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芮捷銳先生致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1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7年3月1日(星期四)上午9時,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啟動儀式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中國政府網進行現場直播。

    [張登義]:讓我們歡迎《南極條約》協商國駐華使館代表、澳大利亞駐華大使芮捷銳先生致辭。

    [芮捷銳]:我感到非常高興能在今天我們慶祝2007—2009國際極地年啟動儀式的這個吉時説上幾句。

    這一主要的科學努力聚焦于地球的北極和南極,並且是同類活動的第四次,即續接1882—1883、1932—1933和1957—1958年曾經開展過的工作。

    2007—2009國際極地年的規模令人印象深刻。它包含兩個整年度的循環,將展開超過200個科學項目的研究,有來自60多個國家的上千科學家和支撐人員參與。

    接下來的24個月裏世界的注意力將牢牢鎖定在北極和南極。國際極地年正巧與1957—1958國際地球物理年的啊50週年紀念同時舉行。這是一個預兆,許多國家都意識到了他們能夠從南極地區的和平合作和共同的科學研究中獲益良多。1959年12月1日,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12個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有科學家在南極從事研究的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南極條約》,其後這些國家接著進行了商議。

    條約于1961年6月23日生效,然後有33個國家加入進來,所以到現在有46個成員國,其中的28個國家為南極條約協商國,包括中國和澳大利亞。協商國有權參與針對這片大陸的政策制訂。條約確保南極之能用於和平目的,各國可以在南極自由地從事科學研究,相互合作。南極所有地區包括各國考察站和考察設施都必須對視察開放。條約同時將潛在的領土爭端擱置起來。續補南極條約的是一個協定的體系,旨在確認南極的包産到戶、南極海洋生物資源的養護和南極海豹種類的保護。

    南極條約體系建立在我們過去科學和政治合作的基礎上,2007—2009國際極地年很可以揭開一個全球合作的新時代。

    國際極地年正值全球氣候變化熱議之時。科學研究表明極區是全球氣候系統的關鍵所在,同時這些區域對氣候變化也是敏感的。

    在南半球,南極的寒冷,包括每年封圍南極大陸的海冰,驅動了地區性的氣候和海洋學的進程,我的國家作為南極的一個近鄰也在其中。

    近來的研究和模型顯示南極冬季海冰的範圍正在減退,冬季海冰存續的天數也在減少,這對健康的南極生態系統和大洋環流有著深遠的影響。

    南大洋的這些進程驅動了世界巨型大洋環流系統的“傳送帶”。它們結合了低溫、冰型和冰型導致的較高鹽度海水。南極的任何變暖將影響“傳送帶”在全球帶動水流和水流中熱量的方式。環境的變化即使在南極地區也越發明顯。海冰在範圍和天數上的減少已經被與南極磷蝦數量的減少聯絡起來,南極磷蝦在冬季是依靠食用海冰表層下的藻類來存活的。任何南極磷蝦在數量上的持續變化自然也會對圖表上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五中狀態發生影響,例如企鵝、鯨魚和海豹等,它們都以這些小甲殼類生物為食。南極氣候變化將是國際極地年科學工作的一個重點。

    與中國一道,澳大利亞期待為標誌國際極地年的大型科學項目做出重要貢獻。我的國家引導著一系列的國際科學項目。

    特點性的研究將是“南極海洋生命普查”。這將是曾在南極開展過的最重要的海洋生物多樣性普查。目前已有來自南極國家的14條船承諾參加,其他的國家也期待參與。他們都將在南極水域和海床採樣,遵從一套通用的採樣協定和方法。採集的數據將能用來比較以繪製出一副南極海洋環境的全景圖。重要的是,該項目將提供一種新的、靈活的基準,可以用來估量南大洋的未來變化。

    澳大利亞正通過“南極和南大洋的氣候”項目和海洋學的現場合作整理出一個南大洋物理環境的環極快照。近期的工作顯示南極深水的變化頻率比預想的要大。由澳大利亞主導的國際極地年項目將提升我們對南大洋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角色的理解。在“南極的外來物種”項目下,澳大利亞將領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來研究氣候變化對南極外來生物的引入和確立的影響。氣候變化能戲劇性地增強無意中引入亞南極地區島嶼和南極大陸的無脊椎動物、種子和孢子的生存力。我們還將通過“把住極區的脈搏”項目研究人類健康議題。這一國際合作研究將注重在極區的人類健康和安寧,並調查生活在冬季極夜環境和長期隔絕狀態中的影響。

    其它由澳大利亞科學家主導的研究將探求太陽輻射在我們的天氣和氣候中所扮演角色的可變性。我們將試圖理解甘伯採夫山脈的地質演變,這個東南極的山脈下埋藏著數以千計的冰塊,我們將測量出這些海冰的厚度和範圍。由多所對南極科研和政策感興趣的大學組建的一個國際南極研究所已經形成,它將作為一個不同種類的國際極地年活動。這個研究所建立在塔斯馬尼亞大學,將利用國際極地年期間對南極的關注為這一頗具膽識的國際教育動議注入生機。除了這些澳大利亞扮演領導角色的活動外,澳大利亞科學家還將參與46個由其他國家科學家領導的國際極地年項目。

    澳大利亞與中國在南極是近鄰,中國的中山站位於我們戴維斯站西邊幾公里處。我們在南極分享後勤支撐並有著較長歷史的科學協作。我們的合作通過四個備忘錄可以得到闡明,內容包括:1、科考數據的處理;2、氣候科學方面的合作;3、在中國中山站的測磁學合作研究;4、冰芯的協同分析。這些都是正在展開的協作,都將為國際極地年的研究目標作為貢獻。

    國際極地年的成果將為未來數十年長期的國際研究協作定形。

    如果我們希望理解今天和未來氣候變化的性質和速率,則更好地理解目前地球氣候和大氣的演變至為關鍵。

    極區是我們監控氣候的早期報警系統,我們將因為對它們做了細緻研究而獲益。

    結束我的講話時,我提醒大家,在南極有澳大利亞人,有中國人。夏天已近尾聲,我們的考察隊員將要開始在南極度過冬天,遠離它們的家人和朋友。我們祝願他們在準備國際極地年的時候在南極度過一個安全和成功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