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香港回歸十五週年>> 分析評論
 
回歸15載 香港國際都市味道愈發濃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6月27日 09時0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香港6月17日電(記者 蘇曉 林建楊)初夏的週六夜晚,香港中環著名的酒吧街區蘭桂坊,霓虹燈下人流如鯽,喧囂熱鬧。酒吧裏傳出或強勁或舒緩的音樂,各種膚色的人們或坐著,或站在街邊,拿著飲料大聲地聊著,英語、法語、粵語、普通話……各種語言不絕於耳。

    不遠處的路燈桿子上,懸挂著寫有“亞洲國際都會”、印有飛龍標識的條幅。這是香港特區政府自2001年5月以來,一直執行的香港品牌推廣計劃,旨在告訴全世界,香港是一個東西薈萃、自由開放、活力澎湃的亞洲都市。

    香港回歸前曾有人擔心,隨著與內地進一步融合,香港會漸漸失去其國際都市特色,甚至會在國際舞臺上消失。但15年的發展證明,香港國際化步伐從未停止,因為真正的國際化在於包容和接納。15年來,在內地支持下,“東方之珠”的國際都市地位進一步增強,國際都會的味道愈發濃香。

    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

    何為國際化都市?歐洲人類學家烏爾夫·漢內斯曾列出四個基本條件,即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世界旅遊勝地、眾多“創意人才”的聚集地、來自不發達國家人口的聚居地。

    回歸15年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以金融服務業為例,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王春新説,過去15年,香港不但成功抵禦兩次金融危機的衝擊,期間金融業創造的增加值還勁升逾1.5倍,不少金融市場規模更位居全球前列,如首次公開募股的集資金額。香港已連續多年被評為環球金融中心第三位,僅次於紐約和倫敦,並正在向世界級的金融中心邁進。

    美國《時代》週刊2008年1月還創造了一個新名詞:Nylonkong(紐倫港,即紐約、倫敦和香港三大國際金融中心)。《時代》寫道,只要你了解這三個城市構成的網絡,你就洞悉了我們所處的時代。

    作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提升的一個最新注腳,6月15日,港交所宣佈與倫敦金屬交易所達成框架協議,將以約166.73億港元(13.88億英鎊)的現金收購後者。雖然收購尚未獲得最終批准,但一經宣佈便引起全球市場震動。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表示,倫敦金屬交易所是全球領先的貴金屬交易場,港交所可借此進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符合港交所業務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更重要的是,這項收購對香港具有重大意義,有助於鞏固並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安永的港澳地區主管合夥人陳瑞娟説,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在國際舞臺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海外投資者和知名品牌視香港為進入內地的門戶,內地企業則視香港為進軍國際市場的跳板。

    近年來,來自美國、俄羅斯、巴西、瑞士、意大利、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公司紛紛來港上市,其中不乏普拉達、新秀麗、歐舒丹等國際品牌。數據還顯示,香港擁有超過6500家來自海外或內地的企業,其中逾3600家係地區總部或地區辦事處。

    陳瑞娟説,香港司法制度完善,融資平臺活躍,並且資金和資訊自由流通,稅制簡單稅率低,這些回歸前香港賴以成功的因素,在回歸後得到基本法保障。 

    會展之都,宜居城市

    香港憑藉獨特的東西薈萃,晉陞亞洲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高檔的購物商場、喧鬧的街市、古老的華人廟宇、巍峨的玻璃幕墻摩天大樓、霓虹燈流光溢彩的街道,加上安靜寧謐的郊野公園,讓香港動靜皆宜,色彩繽紛。2011年,香港吸引來自全世界的遊客420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16.4%。

    來香港旅遊,維多利亞港旁邊的地標建築香港會展中心不可不去。這只誕生於1997年的巨型“飛鳥”,見證了過去15年香港會展業振翅高飛。一年四季,會展中心幾乎天天人頭攢動。

    僅以香港特區政府貿易發展局舉辦的展覽為例。2011年,展會參展商超過3萬家,買家數目在70萬左右,與1997年相比,兩者均增長約3倍。

    回歸15年來,香港已發展成為國際會展中心。每年,香港舉辦的各種會議和展覽活動超過300個。15年間,在中央政府支持及協助下,共有70多次有影響力的國際會議和展覽在香港舉行,其中包括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國際電信聯盟世界電信展、亞洲國際航空展等。

    安永今年2月中旬發佈的《2011年安永全球化指數》顯示,全球60個最大的經濟體中,香港的全球化程度連續第二年冠絕全球。陳瑞娟表示,香港在文化整合、貿易開放程度和資本、資金流動方面表現優異,這些優勢未來仍然可以保持,預計在2012年至2015年,香港仍可以保持其全球化指數“一哥”地位。

    除了吸引遊客、參展商及投資者,香港作為宜居的國際都市,交通十分便利,各類設施和服務一應俱全;奉行法治,是全世界最安全、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讓近50萬居住香港的外籍人士安居樂業,情定香江。

    特區政府今年2月公佈的人口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1年全香港707萬常住人口中,逾48萬係非華裔人群,比1998年增加13萬,其漲幅高於同期香港總人口的增長速度。48萬人當中包括13.74萬印尼人、13.5萬菲律賓人、3.34萬英國人、1.67萬美國人、1.59萬澳大利亞人等。

    陳瑞娟説,香港的語言環境也是吸引國際人才的一大優勢,許多外籍人士對使用英文都十分習慣。“交通便利,與人溝通容易”,是許多外籍人士喜歡在港生活工作的原因之一。

    認識國家與國際化並行不悖

    香港資深文化評論人林沛理也肯定香港在回歸祖國後的國際化之路。他説,香港國際化內容豐富,主要包括法治和對法律的尊重、對自由的重視,以及對於來自世界各地文化的擁抱,這些都已經與香港社會連成一體,已經是港人生活的一部分。

    “國際化可以説是香港人呼吸的空氣、享受的陽光,很難相信香港的國際化會停止,或者會沒了國際化。”他説。

    不過,林沛理也認為,在某些方面,香港的國際化“流於表面”。他説,近來香港與內地往來中出現的個別摩擦現象,與國際化社會“多元”和“包容”的特質相背離,是香港國際化還不夠深入的反映。

    林沛理表示,隨著香港和內地經濟社會深入融合,出現小摩擦不可避免,但這不應作為個別港人拒絕與內地融合,拒絕了解、認識自己祖國的藉口。他説,香港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西文化能夠在這個城市相處交融,由此也形成了香港社會文化的特色。真正國際化的社會應該是多元化的、具有包容性的。

    林沛理指出,中國內地不僅代表了龐大的市場,也代表了深遠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香港人應加深對國家的了解。“在國際化的進程中,香港也要同時與內地在各方面進一步融合,香港才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