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經濟結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1日   來源:統計局網站

    二、農業內部結構實現了由以糧為綱的單一結構向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的轉變

    建國前,我國的農業生産力水平低下,生産方式非常落後,農業生産表現為對種植業特別是糧食生産過度畸重的單一結構。種植業在農業生産中的主體地位異常突出,種植業以外的其他農業發展較為緩慢,農業內部比例極度不協調。在之後近30年時間裏,由於人口快速增長造成的巨大壓力,農業生産整體技術水平較低,以及計劃經濟體制和片面強調“以糧為綱”的政策影響,我國農業生産結構基本上仍停留在“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以糧食生産為主”的單一結構階段。

    改革開放以後,農業實行了聯産承包責任制、農産品流通體制等多方面改革,以雜優水稻技術為主的農業生産技術逐步得到普遍推廣,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帶來了市場需求的巨大引力,以及政府實施了一系列鼓勵發展多种經營、促進農業産業化的政策措施,農業生産不僅解決了長期以來糧食供給短缺的狀況,而且促進了農業生産結構從單一的解決糧食短缺問題開始向提高食物結構和品質轉變,促進了從分散經營的小生産向生産的專業化、佈局的區域化和經營一體化等為主要特徵的産業化經營轉變。60年來,我國已經基本改變了過去“農業-種植業-糧食”的高度單一和效率低下的結構模式,向“優質、高效、全面發展的”的新型結構模式轉變。

    農業生産內部結構顯著調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中,農業所佔比重明顯下降,林、牧、漁業比重顯著提高。農業所佔比重由1952年的85.9%下降為2008年的48.4%,下降了37.5個百分點。林、牧、漁業所佔比重分別由1952年的1.6%、11.2%和1.3%提高到2008年的3.7%、35.5%和9.0%,分別提高了2.1、24.3和7.7個百分點。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進展明顯。糧食、經濟作物和其它作物種植面積比由1952年的89.2:9.0:1.8轉變為2008年的68.3:27.8:3.9,經濟作物種植比重明顯提高。畜産品構成中,豬肉佔肉類總産量的比重由1952年的94.2%下降到2008年的63.5%;牛羊肉則由1979年的5.74%上升到13.6%;禽肉等也由1985年的5.80%上升到了22.9%。禽蛋、牛奶等的産量快速增長,在畜産品中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

圖3 1952-2008年我國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比重

圖4 1952-2008年我國種植業播種面積比例(%)

    農産品品質結構大為改善。農産品品質結構從單純追求數量的增加,逐步向優質高效方向發展,主要農産品良種覆蓋率和優質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據農業部初步統計,2008年我國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優質率分別為74%、68%、51%和72%,其中,水稻、小麥、玉米的優質化率比2001年分別提高了38.9、19.5、24.9個百分點,大豆優質率比2002年提高了24.1個百分點。農業生産更加注重生態産品的開發,全國安全農産品已初步形成了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發展格局。在漁業方面,精養以及高附加值海淡水産品養殖得到大力發展。

    農業生産區域佈局明顯優化。主要農産品生産向優勢産區集中的格局逐步形成。目前全國已經形成東北的大豆、玉米帶、黃淮海地區花生、小麥帶、長江流域油菜帶、新疆棉花産業帶。2008年,棉花、小麥、大豆、油菜籽、玉米産量前5位的省區佔全國産量的比重達79.7%、75.3%、66.5%、63.4%、53.3%,分別比1981年提高21.8、19.4、8.1、3.4和4.5個百分點。

圖5 1981、2008年主要農産品前5個地區産量佔全國比重

    注:2008年,棉花産量前5位的地區分別為:新疆、山東、河南、河北、湖北;小麥産量前5位的地區分別為: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大豆産量前5位的地區分別為:黑龍江、內蒙古、安徽、吉林、河南;油菜籽産量前5位的地區分別為:湖北、四川、安徽、江蘇、湖南;玉米産量前5位的地區分別為:吉林、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