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政府網2>> 重要內容提示
 
全國防汛抗旱模範代表、淮河王家壩水文站站長李守會發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07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7年12月7日15時,全國防汛抗旱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總總指揮回良玉同志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主持會議。全國防汛抗旱模範代表、淮河王家壩水文站站長李守會在會上發言。

    2007年12月7日(星期五)15時,全國防汛抗旱總結表彰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為全國防汛抗旱模範代表、淮河王家壩水文站站長李守會發言。(中國政府網 陳競超 攝)

波峰浪谷測洪流

安徽省阜陽水文局王家壩水文站站長 李守會

(2007年12月7日)  

尊敬的首長、各位領導:

  大家好!我叫李守會,是安徽省阜陽市水文局王家壩水文站站長。作為一名最基層的水文工作者,今天,黨和人民給予我如此高的榮譽,我感到無尚的光榮和萬分的激動,這也是對我今後工作最大的激勵和鞭策。

  我1986年從安徽水利電力學校水文專業畢業後,在王家壩水文站一幹就是20多年,親歷了淮河水患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也體會到水文測報對防汛抗洪的重要性。過去的王家壩水文站,偏僻荒涼、交通不便、設施簡陋,1988年前不通水、電、路,幾間破瓦房、十幾條漢子、七八條船,守護著4個斷面3600米寬的水面。雨量、水位、流量觀測全靠人工,報汛靠的是電報、對講機和電話,測流靠的是小木船、流速儀,測流一次需要6個小時。雖然條件艱苦,但我一直堅守在我熱愛的水文崗位,從參加工作的那時起,我牢記老前輩和領導的叮囑:“幹一行、愛一行,為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繼承“頂得住、測得到、報得出”的水文傳統,發揚“求實、團結、奉獻、進取”的水文人精神。

  王家壩水文站是安徽淮河水文第一站,其水情變化素來被稱為淮河防汛的晴雨錶、抗洪的風向標。歷次淮河大洪水中,王家壩水位的升降,上牽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心,下挂淮河兩岸百姓的心。2003年,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王家壩水文站經歷了三次大洪水和兩次王家壩閘開閘蓄洪的考驗。在三次大洪水中,我和同事們搶測到最高水位29.42米,最大合成流量6850 立方米每秒,搶測流量169次,水情發報近千份。2007年,淮河再次發生流域性大洪水,王家壩水文站出現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位的高水位和第五位大流量,超警戒水位25天,王家壩兩次開閘蓄洪。我和同事們搶測到王家壩站最高水位29.59米,最大流量8030立方米每秒,共搶測流量200多次,水情發報1500多份。由於水情信息及時、準確,為水文預測、預報,為科學決策、合理調度提供了重要技術依據。

  這一組組重要的水情數據,凝聚著我們全站職工的心血和汗水,有些數據甚至是冒著生命的危險搶測到的。在大洪水面前,我和同事們只有一個心願,就是盡一切努力搶測、多測水文數據,為各級防指指揮決策和科學調度提供適時水情信息。為了防止漂浮物沖倒水尺樁,我們頂風冒雨24小時看守水尺,搶測洪峰;為了掌握完整的流量過程,我們每天測流4~5次。蒙河分洪道官沙湖測流斷面距王家壩水文站4公里,斷面情況十分複雜,水流穿過高低不平的河灘地,測船根本無法行駛,全靠人力在1000多米的斷面上涉水測流,每測一次,腿上都被劃傷,體力消耗很大。蒙洼交通橋建成後,官沙湖斷面可以實行橋測,雖然測流條件有所改善,但每次測流都要推著簡陋的橋測車,提著沉重的鉛魚,在1.8公里長的大橋上,施測28個垂線44個測點。王家壩閘開閘蓄洪時,急速的水流裹挾著大量的漂浮物傾泄而下,如果被漂浮物撞上,輕則攪壞流速儀、發動機,手被拉傷,重則整個人被拋入急流中。為保證測流安全,我們用手提著鋼繩鉛魚,見縫插針投放流速儀,幾十公斤重的儀器,測一次流需要上下提放40余次,雙手常常被汗水浸泡的鋼繩勒得脫皮、出血。

  大水期間的淮河水面風急雨驟、波濤洶湧,一般人在測船上站都站不穩,更談不上測量。我們積多年的測流經驗,逐漸摸索出一套測流方法,就是先將測船拋錨固定,後用六分儀定位,再用絞車將鉛魚和流速儀放到指定的水深,通過計算得出流速,測一次流需2~3個小時。測流問題解決了,但危險也隨之增大。今年7月5日夜的一次測流中,巨大的衝擊力撕扯著測船,船身不斷傾斜,隨時可能發生翻船事故,在這危急關頭,我們當機立斷,迅速砍斷鋼絲,一船人才化險為夷。今年7月10日10時6分,水文自動測報系統顯示,王家壩水文站水位已達保證水位29.30米,我們迅速將這一重要信息傳輸到國家防總、省防指。12時28分,王家壩開閘向蒙洼分洪,為能在第一時間搶測到分洪流量,我們迅速組織一支四人測流小分隊,顧不上吃飯,立即攜帶測流儀,駕駛衝鋒舟,提前趕往閘下200米處的臨時測流斷面。隨著控制閘門的開啟,水流越來越急,水面上掀起層層濁浪,一個近2米高的浪頭撲過來,砸向衝鋒舟,船艙灌水,衝鋒舟偏離測流斷面,船上人個個頭暈目眩,岸上的人無不為我們捏著一把汗。但我們憑著頑強的毅力、堅強的韌性,當天共施測8次,最終測到了最大流速2.6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1700 立方米每秒的珍貴水文資料,取得了開閘蓄洪期間的完整流量過程。

  水文測報工作通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但我們沒叫一聲苦,沒喊一聲累。汛情最緊張時,乾糧斷了,來不及做飯,就熬上一大鍋稀飯,餓了渴了全靠它。每次測流結束後,大家顧不上休息,甚至衣服都顧不上換,又馬上投入到緊張的測算、校對中,並及時發出測流數據。在今年淮河大水的20多個日日夜夜,我們一面搶測流量,一面監測水情變化,幾乎24小時不能休息,困極了就坐在椅子上打個盹,第二天一早還要趕到防汛指揮部彙報水雨情。王家壩水文站離我家有20多裏遠,我常年堅守在測站,與家人離多聚少,今年汛前,我70多歲的老母親臥病在床,一直沒時間回去看望,原打算汛後回家盡盡孝心,但眼看著洪水調查繁重的工作任務,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

  尊敬的首長,各位領導,我的工作是平凡的,所做的貢獻是微不足道的,黨和政府給了我如此崇高的榮譽,我將倍加珍惜,以這次表彰為起點,向其他勞模學習,立足自身崗位,不斷學習先進技術,適應現代水文需要,繼續發揚“求實、團結、奉獻、進取”的水文人精神,當好水文尖兵、防汛耳目,為水文水利事業做出新的貢獻,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