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詳解750億美元對非投資增量策略

2014-05-09 11:27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字體: 打印

    5月8日,正在非洲訪問的中國總理李克強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本屆峰會以“促進包容性增長,創造就業機會”為主題。

    李克強在發言中説,中國和非洲互利合作,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包容性增長。兩大區域涉及約24億人口。

    李克強提出,實現包容性的增長,基建特別是交通運輸將先行,這是經濟起飛的基礎,中國會繼續進行一些基建的開發,這將是中非合作的要務。

    同時,他還透露,中國和同非盟達成了一個基建合作的平臺,“我們將會推動非洲大陸的互聯互通。”

    此外,在埃塞俄比亞的中資企業座談會上,李克強曾告訴一家提出融資困難的企業,近期將會出臺相關解決方案。相關金融機構已在準備提供相應支持。

    基礎設施投資藍圖

    中國與非洲大陸互聯互通的規劃包括三大領域:高鐵、高速公路和區域航空網絡。

    在講話中,李克強首先提出,要建立非洲高鐵網絡,中國會同非洲一起進行全面合作,比如在一些工程設備以及高速網的設計方面,會設立高速鐵路研發中心。

    此外他提到中國正在開發高速公路。“非洲高速公路佔全球比例非常低,這意味著就有更多空間,有些非洲國家已經表達了要擴大高速公路合作的意願。中國支持這些國家的意願,我們會同非洲國家在這方面加強合作,並且加大這個網絡的互聯互通。”

    最後他提出要創造一個非洲區域航空網絡。“非洲的航空市場有巨大的需求,但是它的機場、地區之間航空接軌能力是非常低的,因此,現在互聯互通,特別是商務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有相關的經驗,也有機場的建設能力,因此,中國的加入可以滿足非洲的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前副所長楊立華指出,包容性增長不僅僅指創造機會和公平的再分配,還有更廣泛的意義。“這個概念最早是南非的發展理念,反映了非洲傳統‘all in’,就是不排斥任何人,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參與。從這個意義上講,總理講話的含義可以理解為‘非洲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部分,有平等參與世界發展的權利’。”

    曾任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則指出,包容性增長是峰會的主題,也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認可的觀點,是國際共識。

    1000億美元如何

    距離總理提出的2020年向非洲投資1000億美元的目標還有6年,中國目前在非洲的投資存量達到250億美元。中非發展基金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施勇傑説,這個差距挑戰很大。

    曾任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指出,這750億美元的差距可以通過在基礎設施領域“大刀闊斧邁進”來彌合。

    “在世界經濟論壇的講話中,總理提出了就非洲大陸互聯互通的三大網絡進行合作,” 劉貴今分析説,“除了和非洲金融機構的進一步合作,總理還承諾了在2012年提出的200億對非貸款基礎上,追加100億貸款,另外未來會有其他中資銀行商業性質的貸款,三管齊下支持這一戰略。”

    “從2012年到2015年,可以説是一年100億美元的貸款,這種貼息幾億人民幣的貸款,可以拉動數百億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中國獨創的對非金融合作,並不是OECD標準下的優惠貸款。”劉貴今介紹。

    “總理講到包容性增長也和中國國內深化改革有關係,”劉貴今説,“比如在埃塞訪問東方工業園時,總理提到製造業的轉移,中國有世界工廠的地位,正在面對勞動成本增加、産能過剩等轉型升級的挑戰。中國的低能耗、勞動密集型的産業適合向非洲轉移,讓非洲分享中國的發展紅利,也是包容性增長的一部分。”

    世界經濟論壇總監、非洲區域負責人Elsie Kanza在會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李克強的講話傳遞出一個強勁的信號,就是中國要做非洲發展過程中的長期合作夥伴。“中國已經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現在這種關係的實質正在變化,超越了商品的交易,進入到製造業、金融和建築領域。非洲歡迎這種負責任的投資。”

    中非發展基金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施勇傑介紹,和歐美相比,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有四大優勢。

    首先是增長紅利,非洲處於經濟起飛的階段,可以分享這種宏觀經濟環境所帶來的增長紅利。第二,可以享受到中非之間的雙邊的互惠互利政策,以及一些支持。第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在非洲都有貸款支持。第四,國家各個部委還有一些零散的支持政策。(記者 于盟) 

責任編輯:郭曉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