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新聞辦2>> 重要內容提示
 
中國政府公佈一線情況力求客觀、公正、及時、透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21日   來源: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0年7月21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劉寧介紹當前防汛抗洪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

   [金融時報記者]我有以下幾個問題,您能不能再清楚地告訴我們三峽水庫的總庫容是多少?第二個問題,1998年發生洪災的時候,政府並沒有及時地告知我們死亡的總人數,當時我聽説有的記者曾經去詢問到底有多少人死亡,但是政府直到幾年以後才公佈了這個數據?而這次政府非常迅速地每天更新有關的數據。我想知道從1998年到現在政府作出了那些政策調整來實現這個轉變?最後一個問題,我們知道長江沿岸有許多工業,這次洪災是否影響他們對於長江的污染程度,比如説在福建發生了洪水以後,紫金礦就發生了污染事件,所以根據你們對污染度的監控,你們是否發現了洪災對污染造成的影響?   

    [劉寧]三峽水庫的總庫容是393億,其中有221.5億是防洪庫容,它的正常蓄水位是175米。關於第二個問題,中國政府從來都是力求客觀、公正、及時、透明地把一線情況告訴給大家,可能存在著一些數據的偏頗或者著眼點的不同,或者統計上的一些情況,98年的一些資料可能一些人認為不完善。但是國家防總、水利部一直隨時統計各個方面的災情、汛情和水情,並適時地公佈。這一點無論是在網站上還是在各大報紙等宣傳媒體上都有所反映,這也是信息社會的重要標誌,哪個國家都不例外。

    關於98年大洪水災情的一系列數據,有一本書叫《中國大洪水》,上面全部有所反映。我相信這些數據經得住推敲。

    關於第三個問題,因為長江沿江有數萬座排污監測點,隨時進行污染物的監測。隨著水位的漲落,它對工業的影響,這些工廠也好,工業區也好,應該都是按照防洪、環保等要求設置的,在警戒水位以上,甚至在保證水位以上,工廠不大可能會因為洪水而導致污染物流入河流。

    [郭衛民]就第二個問題我補充一點,實際上據我們了解的情況,這些年來,國家在不斷健全和完善突發事件的應急啟動和處置機制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完善突發事件信息的發佈機制,包括突發事件的信息收集、統計和發佈的機制也在不斷健全。同時我們這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剛才金融時報記者也説了這次信息的發佈,數據透明度、時效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