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4年2月20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介紹農民工工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路透社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您剛才提到農民工的工資收入增長了13.9%,您是否認為這體現了中國製造業國際競爭力的上升?您是否希望尤其是在沿海地區的製造業工廠雇傭更多的農民工?第二,會不會採取措施幫助農民工子女改善他們受教育的問題,因為您剛才提到了農民工子女參加高考的人數是4444人,但是這個數字在我看來是比較低的。會不會幫助農民工子女改善他們的教育?謝謝。
【杜科偉】教育問題確實是農民工非常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農民工工作的重要內容,這裡兩個層面,一是如何保障隨遷子女在父母的工作地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接受義務教育之後能不能在當地參加中考、高考。應該説國家對這兩個問題都非常重視。首先從義務教育來講,我有幾個數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隨遷子女一共是1277萬人,佔到義務教育學生總數的9.3%。大家都知道,解決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問題採取的是“兩為主”的政策,就是以流入地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在公辦學校就學的比例,2013年達到了80.4%,比2012年略有提升。除了在公辦學校就讀以外,上海、浙江一些地方還採取由政府向民辦學校購買學額的方式,這兩個地方有39萬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是享受了政府的購買學額的服務的。如果把這個比例算上,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保障隨遷子女就學的比例已經達到了83.5%。應該説以公辦學校為主接收隨遷子女就學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這些也充分體現了各地落實國家政策所取得的成效。
2013年,從國家的層面我們主要在三方面開展了工作:一、規劃上,落實《國務院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指導各地逐步將常住人口全部納入區域教育發展規劃,將隨遷子女全部納入財政保障範圍,督促各地政府履行職責,創造條件使所有符合當地政府規定條件的隨遷子女順利入學,並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去年各地完成了適應城鎮化發展的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規劃,既考慮隨遷子女的問題,也方便農村留守兒童就學,留守兒童和隨遷子女是一個問題的兩面。
二、在經費上協調中央財政加大對各地的專項獎勵力度,指導各地把專項獎勵資金重點用於以接收隨遷子女為主的公辦學校和合格的民辦學校,擴大公辦學校的容量,鼓勵社會力量辦學,購買民辦學校的服務。
三、管理上,加強手段創新。2013年基本建成了全國聯網的中小學生學習信息管理系統。動態跟蹤學生的流動,全面及時掌握中小學生的準確情況,為確保隨遷子女入學,加強教育經費監管,開展學生資助提供支撐。各地也是按照中央的部署,繼續深化“兩為主”的政策,做好教育發展規劃,按照人數撥付教育經費,擴大公辦學校的資源,盡力滿足隨遷子女的就學需求。這是在義務教育方面。
第二個問題是在接受義務教育之後,能不能在當地參加中考、高考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呼籲了很多年,應該説2013年是標誌性的一年,因為這一年異地高考破冰,中國有句俗話叫萬事開頭難,所以這個事情在2013年得到破冰。有12個省份,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慶、雲南,一共12個省市組織實施了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意義重大。2014年開始解決的有18個省區市: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上海、福建、江西、山東、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各地都公佈了實施方案,所以到今年全國會有30個省區市解決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的問題。當然每個省的條件不太一樣,因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的結構規模不太一樣,所以各地要因地制宜,安排實施。這是關於高考。
中考,去年已經有26個省份解決了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的問題。各地根據城市的功能定位、産業結構佈局和城市資源承載能力,根據進城務工人員在當地合法穩定的職業,合法穩定的住所,按照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的年限以及隨遷子女在當地連續就學等情況,解決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的問題。
下一步在義務教育方面,教育部將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不同規模城市人口規劃和戶籍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在保障隨遷子女“有學上”的基礎上,加強心理教育,融入教育和特殊幫扶工作,提高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質量,向著“學得好”的方向繼續努力。在中考和高考問題上,我們將督促各地進一步落實並完善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配套政策,不斷優化服務,細化各項操作辦法和工作流程,確保有關政策落實到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