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的“綠富美”追求

2014-06-09 15:4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新華社福州6月9日電(記者 孟昭麗 曹佩弦)在福建漳州,經濟社會的發展並不是“生態美”或“百姓富”的單選題。這裡,到處可見風景如畫的鄉村風光,隨處可以聽到綠色産業富民興村的故事。

    漳州四季常青、土地肥沃、物産豐富,素有“花果魚米之鄉”的美譽。擁有長泰、南靖兩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生態美”一直以來是福建漳州的標簽。“生態美不是我們的唯一目的,我們追求的是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漳州市委書記説,漳州農業比重大,農村人口多,要建設富美漳州,農村必須美,農民必須富,農業必須強。

    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粉墻金瓦、錯落有致……走進漳州平和縣文峰鎮三坪村,美麗古樸的傳統自然風貌吸引了眾多遊客。綠林掩映下,一片片鐵皮石斛等中藥材種植基地悄然興起,成為當地老百姓的“錢袋子”。

    以高效型農業模式入選全國“美麗鄉村”的三坪村,有山地6萬餘畝。“為了保護生態,村裏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倡導‘不砍樹也能致富’,向綠色要發展。”文峰鎮黨委書記賴耿生説,現在村裏用“林藥模式”打造各種中草藥種植基地,還建設玫瑰花等花卉基地,靠著這些綠色産業,村裏家家戶戶一年收入在十多萬元。

    平和的蜜柚、長泰的蘆柑、龍海的楊梅、天寶的香蕉、雲霄的枇杷、詔安的青梅、東山的水産品、南靖的蘭花、華安的鐵觀音、漳浦的保鮮蔬菜……漳州各縣區依託不同的資源稟賦,在建設富美鄉村的同時,發展各具特色的現代農業,形成了“一縣一業”的産業格局。

    良好的生態條件是漳州發展之源。近年來,漳州按照以人為本、優化佈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要求,加快“田園都市、生態之城”建設步伐。注重保護海岸、海灣、海島、海灘、海水等“五海資源”,加快推進沿海防護林、城市森林、郊野公園、濕地公園、森林公園和文化生態走廊等“六大工程”,積極構築綠色開敞、富有特色的城市田園,一批百姓富裕、生態優美、文化先進的富美鄉村已成為漳州發展的新亮點。

    南靖縣是“中國金線蓮之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林地空間資源如今成了“香餑餑”,給林農帶來了豐富的收益,當地老百姓也用心呵護著當地的生態。南靖縣金線蓮協會會長鄭利山説,一畝林地按照一分地實種面積來算,可種植8000株左右的金線蓮,扣除人工種苗的成本,利潤每年在8000元左右,一個勞動力可以管理一畝地實種面積,年收入可達七八萬元。

    正在規劃建設的閩南文化生態走廊,漳州極賦創意的將閩南建築元素融入沿途村莊及驛站建設。這條由綠道串聯成線、與花卉苗木産業帶相融合的長達100多公里的走廊上,不僅景色宜人,更有著“紅磚白墻燕尾脊、馬背騎樓和尚頭”的閩南古厝文化特色。雖是簡單的創意,卻讓漳州的好生態又增添了幾分文化味。

    如今,漳州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創匯農業基地、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綠色食品生産基地、對臺農業合作基地和花卉生産集散中心。來自漳州市的數據顯示,2013年,漳州市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603億元,比增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9元,比增12%。

    優美的生態環境也吸引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漳州,古雷石化、福欣特鋼、聯盛紙業、旗濱玻璃等一批投資超百億元生産性項目建成投産。中海油漳州LNG接收站等大項目開工建設,中石化古雷煉化一體化、漳州核電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全市投資10億元以上在建項目有104個。

    漳州市市長檀雲坤説,加快推進富美漳州建設,要一手抓龍頭興産業,讓漳州更富,一手抓生態優環境,讓漳州更美。

責任編輯:向思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