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201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05日   來源:浙江日報

    二、2010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鞏固和發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的關鍵一年。從總體上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利條件不少,世界經濟格局調整和國內經濟發展孕育著很多新的機遇,但面臨的環境十分複雜,不確定性、不可預測的因素很多。世界經濟復蘇基礎脆弱,國際貿易摩擦明顯增多,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價格震蕩加劇,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也不少,保持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把困難和問題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更加週密地做好應對挑戰的各項工作,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動權。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和“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紮實推進“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堅持調結構促轉型謀發展、抓統籌惠民生保穩定,加強大平臺大産業大項目大企業建設和培育,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增強綜合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努力實現“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打好基礎。  

    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目標導向,建議2010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9%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6%以上;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生産總值比例1.8%左右;單位生産總值能耗下降3%,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以內;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4%。以內。

    在具體工作中,著重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按照科學發展要求進一步轉變發展理念,決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擴大社會矛盾、增加歷史欠賬為代價謀求發展,著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著力推進新型城市化,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在轉型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更加注重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堅持在開放發展中贏得機遇,堅持依靠科技人才支撐和推動發展,力爭在構築有利於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體制機制上取得新突破,力爭在拓展發展空間和實現創新發展上開創新局面,加快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

    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社會穩定。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更好地統一起來,加快推進以保障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努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更加注重選準和抓好工作突破口。以集約高效綠色發展為導向,加快構築一批産業科技人才集聚發展的大平臺;以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海洋經濟為重點,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大産業;以改善發展環境、增強發展後勁為目標,加快推進一批事關長遠的大項目;以做強做優行業龍頭骨幹企業、提升塊狀經濟為抓手,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

    更加注重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企業主體作用。準確把握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加強統籌兼顧,結合浙江實際切實把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提高政策措施的及時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強化企業為基的理念,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和改善對企業的服務,努力增強發展活力、夯實發展基礎。

    三、著力推進調整轉型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是確保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根本途徑,必須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

    大力調整優化産業結構。著力穩定優化一産、主攻調整二産、提升擴展三産,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高市場佔有率的大企業大産業。圍繞農産品保障供給和農民增收兩大任務,加快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進一步增加農業投入。切實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負責制,推動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和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力量建設一批糧食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穩定發展農業生産,夯實農業發展基礎。積極培育現代農業生産經營主體,扶持一批帶動力大、服務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就業。實施農業主導産業品質提升工程,加快發展精品農業、設施農業和休閒觀光農業,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信息化和標準化,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強農産品品牌和營銷網絡建設,建立健全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産品質量監管“三位一體”的基層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浙臺農業合作。加快推動工業調整轉型,努力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産品附加值。制定實施重點産業轉型升級年度實施計劃,繼續加大企業技術改造支持力度,擴大塊狀經濟向現代産業集群提升試點覆蓋面,引導優勢企業兼併重組、做強做大,支持生産加工企業向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拓展,進一步淘汰落後生産能力。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規劃和推進工作,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信息網絡特別是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抓好一批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建設,搶佔發展的制高點。努力做大服務業總量,加快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編制實施一批服務業重點行業專項規劃,大力發展物流、金融、信息、科技、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等主要面向生産的服務業,積極發展現代商貿、旅遊、體育健身、養老服務、社區服務等主要面向生活的服務業。加快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和品牌建設,著重培育100家左右服務業重點企業。加快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推進一批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促進中心城市、經濟強縣服務業加快發展。著力突破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引導支持服務業經營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花大力氣落實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加快建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信息服務網絡和小企業創業基地,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

    努力促進投資、消費、出口協調增長。著力優化投資結構,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突出抓好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大項目。加快以“七線兩樞紐”為重點的鐵路項目和一批公路、航道、機場項目建設,構建便捷、高效、安全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推進核電等電源項目和電網建設,力爭新開工建設電力裝機350萬千瓦。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嚴格工程質量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完善落實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拓寬民間投資渠道,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按照“招大、引強、選優”的思路,創新招商引資方式,進一步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支持浙商回歸創業發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推動消費較快增長。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推動企業建立職工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繼續推進汽車摩托車下鄉、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促進旅遊、文化、教育培訓、家政等服務消費。完善城鄉消費設施和商貿流通體系,加快農村商業便利連鎖店和商品配送中心建設,擴大“農超對接”範圍,鼓勵發展消費信貸,加強産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大力拓展國際國內市場,擴大浙江産品市場份額。推動企業加快建立健全營銷網絡,引導支持中小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和專業市場等平臺拓展市場,鼓勵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和産品展示,吸引境外採購商到浙江設立採購中心。加快國家級、省級出口基地建設,健全大通關體系,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和保單融資規模,完善國際貿易預警和摩擦應對機制。鼓勵企業“走出去”發展,支持優勢企業並購境外企業和知名品牌、投資建立生産基地和經貿合作區,支持工程建設企業與製造業企業聯手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先進技術和裝備進口,增加緊缺資源性商品進口和儲備。

    切實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深入實施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全面推進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建設,進一步完善區域創新體系,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和人才集聚的良好環境。大力推進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加快省科研創新基地建設,新建一批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一批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及試驗基地、一批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力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切實落實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創新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機制,推進多種形式的産學研合作,加大對自主創新産品的政府採購力度,加快推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大力推進科技成果産業化,完善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實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12個重大科技專項,實施節能技術推廣等10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推進一批高技術産業化項目建設,組織推動社會發展領域科技研發和成果應用,抓好一批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重大項目。深入實施知識産權、標準化和品牌戰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紮實開展國家級標準化項目試點工作,綜合運用技術標準、質量監管、品牌培育等措施推動産業優化升級。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制定實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深入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加強省級重點創新團隊建設,重視高技能人才培養和企業家人才隊伍建設。

    進一步加強資源要素保障和節能環保。深入實施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加快生態省和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強化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和集約節約利用。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我省實體經濟的支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産業投資,拓展企業上市等融資渠道,努力爭取中央國債投資、企業債券發行額度。積極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産業,擴大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推進地方産權交易市場建設。加強土地資源保障和節約集約利用,深化耕地保護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動市縣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做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工作,抓好節約集約用地六大工程和百萬造地保障工程,完善低丘緩坡、灘塗圍墾綜合開發規劃和利用機制,積極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示範工程,擴大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大力實施節能降耗十大工程,嚴格執行重點耗能行業能耗限額標準,抓好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改造和建築節能,加大高效節能技術和節能産品推廣力度,深入推動節水、節材等工作。繼續深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污染整治,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加強水環境治理、城市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和農業農村環境保護,努力改善八大水系、平原河網水質和大氣環境質量。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深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開展各類生態示範區創建工作,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強森林資源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啟動25個循環經濟試點基地和100項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建設,實施工業循環經濟“733”工程,建設一批工業循環經濟示範企業、示範園區和循環農業示範區。

    大力拓展發展空間和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抓緊做好海洋經濟發展帶規劃編制工作,爭取海洋經濟發展帶建設提升為國家戰略。進一步整合港口資源,寧波—舟山港在穩定發展集裝箱業務的同時,重點構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著力打造成我國重要的樞紐港,大力推進全省港口航運聯盟建設,積極發展江海聯運和內河航運,加快建設港航強省。積極發展海洋特色優勢産業,合理佈局和提升石化、船舶、鋼鐵、裝備製造等臨港産業,扶持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水綜合利用等海洋新興産業,提升發展海洋旅遊、海洋漁業和海水産品加工等産業,推進標準漁港建設。加快建設一批産業集聚區。進一步優化生産力佈局,選擇一批交通條件優越、産業導向明確、建設空間條件較好、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重要區塊,納入省級層面進行統籌規劃、重點培育。加大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工作力度,加強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杭州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等特殊監管區建設。協調推進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以資源優化配置和共享為重點,推進杭州、寧波、溫州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規劃建設和發展,進一步增強區域中心城市功能,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生活環境。大力推進中心鎮建設和發展,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積極推進規劃、社保、戶籍等相關制度改革。結合實施中心鎮、中心村培育工程和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加大農村住房改造建設步伐,有序推進高山村搬遷、自然村撤並、空心村改造和特色村保護工作,加強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和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支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進一步完善政策、整合資源,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和金融支持力度,著力增強欠發達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推動交通、水利、電網和公共服務等設施建設,改善欠發達地區發展環境。支持欠發達地區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山區資源,發展特色製造業、來料加工業、休閒旅遊業和高效生態農業。深入開展新一輪“山海協作”工程和結對幫扶工作,促進産業轉移、勞務對接和異地開發。積極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山區、庫區和海島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貫徹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加強與長三角地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交流與合作,加快培育新的增長極。主動服務和對接上海世博會,實施“環滬護城河”工程,做好上海世博會相關安保工作。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繼續擴大與港澳臺的合作交流。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和對口幫扶工作,全面完成青川地震災後援建任務。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