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9 17:58:37
分享到:
EN
https://www.gov.cn/

經濟指標與經濟增長的不同相關性 反映結構調整有進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09 17:58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

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中長期貸款等實物量和金融指標的變化與經濟走勢密切相關,常被大家認為是觀察經濟走勢的風向標。伴隨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服務業比重快速增加和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上述指標與整體經濟的數量關係也發生一些變化。如何科學認識、評價和使用這些經濟指標,並根據經濟發展的變化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評判指標體系,是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需要關注和探討的重要問題。為什麼選擇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等指標評判經濟運行狀況?如何運用這一指標體系評判我國經濟運行狀況?2015年6月9日,中國政府網就社會所關心問題電話連線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回應社會關切。

[中國政府網]目前發生的這些指標的變化,如何在整體的宏觀經濟形勢下來看待?

[劉尚希]在轉入經濟新常態的這個過程中,經濟系統的變化不是物理性的,而是化學性,尤其是新型業態不斷産生,經濟的服務化、金融化、數據化,超出了原有經濟理論的解釋力,各种經濟指標的含義實際上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已經有了新內涵。數據是死的,而其含義卻是不斷變化。因為經濟系統內部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指標數據反映出來的實質也變化了。全球經濟都面臨著結構性問題和結構型改革,我國也不例外。

降低單位GDP能耗,優化運輸結構,優化生産力空間佈局等等,都是當前結構調整中的內容。這些方面取得進展,就會在用電量、貨運量等指標與經濟增長變化的關繫上發生不同於以前的相關性。當前用電量、貨運量與經濟增長的反向變化,與其説是經濟下行的先行標誌,倒不如説是結構調整有了進展的反映。就此而言,這是一種向上的變化,是樂觀的,而不是一種向下的信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責任編輯:司徒宇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