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 董峻)來自農業部16日的最新信息顯示,去年秋冬以來,除部分地區蒜薹、香蕉等農産品收購價格下跌外,大部分農産品價格上漲。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大宗農産品中的玉米、小麥、食用油價格先後上漲,5月份後豬肉價格又大幅度上漲。
據統計,上半年稻穀、小麥和玉米三種糧食市場平均價同比上漲7.9%;6月份豬肉批發價同比上漲74.6%,雞蛋批發價同比上漲44.8%,花生油批發價同比上漲44.5%。
這一輪農産品價格上漲帶有明顯的恢復性質。如,糧食等主要農産品價格還未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部分農産品供給偏緊、農産品價格適度上漲,本應有利於促進農業生産和農民增收,但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農民荷包並不一定因此而充實。
通過記者在各地採訪以及農業部門的分析,生産成本增加是一個重要因素,這也是各地農民普遍反映強烈的原因。在一些地區,生産資料上漲造成的成本增加甚至超過了農産品價格上漲給農民帶來的好處。1月至6月,主要化肥品種繼續在高位運行,農用柴油為每噸5464元,同比上漲9.63%。
此外,市場消費增加、國際市場的傳導效應也是導致農産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如,去年全國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費約16公斤,比上年增長12.2%。由於玉米加工大幅增長,也增加了玉米的消費需求。6月份,國際大米和小麥價格同比分別上漲9.6%和15.6%,豆油、菜籽油和棕櫚油價格同比分別增長41.5%、44.4%和76.2%。
農産品價格上漲過快過大,不僅會影響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的生活,也不利於農業生産的穩定發展。將視野往前推10年我們可以發現,近10年來主要農産品價格呈現出週期性變化。1996年農産品價格達到最高水平後開始下降,2000年至2002年跌至谷底,2003年開始恢復性上漲。
以受到普遍關注的豬肉價格上漲為例。6月底全國生豬存欄4.76億頭,同比下降0.15%,比2005年同期下降2.1%。實際上,一個戲劇性的事實是,一年前的此時農業部門正在研究如何遏制豬肉價格下跌和如何減少養殖戶的損失。
前期生豬價格持續下跌,加上飼料成本上漲導致比較效益下降,而局部地區受疫病影響也造成了散養戶數量下降,從而形成供應偏緊的局面。由於生豬繁育飼養需要一年左右時間,今後一段時期生豬價格仍將維持較高水平,市場供應處於緊平衡狀態。到今年底或明年初生豬市場供應偏緊的狀況有望得到緩解。
農業部部長孫政才16日表示,隨著農業市場化、信息化的推進,農産品供給對價格的反應更加敏感,局部的市場波動極易影響全局,加上國內外農産品市場聯絡更加緊密,國際市場的變化容易引起國內市場的波動,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供求關係的把握更加困難。
“今後一段時間農産品價格仍將在高位運行。”孫政才判斷,雖然我國農産品供求仍保持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但結構性矛盾尤為突出。價格波動是供求關係變化的客觀反映。只有生産穩定發展,才能使農産品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確保農産品有效供給,核心是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促進農業穩定發展,防止生産大起大落。
他認為,保證數量和提高品質對於增加農産品有效供給同樣重要。首先要保護好耕地和水資源,打牢生産發展的物質基礎。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的“紅線”,切實保護好基本農田。著力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強化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改善物質裝備條件,發展設施農業,推廣保護性耕作,強化科技創新,確保耕地基礎産出能力穩步提升。
提高品質的關鍵是改良品種。農業部今後將繼續實施種養業良種工程,強化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加強良種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完善種養業良種繁育體系,加快優良品種推廣速度。大力推進農産品標準化生産,不斷提高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廣良種良法配套,不斷發揮良種的增産潛力。
此外,農業部還正在著手推進新一輪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規劃,加強優勢農産品産業帶建設,從而解決好農産品供給的結構性矛盾。同時,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信息引導生産、影響市場、服務農民的作用,促進農産品産銷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