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2 09:37:05
分享到:
EN
https://www.gov.cn/

新老技術和新新技術間的互補是未來城鎮化合作的重要空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7-02 09:37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29日下午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共同出席2015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論壇並致辭。李克強表示,城市記憶著昨天,承載著今天,也創造著明天,不僅是經濟增長和財富創造的大舞臺,也是社會進步和文化傳播的先行者。中方願同歐盟機構、歐洲各國及相關城市一道,不斷擴大各領域交流合作,譜寫中歐城鎮化未來合作新篇章,共建詩意棲居的美好家園。2015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論壇的亮點、特點是什麼?中歐城市之間的合作有哪些成績?歐洲城市化建設,尤其是中小城市建設對我國的啟示和樣板性作用是什麼?2015年7月2日9時,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做客中國政府網,解讀李克強總理出席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論壇,並回答網友所關心的問題。

[主持人]那我們再來看看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論壇取得的成果,克強總理已經出席三屆了,那在前兩屆都做了哪些基礎性的工作?做了哪些鋪墊,在三年過去之後,尤其在本屆論壇上又有哪些延展?

[李鐵]我全程見證了三屆論壇,第二屆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參與更務實的工作,籌辦中歐城市博覽會。第一屆論壇上,克強總理和時任巴羅佐主席簽署了《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共同宣言》,這個宣言實際上界定了中歐在城鎮化合作方面的基礎框架。無論是借鑒經驗,還是如何實現低碳節能,如何使用清潔能源,如何促進高技術向中國的輸出,如何更好地開展貿易和服務業的貿易,等等都制定了非常廣泛、深入的框架性協議。按照這種框架性協議,經過一些年的時間進一步的落實,是當時非常重要的設想。

2012年以後面臨比較大的問題就是換屆,換屆之後,在城鎮化夥伴關係合作上出現了一個短暫的停頓。但是這個短暫的停頓並未影響到合作的進程,在2013年城鎮化夥伴關係合作會議上,中歐雙方有12個城市結對子,進行城市間的合作,設立了上百個項目在中國和歐盟之間推進合作,我們也開闢了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的示範區,想通過示範區用市場的方式推進合作向務實的方向進展。比如如何通過第三方引進歐盟的企業到這裡來,我們會給他們什麼樣的政策,中國是否有企業願意到歐盟投資,這種對接上有了嘗試,這都是實質性推動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到今年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在今年的會議上提出非常重要的設想,就是不能僅僅把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作為一種論壇持續下去,不能僅僅停留在“論”上,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它向實質化、市場化的方向務實推進,就是使歐盟的高技術如何和中國的大市場相結合。2013年我們也舉辦了首次中歐城市博覽會,有35家歐盟機構到中國展出它的城市基礎設施等各個領域的技術、設備等等。

隨著未來合作的進一步開展,隨著今年城鎮化論壇的舉辦,我們也有一些新的項目在推進。比如這次論壇上有六個項目簽約,不僅僅是歐洲企業到中國投資,還有中國企業,例如首創集團到法國投資,這就意味著我們雙向的投資已經開始。我特別要提到的是在2012年我們提出的所謂歐洲高技術和中國市場的結合,中國7.5億的城鎮人口,而且還在不斷增長,對人進入城市的各種需求,城市發展中各種基礎設施的需求,交通方面等各種公共服務方面的需求是十分龐大的。那時候我們看到的歐盟的高技術,比如德國的製造業、法國的製造業、信息技術産業,包括歐盟其他國家的各種高端技術,如何向中國進一步推進呢?怎麼樣釋放它的技術潛力,形成技術和市場大結合呢?

到了2015年,我們所説的這種互補性的優勢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個互補不再是單向的了,中國在這三年多的時間在發生著巨變,我們的技術也在高速增長和提高。比如中國高鐵,2012年的時候我們還沒有感覺到中國高鐵在世界上有這麼大的競爭力,可是現在中國的高鐵技術已經在世界領先,還具有非常廣泛的市場,甚至會影響到歐盟。過去我們希望歐盟的技術到中國來,可是我們高鐵代表著世界領先的技術可不可以到歐盟去呢?

第二,互聯網,中國的互聯網遠遠優於歐盟。中國的互聯網在全國的用戶是6.52億,有4.38億的城鎮用戶,相當於歐盟人口的總和。這麼多的網民,這麼大的互聯網影響力在隨時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那怎麼樣能到歐盟?我們和歐盟的互聯網技術,和歐盟的高技術結合會産生什麼樣的化學物理反應?這是誰都想不到的。但是我們知道德國提出了工業4.0,也想利用互聯網,但是他的互聯網和中國相比無論從用戶覆蓋範圍看,還是從互聯網延伸的各種服務業的內容,甚至從帶動實體經濟上看,恐怕我們在這方面已經走到了前面。

所以我剛才講過的高鐵、互聯網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中國市場,而是代表著中國的未來技術。中國這種互聯網+的未來技術和高鐵的技術和歐盟的結合會産生什麼樣的前景呢?那就不是原來意義上的互補了。過去的互補只是市場和技術的互補,現在出現了新技術和新技術之間的互補,或者是新技術和傳統技術間的互補,從互聯網+帶動實體經濟,從高鐵方面是不是也可以形成貫穿歐盟的整個網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何更好地把歐盟技術融入到我們當中來,形成珠聯璧合的一種産業效應?我覺得這也是未來城鎮化合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空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責任編輯:司徒宇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