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鄧先宏介紹“保增長、防風險、促進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改善”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香港文匯報記者:請問現在國際金融危機還沒有見底,外管局對當前跨境資金流動會産生什麼樣的風險?有什麼樣的判斷?是否會出現大批資金外逃的情況?
鄧先宏:作為一個開放度比較大的經濟體,國際金融環境的惡化對我們肯定會帶來一定影響,對跨境資金流動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它的流向、流速、規模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並影響國際收支狀況。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的確有些跨國公司由於母公司在境外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而出現經營困難和資金短缺的情況,將一些屬於外方分配的利潤匯出,也有外商撤資的現象。
我要説明的是:第一,與我國國際收支的總規模相比,這種情況的數量是有限的,不存在外資大量逃出的現象。第二,每年都會有外商利潤匯出的狀況,也有撤資的情況,目前匯出分配的利潤可能多一點,撤資稍微多一點,但是總的來看不是什麼大問題,利潤匯出和撤資是一種商業行為,符合外匯管理的規定,是正常的合法行為。有些撤資是境外母公司出現了經營困難,抽身回國自保,並不是説他們對中國的市場喪失了信心。
這裡我要強調的是,我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市場對外資仍然有長期的吸引力。國際金融市場的惡化,對我國跨境資金可能有影響,但是我們有能力控制這種跨境資金大進大出的局面。我們有比較完善的外匯管理制度,對貨物進出口實行聯網核查,對包括貿易融資在內的外債有規模管理、登記管理,對個人外匯有總額管理,對外匯賬戶有比較完善的制度。另外,對銀行執行外匯管理規定也有考核辦法。在跨境資金流動的不同環節、不同渠道都有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與管理制度相配套,我們有比較完善的管理手段,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在國際收支申報統計、貿易進出口聯網核查、個人結售匯、直接投資、外匯賬戶等方面都有現代化的電子管理手段。通過這些電子化系統,既可以了解總量的情況,發現一些趨勢性的問題,也能了解微觀方面每個交易環節的情況,這就為外匯管理檢查提供了非現場管理的手段。
另外,我們還有打擊非法買賣外匯交易的能力,有非現場檢查系統,有與其他監管部門、司法部門的聯合監管、聯合打擊機制,有國際收支預警機制和應急預案。這些都有利於我們防範跨境資金大進大出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