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星期四)10時,國務院召開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
明確目標 突出重點 強化措施
推動冬春農田水利建設取得新成效
水利部
(2013年10月24日)
水利部部長 陳雷
2013年10月24日,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在國務院小禮堂舉行。圖為水利部部長陳雷發言。中國政府網 陳競超 攝
根據會議安排,水利部彙報三個問題。
一、今年水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水利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防汛抗旱減災工作有力有效。全面戰勝了東北流域性大洪水、南方大範圍高溫乾旱、沿海颱風密集登陸不利影響,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旱區飲水安全,有效減少災害損失。
二是重點水利項目建設步伐加快。一批重點水利樞紐和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併發揮效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及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可如期完成年度任務,水土流失治理和農村水電建設力度不斷加大。
三是農田水利建設再上新臺階。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大中型灌區和大型灌排泵站改造、東北四省區節水增糧行動進展順利。去冬今春農田水利建設超額完成計劃任務,是近十多年來成效最好的一年。
四是水利管理改革深入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落實,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全面啟動。水資源管理體制、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體制、水價形成機制等改革穩步推進。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進展順利。
二、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建設目標任務
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興水強農惠民的決策部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防災減災能力和水土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確保在組織發動上有新舉措,在資金投入上有新增長,在建設內容上有新拓展,在建管機制上有新突破,為奪取明年農業豐收、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主要目標:一是總投資較上年增長10%以上;二是投放機械臺班較上年增長11.2%;三是完成土石方量較上年增長5.1%;四是農民投工投勞36.4億個工日,較上年有所增長;五是新增旱澇保收面積、新增灌溉面積、新增除澇面積、新增節水灌溉面積、改造中低産田面積、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等指標穩步增長。
著力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是著力抓好水毀災損工程修復。充分利用冬春季節,集中力量,倒排工期,限期修復各類水毀災損水利設施,特別是水庫、堤防、水電站、居民生活供水工程、農田灌排設施和水源工程,確保春播春種和安全度汛,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二是著力抓好防洪抗旱薄弱環節建設。今年底前完成1.59萬座重點小(2)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病險水閘和其他一般小(2)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進度,繼續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災害防治。實施全國抗旱規劃,建設一批抗旱水源工程。
三是著力抓好大中型灌排設施改造。2014年春灌前完成2013年度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任務。加快在建大中型灌區建設步伐,力爭新開工一批。加強田間工程建設,抓好重點澇區治理,擴大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面積。
四是著力抓好“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加強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建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搞好雨洪資源利用,提高抗旱減災能力。
五是著力抓好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東北、西北、華北等重點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因地制宜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力爭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以上。
六是著力抓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規模化集中供水,優先實施城鎮管網延伸,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確保今年解決634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七是著力抓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態建設。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抓好牧區節水灌溉飼草料地建設,大力推進農村水系治理、河塘清淤疏浚、水利血防、水污染防治等工程建設,不斷改善農村水生態環境。
三、紮實推動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繁重,必須強化保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
一是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明確部門分工,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健全績效考核和獎懲激勵機制。
二是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協調有關部門加大投入,落實土地出讓收益計提及統籌、民辦公助、以獎代補、農機具購置補貼、財政貼息、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入。
三是進一步深化管理改革。健全農田水利建設管理體系,確保今年底前全面完成鄉鎮(流域)水利服務機構建設。大力發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和防汛抗旱專業服務組織,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四是進一步強化監督檢查。把監督檢查與總結評估和績效考核結合起來,密切跟蹤各地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年度建設任務保質保量如期完成,確保工程安全、資金安全、生産安全、幹部安全。
會後,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部署,迅速掀起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新高潮,為服務“三農”、保障民生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