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8 16:04:15
分享到:
EN
https://www.gov.cn/

財政部:調整20%的農資綜合補貼用於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08 16:04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

2016年3月8日15時,財政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歐文漢做客中國政府網,就2016年預算報告有關情況與網友在線交流。歐文漢表示,農業“三項補貼”合併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調動了農業規模經營積極性,撬動更多的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到現代農業發展。

中國政府網網友:我是一個在北京打零工的農民。去年就聽説,以前發的農業補貼合併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合併?

歐文漢:自2004年起,國家先後實施了農業“三項補貼”,對於促進糧食生産和農民增收、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農業農村發展形勢發生深刻變化,農業“三項補貼”政策效應遞減,政策效能逐步降低。同時,由於原來的“三項補貼”受到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約束,需要將一部分農業補貼轉為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中不受限制的補貼,如對耕地資源的保護等。

2015年5月,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農業部啟動了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改革試點,在全國範圍內調整20%的農資綜合補貼資金用於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選擇部分地區將農業“三項補貼”合併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

從試點情況看,合併“三項補貼”達到了預期效果。一是提升了補貼政策指向性。將補貼發放與耕地地力保護挂鉤,鼓勵了農民提升耕地地力,減少了化肥施用量,實現了“藏糧于地”。二是降低了政策實施成本。簡化了補貼資金的審核和發放程序,標準清楚明確,體現了中央強化清理整合規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增強資金統籌使用的要求。三是調動了農業規模經營積極性。調整部分資金用於支持多種形式的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極大調動了新型經營主體生産積極性,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迅速,示範帶動作用明顯。四是創新了金融支農模式。在財政資金助推下,各地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實現從無到有、從兼業到專業,為從事農業尤其是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的新型經營主體提供信貸擔保服務,撬動了更多的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到現代農業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責任編輯:向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