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經濟形勢述評:攻堅克難夯實經濟發展基礎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8 18:2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記者王宇、何雨欣)日前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工作面臨不少困難和壓力,我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難不容低估,潛在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在一季度經濟總體呈現出基本穩定態勢的同時,製造業通縮、債務違約事件、資本大進大出、樓市遇冷等潛在風險苗頭漸顯。專家指出,應理性客觀看待這些新出現的問題與挑戰,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相繼出臺,我國經濟有望攻堅克難,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經濟領域出現新問題新挑戰

在3月份CPI同比增長保持低位的同時,3月份PPI同比下降達2.3%,這已是PPI連續25個月維持負增長,表明當前我國工業品價格回升乏力,製造業領域正面臨通縮壓力。

“PPI的跌幅比預期要大,説明當前經濟正承受一定下行壓力和通縮風險。”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説。

在PPI持續走低的同時,我國房地産市場近期也出現了一系列新變化。3月份起,一些城市的樓盤出現降價開盤現象,但降價並未換來成交量的反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房地産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8%,一些城市的成交量達到近幾年來低點。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美國逐步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的大背景下,今年以來,人民幣貶值、貿易逆差、外匯佔款增長縮量等一系列現象接踵而至。

按照今年年初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6.05水平計算,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已貶值超過3%,貶值幅度之大為近年少有。與此同時,體現熱錢變動情況的外匯佔款從近兩個月出現增量驟減現象,跨境資金進出波動十分劇烈。

此外,繼超日債違約引發國內首單公司債違約之後,中國個別房企的債務風險問題又引起媒體高度關注,一些外資機構甚至誇張地宣稱,違約風險正把中國這艘巨輪帶入“貝爾斯登”時刻。

“如果通縮加劇會導致企業盈利下降和抵押品貶值,這意味著企業償債能力的下降和違約風險的上升,會進一步加劇通縮,從而引起更大規模的資本流出。”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警示,如果不加以重視,以上風險會形成合力,可能對經濟産生一定負面衝擊。

理性看待當前潛在風險

對於以上一系列潛在風險,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困難是中國經濟發展至當前特殊階段的必然産物,一方面不可對此掉以輕心;另一方面,亦應保持樂觀心態,理性看待,沉穩應對。

“受全球製造業增長動能放緩的影響,目前各主要經濟體基本都處於階段性的工業領域利潤萎縮、PPI同比下探的局面,預計隨著歐美發達經濟體日漸走上復蘇通道,全球範圍內的製造業通縮現象有望緩解。”連平説。

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正生認為,我國經濟增長在全球仍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目前我國外匯佔款依然處於凈增長態勢,跨境資金大規模抽逃現象不會上演。

對於市場高度關注的債務違約風險,業內人士指出,債券市場出現局部違約屬於市場的正常現象,與發達市場相比,我國整體債務率水平不高,風險總體可控。

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室主任牛犁看來,當前房地産市場出現的種種變化,屬於市場的有序調整,從長遠來看,這種變化有利於我國樓市的健康發展,市場不宜過度解讀。

專家認為,以上問題是中國經濟處於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必然産物,當前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沒有改變。

目前經濟形勢符合宏觀調控和發展預期:經濟增速處於年度預期目標範圍,就業形勢總體較好,物價水平基本穩定,貿易收支狀況有所改善,財政收入、企業效益、居民收入狀況較好,經濟結構也呈現出積極變化。

改革發力未雨綢繆渡難關

令人欣慰的是,一系列改革舉措正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有序有力推進,以改革為推動,中國經濟正在攻堅克難,尋找新的動力和活力。

按照國務院的部署,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於今年3月1日全面實施,進一步放鬆對市場主體準入的管制。

自3月17日起,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進一步增強。

4月2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範圍上限。

4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的政策措施,決定在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出一批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項目。

4月25日起,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合作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更多信貸資源有望配置到“三農”等領域。

“這些改革舉措都堅持市場化取向,意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完善市場體系。”G20與新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其佐認為,市場中蘊藏著巨大的活力,中國經濟通過市場化改革,正在重獲活力。

“相比于一些刺激計劃,改革創新是應對挑戰、防範風險、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根本途徑,也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最大動力源泉。”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這些改革舉措既利當前又惠長遠,有利於抵禦經濟風險,中國經濟必將攻堅克難,繼續保持健康發展態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責任編輯:盧靜娜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