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新聞辦2>> 背景
 
鄭國光表示:讓公眾能讀懂、能聽懂氣象科普知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26日   來源:氣象局網站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應該建立專門的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科普宣傳隊伍,要爭取使科普知識更加通俗化,讓公眾能讀懂、能聽懂氣象科普知識。

    鄭國光表示,氣象工作涉及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氣象科普是氣象科技聯絡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産生活的重要紐帶,也是科學防災減災,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與百姓利益關係密切的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應該是全社會都來做的事情。

    目前,國內有關氣候變化方面的科普尚欠‘火候’,難以讓全社會真正認識和理解氣候變化的內涵、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影響以及人類該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知識。

    鄭國光説:“科普的內容很豐富,涉及氣象防災減災、自然災害防禦、保護環境、節能減排、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等多個方面。現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普法》、《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對科普宣傳做了規定和強調,但這些內容相對較為宏觀。科普宣傳本應是全社會的行動,而不是某一個部門的行動。社會各界應形成聯手共同推動科普宣傳。”

    近年來,我國氣象部門在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科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2007年重慶開縣雷擊小學生事件後,中國氣象局聯合教育部、國務院應急辦面向全國42萬所中小學校發放了防雷減災的光盤、挂圖,安裝了防雷裝置並定期開展防雷檢測。在2008年至2009年,全國中小學校沒有發生因雷擊造成中小學生傷亡事件。

    鄭國光表示,儘管氣象科普宣傳的效益日趨顯現,老百姓對氣象科普宣傳很認可,但是氣象科普質量和力度與社會的需求仍存較大的差距。目前,我們應該建立一支專業的科普隊伍,不能再沿用老一套的依靠兼職隊伍來推廣氣象科普知識的做法。

    “當前,氣象科普面臨的最迫切的挑戰是通俗化。老百姓看不懂、聽不懂氣象科普,自然難以實施有效的防災減災和科學的應對氣候變化手段。”鄭國光説,在氣象科普知識通俗化方面,氣象科技人員與老百姓聯手編寫科普讀物的做法值得推廣。

    即將於4月1日起執行的《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已明確規定,學校應當把氣象災害防禦知識納入有關課程和課外教育內容。對此,鄭國光建議,中小學校和高校應當把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知識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尚未將氣象科普教育納入日常教學的學校,應儘快在相關學科中滲透一些必要的防災減災科普知識。

    鄭國光認為,目前,各級氣象部門正竭盡全力讓氣象科普走進農村、走近農民、走進社區、走進列車,力爭實現氣象科普宣傳在農村和城市的均等化,使處於弱勢群體的農民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科普大餐。

    他建議,應將防禦氣象災害、應對氣候變化等科技知識納入國民教育,納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納入全社會科普活動,使氣象科普工作更加融入社會、融入百姓生活、融入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發揮科普工作更大的作用和效益。(記者 郭起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