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政府網2>> 重要內容提示
 
劉延東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電視電話會上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24日 15時41分   來源:中國政府網

    2011年11月24日15時,部署實施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電視電話會議在國務院小禮堂舉行。中國政府網進行現場直播。

 

  2011年11月24日,國務院召開部署實施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電視電話會議。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劉延東作重要講話。中國政府網 陳競超 攝

在部署實施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
改善計劃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劉延東

(2011年11月24日)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工作。剛才,寧夏、陜西、貴州三省介紹了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的做法和經驗,財政部、教育部、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就做好這項工作提出了要求,講得都很好,我都同意。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重要意義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營養狀況,不僅關係著個人的成長髮育和全面發展,也關係著整個民族素質的養成和提升。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高度重視中小學生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營養改善工作。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要啟動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溫家寶總理也提出了明確要求。近年來,中央投入專項資金80多億元,先後啟動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新建和改造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近550萬平方米,改善了農村學校食宿條件;建立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兩免一補”政策,為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提供生活費補助,共投入資金約450多億元,累計受益人數達到5700多萬人。各地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如重慶“中小學生營養促進工程”、陜西“蛋奶工程”、浙江“中小學愛心營養餐工程”、寧夏“營養早餐工程”、廣西柳州“免費午餐”等,此外一些關心支持教育的社會團體、民間人士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這些都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在此,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對大家為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同時也要看到,受各地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農村教育保障水平較低、歷史欠賬較多等因素的影響,在一些地區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農村學生的營養保障仍面臨不少困難,成為群眾十分關心和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10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會後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

    第一,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小學是青少年身體發育和心智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如果營養不良,將影響孩子們體格和智力的正常發育,更談不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出發,明確規定要改善學生營養狀況,提高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營養水平。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學生膳食創造良好的條件,對學生營養進行科學的干預,是提高學生營養健康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可以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目前,全國1.3億農村中小學生中,有3000多萬在學校住宿,一日三餐都在學校,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不住校,但需要在校午餐。孩子們能否在學校吃上熱飯、飽飯,是每個家庭、每個父母乃至全社會都關注和牽掛的一件大事。但目前有的地方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補助沒有完全落實,吃飯費用沒有完全解決;有的寄宿制學校食堂建設滯後,配套設施缺乏,就餐條件較差;一些非寄宿制學校中,離家遠的學生午飯問題突出。因此,國家加大資助力度,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切實解決孩子上學吃飯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營養健康水平,是黨和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為老百姓辦的實事好事的具體體現。

    第三,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舉措。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事關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也是國家綜合實力和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誌。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營養狀況。早在一百年前,英國就開始實行針對貧困家庭學生的校園餐計劃,並於1944年立法,規定地方教育部門必須提供學生營養餐。上世紀中葉以來,美國、法國、日本等國也紛紛建立較為完善的學校供餐計劃,不僅有效地改善了國民身體素質,也快速提升了教育發展水平。印度、巴西等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初等教育營養支持計劃,促進了本國義務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當前,我國一些農村地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學生營養不良問題,不僅影響到青少年健康成長,也影響到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改善學生營養狀況,對於鞏固“普九”水平、提高國民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必將産生深遠的影響。

    二、準確把握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政策內涵

    《意見》提出的啟動國家試點、支持地方試點、改善就餐條件、鼓勵社會參與、完善“一補”政策等內容,是一個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政策體系。各地區、各部門要全面理解《意見》精神,準確把握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政策要求。

    一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共同推進的合力。我們為什麼要專門實施一個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務院又專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來部署,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從農田到餐桌,涉及學生營養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情況複雜、社會關注度大,需要多部門、各方面高度重視和協同聯動,其中政府必鬚髮揮主導作用。一是加強統籌,協同推進。實施好這個計劃,單靠一個學校、一個部門難以完成,需要政府加強統籌,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一起努力。各級政府要充分利用好現有機制和政策平臺,統籌規劃,週密安排,積極協調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有關基層組織,企業、基金會、慈善機構以及所有熱心公益的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匯集各方力量,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計劃實施。二是地方為主,分級負責。國家有關部門要落實相關政策,加強工作指導,總結推廣經驗,及時發現問題,完善政策措施。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領導,省級政府重在“統籌”,包括統籌制定工作方案和推進計劃,統籌規劃國家試點和地方試點,統籌安排資金使用,統籌改善就餐條件,統籌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和指導工作;市級政府重在“協調”,負責指導本地區計劃實施工作;縣級政府重在“具體實施”,是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行動主體和責任主體,具體落實計劃實施工作。

    二是堅持試點先行,點面結合,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實施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一個重大項目,也是落實《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重要任務。組織實施好這項工作,一方面,要從最困難、最需要的地區起步,搞好試點工作。這次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提出,要集中支持中西部民族地區、貧困地區、邊遠山區等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相對滯後的地區,並把國家試點範圍首先放在連片特困地區和西藏、四省藏區、新疆南疆三地州,總計680個縣級單位。這些地區都是經濟不發達、貧困面較大、貧困程度較深的地區。集中解決好這些地區人民群眾的民生問題,使他們與全國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共同走向富裕,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必然要求。這次中央財政將每年安排160多億專項資金,為680個國家試點縣的所有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每天3元錢的營養膳食補助。通過這一政策,首先解決最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生在校吃飯問題,受益學生達到2600多萬,佔中西部農村學生的近30%。

    另一方面,要完善“一補”政策,解決“面上問題”。2006年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建立以來,“一補”政策的實施,為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費補助,有效改善了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營養健康狀況。這次《意見》強調,要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力實際,對“一補”發放範圍和標準等進行動態調整。今年,“一補”標準每生每天提高1元,達到每生每天小學4元、全年1000元,初中5元、全年1250元。國家試點地區(680個縣)原來就享受“一補”的學生,可以同時享受每天3元的營養膳食補助,兩項相加,能享受7至8元的補助,基本可以解決在校膳食問題。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國家試點從680個縣開始,但整個營養改善計劃是全國性的,各省(區、市)都要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積極開展本地試點工作。對工作開展較好並取得一定成效的省份,中央財政將每年安排專門資金給予獎補。

    三是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創新供餐機制,改善就餐條件,防止“一刀切”。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水平、風俗習慣、飲食特點差異很大。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各地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多途徑、多形式、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供餐方式、供餐內容。一是科學制訂供餐方案。科學的供餐方案是組織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關鍵。國家試點縣農村中小學有的有食堂,有的沒有。針對這種情況,《意見》提出了三種供餐模式:學校有食堂的或者可以配備食堂的,實行食堂供餐;學校目前沒有食堂,可以向具備資質的餐飲企業、單位集體食堂購買供餐服務;偏遠山區的學校或教學點,由於規模小或其他原因,配備食堂的成本過高,購買供餐服務也不具備條件,可以在有關部門批准的前提下實行個人或家庭托餐。二是合理選擇供餐內容。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飲食習慣、獨特物産。供餐內容不一定非要統一,都是牛奶加雞蛋,關鍵是要就地取材,合理搭配,保證營養。食品原料除外購以外,有條件的農村學校可以適度開展勤工儉學,補充食品原料供應。三是著力改善就餐條件。目前,農村中小學食宿條件普遍不足,食堂等生活設施還不能滿足實際需要,還有很大缺口。要加快改善學生就餐條件,加大食堂建設和衛生管理的工作力度。已經設有食堂的,必須安全達標,符合衛生要求。需要新建、改建、擴建食堂的,要本著安全、衛生、夠用的原則,安排專門資金,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來建設。標準不能降低,也不能盲目提高,堅決防止超標準、豪華建設。小規模農村學校根據需要和實際情況,可以不單獨建設學生食堂,但要通過配備伙房以及必要設施等,為學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條件。在加強食堂硬體建設的同時,要特別重視食堂工作人員配備,保障工資待遇,做好相關飲食衛生知識的培訓工作。四是積極開展營養教育。要加強營養配餐、科學飲食方面的指導服務,向學生、家長、教師和供餐人員普及營養科學知識,幫助他們形成科學的營養觀念和良好的飲食習慣。

    四是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意識,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確保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關係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生命安全,關係到社會穩定。當前,食品安全問題比較突出,各種食品安全事件居高不下,學校食品中毒事件也屢有發生。僅今年秋季學期開學以來,已相繼發生多起學校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流行事件。因此,必須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和質量的保障鏈條。《意見》專門用一部分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了強調,明確提出要把食品安全擺在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首要位置。一是相關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作用。各部門要依法履行各自職責,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對學校食品原料生産、收購,農牧、質檢部門要加強監管,從食物鏈的源頭上把好質量關;對供餐單位、個人的主體資格、進入門檻,工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嚴格審核,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堅決不能參與學校供餐計劃;對學生的就餐環境和健康狀況,衛生、教育部門要加強管理,及時進行監測評估,確保衛生、安全、合格。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機制。前不久,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公佈並開始施行,將食品安全事故做了分級,要求對發生在學校、幼兒園的食品安全事故提高相應級別,加大應急處置力度。各級政府要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要求,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機制,制訂學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應對突發性事件的發生。三是嚴格落實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會同教育、農牧、衛生等部門與學校、供餐單位和托餐的個人或家庭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做到層層把關,責任到人,堅決防止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確保學生健康安全。各級政府和學校要始終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未雨綢繆,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認真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組織實施工作

    實施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學校要週密部署,統籌安排,以對人民、對社會高度負責的態度,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計劃實施,扎紮實實地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一)加強組織領導,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建成重要“民生工程”。一要做好動員部署。這項計劃年內啟動,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各地要抓緊動員部署,儘快建立健全權責一致的工作機制,“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要強化省級統籌力度,分縣(市)制定試點工作方案,特別是試點縣怎麼確定、資金怎麼落實、責任怎麼界定、安全怎麼保障、出了問題怎麼處理等,都要仔細研究,一一細化,確保試點工作順利啟動。二要抓好資金落實。各地要結合完善“一補”政策,落實好計劃實施所需資金,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學生膳食補助標準,努力擴大補助面。同時,要落實好改善就餐條件的資金。中央財政在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中專門安排了學生食堂建設資金,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學校進行補助。各地在利用好這部分資金的同時,還要統籌安排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資金和“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專項資金,把學生食堂作為重點建設內容,科學規劃,切實改善學生就餐條件。對地方應承擔的資金,各地要落實到位,避免中央資金到位後出現“擠出效應”。三要加強示範引導。中央安排專門資金用於學生營養改善國家試點,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政策導向作用,推動各級政府重視學生營養改善工作。各地要在國家試點的帶動下,積極推進地方試點工作,積累經驗,做好示範,以點帶面,逐步探索建立健全保障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在校膳食營養的長效機制。

    (二)加強規範管理,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建成“放心工程”。實施好這項計劃,使學生既能吃得上、吃得飽,又能吃得有營養、吃得安全,必須加強精細化管理,提高計劃實施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一要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有關法律法規。不管是在食堂就餐,還是購買供餐服務,都必須要求和監督參與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企業、學校和個人,嚴格執行國家食品衛生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各地區、各有關學校要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保證食品原材料供應、採購、製作加工、儲藏、檢驗等各個環節都有章可循,實現規範化操作,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一件大好事,不能因為我們工作中的紕漏,造成不好的結果,帶來負面影響。二要專款專用、提高效益。國家和地方為學生營養膳食提供的補助是一筆不小的錢,而且將成為每年的剛性支出,這在當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各方面都需加大投入的情況下實屬不易,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學生營養改善工作的關心和重視。一定要把這筆錢足額用於為學生提供等值優質的食品上,切實提高學生營養健康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實名制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杜絕套取和虛報冒領補助行為的發生。同時,要督促學校加強財務管理,依法健全學校財務機構,配備專(兼)職財會人員,切實加強食堂會計核算,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定期公佈學生營養改善經費賬目,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範和有效。三要跟蹤監測、及時改進。在試點過程中,要建立學生營養狀況監測評估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膳食搭配是否合理,是否滿足營養需求,學生營養狀況是否得到了明顯改善,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予以整改。

    (三)加強監督檢查,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建成“陽光工程”。各地要制定專門的監督檢查辦法,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進行全過程監督。除了食品藥品監督、農牧、衛生、工商、質檢等部門要加大對供餐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監控外,還要著力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一要加強行政監督。各級監察、審計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確保計劃實施公開透明、廉潔運作。教育督導部門要把計劃實施作為教育督導工作的重要內容,進行定期督導。二要加強信息公開。各地要及時將工作方案、實施進展、運行結果向社會公示,設置監督舉報電話和公眾意見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要將計劃實施情況向同級人大、政協報告,主動接受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三要加大宣傳力度。要制訂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採取多種形式,向全社會準確、深入宣傳這項惠民政策,使之家喻戶曉。各試點地區要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和建議,高度重視輿情分析,及時改進工作。要認真總結、宣傳推廣典型經驗,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監督和共同推進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學生營養健康問題,事關國家未來和民族興旺。組織實施好這項計劃,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埋頭苦幹,紮實工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