳。但都罕見。其中的元德通寶、重寶,光定元寶篆書小平錢,天盛元寶背帶“西”字錢,“乾祐元寶”楷書、行書銅錢都極罕見,是錢幣中的珍品。

    五代承唐朝末年藩鎮割據之餘緒,是對峙政權唐末割據局面的繼續。這時北方少數民族卻漸漸強大起來了,並形成一種勢力,威脅著中原國家。契丹族就是在這時崛起的。   


天祿通寶

    遠在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時,契丹族歸順唐朝,從此與漢族經濟文化相交流,並逐漸發展、提高,至後梁(公元916年),契丹領袖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稱皇帝,史稱遼太祖。然後制定律法,創造文字,四處征戰,稱雄北方。遼立國二百餘年,共歷九位帝王,最後一位天祐帝被金國滅亡。遼國社會經濟發展至興宗年間(公元1031年—1054年)最為鼎盛,糧食充足,物産豐富,冶鐵、陶瓷等手工業發達,商業貿易與周邊國家民族交往頻繁。在鑄錢方面,遼國錢幣由於史料記載不多,且記敘又簡單,和西夏錢幣一樣大都依據出土、傳世實物研究。而遼國最早實行物物交換,後來貿易發展,需要錢幣,但也都來自中原,大多是漢唐錢幣,遼太宗時設錢帛司,管理錢幣流通。現發現最早的遼自鑄幣是遼世宗時的“天祿通寶”,其後遼穆宗鑄行“應歷通寶”,遼景宗鑄行“保寧通寶”,遼聖宗鑄行“統和元寶”,遼興宗鑄行“重熙通寶”,遼道宗鑄行“清永通寶”、“鹹雍通寶”、“大康通寶”、“大康元寶”、“大安元寶”、“壽昌元寶”,遼天祐帝鑄行“天慶元寶”。遼錢皆為小平錢,文字似隸似楷,由於遼國冶鑄技術較差,所鑄遼幣大都較粗糙,不精細,素有“七扭八歪,拙劣粗糙”之名。遼國雖也創有自己的文字——契丹文,但在流通幣中未發現有契丹文錢存世。遼錢中較罕見的有“天祿通寶”、“保寧通寶”,目前只各發現一枚,其它的也較罕見。

    物以稀為貴,遼錢雖粗糙,但反而給人一種質樸之美,錢幣愛好者也對其孜孜以求。

    和南宋政權對立的北方金國是女真族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女真族居住在長白山和黑龍江流域,很早就見於史書記載。但有準確年代的記載則是遼道宗耶律法基鹹雍八年、宋熙寧五年烏古乃率眾作戰的事。經過長期發展,在遼天慶二年、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正月元旦,阿骨打即皇帝位,建元立國,國號大金,是為金太祖。隨著國家的建立,確立了皇權,改革了軍隊,建立了法律,創造了女真文字,也鑄造了貨幣。金朝的幣制是錢、鈔、銀三種並行,雖有自己的文字,但在錢幣中不曾使用。    

 
承安寶貨1

  
承安寶貨2 

   
正隆元寶

    金國交易貨物,早期不用錢,後來交易雖也用錢幣,但皆依賴遼宋銅錢和前代的古錢,建國四十餘年都不曾鑄造錢,直到正隆二年(宋紹興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才開始鑄造,錢名“正隆元寶”。金熙宗皇統九年(公元1149年)末海陵王完顏亮謀反,殺死熙宗,自立為帝,改元天德,史稱金廢帝,又稱海陵煬王。完顏亮剛剛即位就大肆屠殺女真貴族,並擴建燕京城(今北京城),天德四年,正式遷都燕京。繼而改革考試、車服制度。命令女真人南遷,加強了女真人同漢人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貞元二年(南宋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開始置交鈔庫,以管理印製交鈔,兌換交鈔事物,交鈔與銅錢並行。正隆二年,正值完顏亮躊躇滿志、不可一世之時,鑄行“正隆元寶”,此錢質較精良,邊廓整齊,文字俊秀,可與宋錢媲美。該錢的“正”字有末筆出頭和不出頭之分。出頭者稱為五筆正隆,比較少見。海陵王是金朝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殺熙宗,殺大臣,甚至淫人妻女。但他又是個“中原通”,善繪畫,能詩文,有“提兵百萬西湖側,立馬吳山第一峰”的詩句。據傳説當他讀詩至“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時,為南國美景所動,欣然有投鞭渡江之志。正隆六年(宋紹興三十一年),完顏亮發兵六十萬,南下攻宋。當時宋軍主帥劉琦生病,副帥王權聞風而逃,丞相葉義問嚇得不敢視察江淮守軍,便派了個書生叫虞允文的前來慰勞官兵,這個書生便代替主帥率領宋軍奮力拼殺,他利用金軍驕橫,在採石重創金兵,金軍銳氣頓挫,兵敗如山倒,人心惶惶,思鄉心切。完顏亮惱羞成怒,竟下令凡有“士兵逃亡的殺將領,將領逃亡的殺死主將”。金軍嘩變,由兵部尚書帶領射殺了殘暴的完顏亮,結束了他長達十五年的統治。此後金世宗完顏雍于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開始鑄“大定通寶”錢。《金史·食貨志》記載:“大定十八年,代州立錢監鑄錢,所鑄之錢斑駁黑澀,不可用,更令工部、吏部官員監錢,再出錢,錢文“大定通寶”,錢文肉好,又勝於正隆之制。”現在傳世的大定通寶錢,製作精美,就是這個原因。金章宗完顏璟于泰和四年(南宋嘉定四年)鑄行“泰和重寶”、“泰和通寶”。此外,金衛紹王鑄有“崇慶元寶”、“崇慶通寶”、“至寧元寶”,金宣宗鑄有“貞祐通寶”等。一種以前令學者們爭論頗多的錢幣“承安寶貨”。《金史·食貨志》記載,金章宗完顏璟承安十年十二月改鑄銀,名“承安寶貨”,每銀一至十兩,分五等,每兩折錢二貫。公私同現錢用。關於這種承安寶貨的形制如何,曾是中國貨幣史上長期懸而未解的迷題。很多的錢幣書刊載有都一種銅質方孔圓錢“承安寶貨”。但有人認為是偽作,因為史志上提到的是“鑄銀”而不是銅錢。但一直不見實物,又無法確定。1981年中國人民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在一次清庫時,發現四枚兌上來的銀錠上有“承安寶貨”字樣。但由於來歷不清,仍讓專家們懷疑。直到1985年,在黑龍江省阿城縣(金代故都上京會寧府所在地)楊柳鄉發現了第五枚“承安寶貨”,這一枚是一位農婦在山上挖土豆時發現的。這兩次發現的銀錠一模一樣,這就印證了此前發現的“承安寶貨”。這兩次發現在錢幣界具有重大意義。在金代以前,白銀作為貨幣,一直是作為稱量貨幣,而金代這種一至十五兩的銀錠,標明了幣值,取代了稱量和碎銀的麻煩,在中國貨幣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金代使用紙幣,在其貨幣經濟佔有重要地位。紙幣的印造比銅錢鑄造還早,所以金代紙幣在紙幣發展史上也有較大影響。但是到了金末紙幣的濫用也加速了金的滅亡。金宣宗被蒙古大軍打到汴京後內外交困,財政開支大增。面對這種局面,金的統治者不是想著發展生産去解決,而是通過印製大額交鈔(交鈔是金代紙鈔的概稱,金海陵王貞元二年發行,成為通用紙幣,與銅錢並使,交鈔原以十年為限,後來不限年月,可以舊換新),或更換新鈔的辦法,把財政危機的惡果轉稼給平民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在金宣宗統治的十年間,紙幣急劇貶值,近於廢紙。貞祐二年,開始增發二十貫到一百貫大鈔,然後又發行了二百到一千貫的大鈔。貞祐三年,又開始更換新鈔,每貫已貶值到幾千文錢,社會經濟已呈崩潰之勢。《金史·食貨志》記載:“小民得錢則珍藏,而券則棄用之,唯恐破裂而至於廢也。”民間交易已改用銀等,紙鈔已被廢棄。而金朝也隨著經濟的崩潰而加速了滅亡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