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3日(星期五)16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舉行新聞發佈會,請陜西省副省長姚引良介紹陜西省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新情況,並答記者問。
[人民日報記者]首先,您剛才談到陜西省安排2000萬資金用於農村的貼息貸款,後續會達到25億元,請介紹一下這筆資金具體的補貼方式。在農村建房兩個特點,一是比較分散,二是對成本非常敏感,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對安全性和抗震性有沒有保證?怎麼進行指導和監督?第二個問題,目前抗震救災和重建的過程當中,陜西最缺什麼、最難的是什麼?謝謝。
[姚引良]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受災戶建房資金除了中央補的以外,省市縣財政再補充,大概一戶是2萬元,這顯然是不夠的。因為這次倒房的有很多,或者大部分都是特困戶,這些人也可能有一些人準備要蓋房子,他可能有一些儲蓄,再加上政府的補助就可以蓋一座達到抗震標準的房子;也有一些群眾由於比較窮,還蓋不起這樣的房子,怎麼辦呢?就讓銀行貸款、政府貼息。在災後我們幫助這些困難戶在山區發展特色經濟,來償還銀行款項。大家知道兩手抓,其中有一項是怎麼樣在山區發展特色經濟,這也是我們災後重建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剛才這位記者先生問到如何提高和把握標準的問題。我們現在搞了災後重建的規劃,總的原則是科學規劃、合理選址、擇優房型、提高質量。最重要的是要保證達到當地抗震的標準要求,這是地震給我們的教訓,我們原來一些縣城,包括一些中等城市抗震設防標準低,教育、醫療等公共部門的建築抗震標準低,農村民房防震標準更低,我們在災後重建中強調提高質量、優化房型,給老百姓推薦標準房型,由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資金多少來選擇。對於整村搬遷重建、異地搬遷,都要由省一級建設規劃部門審批審查,由市縣做規劃做設計,要避開地質災害點,這樣我們給老百姓推薦的房型一定要達到抗震的標準。
如果資金不夠,除了貸款,還有社會其他方面的捐助,加上對口幫扶單位或者和扶貧開發資金捆綁使用,來一併幫助受災群眾,讓他們蓋起來的房子,能夠經受住當地可能發生地震災害。
我回答第二個問題,我們目前最大的困難,簡單説還是缺錢。另一方面難在怎麼樣更好的醫治群眾精神創傷。因為死了100多人,有那麼多群眾房子倒塌。對於山區群眾,除了養兒女之外就是建一座房子,房子倒塌了,他的一切家産都失去了,對群眾打擊很大。我們到第一線去慰問的時候,很多群眾一看到倒塌的房子就哭,當地幹部講起來眼圈都是紅的。所以,怎樣醫治群眾的精神創傷,讓他們振作精神、災後重建、恢復生産、發展生産,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一件難事,要做細緻的群眾工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