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新中國成立60年教育科技事業發展回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07日   來源:新華社

    從奠基鋪路到引領發展:教育科技事業期待新輝煌

    8月31日,麼窩希望小學女童班的少數民族學生展示剛領到的新課本。當日,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者浪鄉麼窩村希望小學的學生們在報名後,高興地領到了免費教科書。今年秋季開學後,隆林縣約5.7萬名義務教育階段的特困生都將領到免費教科書。新華社發(林斌 攝)

    2009年1月,中國正式啟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第一輪公開徵求意見。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黨和政府基於國家長遠發展的現實需求,應對全球化競爭的時代要求,制訂的第一個教育規劃綱要,是指導未來12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高等教育是放還是收?高中文理是否分科?素質教育如何著陸?……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社會各界人士通過各種渠道發表意見建議210多萬條。無論是萬字有餘的專題論文還是言簡意賅的觀點陳述,工作人員從中讀出的都是民眾對教育事業的熱情關注,對教育改革的熱烈期盼。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制訂,再次使中國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經過60年的發展,中國教育進入了全面提高質量的新階段、進入了讓孩子們上好學的新階段、進入了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新階段。

    在新中國的歷史上,尊師重教的氛圍從未有過今天這樣的濃厚;經歷60年的發展後,教育公平的理念已在中國社會深入人心。

    2007年以來,中國在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高等教育連續擴招的基礎上,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免費,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實施成本分擔,同時大力推進教育公平,建立起覆蓋400萬高校學生和1600萬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資助體系。同時,中國還建立起覆蓋40多萬所農村和邊遠地區學校的遠程教育網絡,使全國城鄉兒童、青少年和人民群眾享有了更加平等的教育機會、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

    祖國已今非昔比。始終與教育事業相輔相成、齊頭並進的科技事業也在期待著新的飛躍。

    2009年,中國民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受了一個新名詞“3G”,就像“納米”“克隆”“轉基因”等60年來中國自主取得的科技成果,不斷刷新著中國人的科技理念。

    “用這個和我女兒通電話,可以直接看見人呢。”今年63歲的北京居民唐大媽已經可以熟練地操作自己的多功能3G手機,與在美國上學的女兒通話。

    如今,由中國自主創新的TD-SCDMA技術制式的第三代移動通信(3G)已投入商用。專家預言:未來兩三年,3G視頻拜年將取代短信成為新民俗。新中國成立60年來,科技的發展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成為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人們還清晰地記得,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衛星遙感、無人駕駛飛機、北斗導航定位、網絡通信等一批先進技術手段,在災區道路不通、氣候惡劣的情況下,為及時了解災情、果斷決策、有效救災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萬鋼説,“中國科技事業的任務就是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打地基、鋪好路,就是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回首60年風雨歷程,我國教育科技事業好比鋪路石,為祖國實現歷史跨越積累了豐厚的精神財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教育科技事業將成為加速器,為祖國走向世界前沿提供了不竭的人才資源。

    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十七大報告為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描繪了一幅更加光輝的圖景,也為教育和科技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新的前進方向。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