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提升糧食産能,大力支持農民增收
——農業部部長、新聞發言人就農業領域熱點問題答問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羅沙、于文靜、李汶羲)糧食産量是否會繼續增長?農民增收有哪些“門路”?現代農業怎麼發展……7日在梅地亞中心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新聞發言人葉貞琴就諸多農業領域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十三五”期間不追求糧食連續增産
談到糧食産量問題,韓長賦明確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不追求糧食連續增産,但是一定要鞏固和提升糧食産能。
韓長賦説,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糧食始終是重大問題,要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保持糧食穩定生産。目前我國糧食進口增加主要原因是品種調劑需要和價格差異,對此必須提高糧食的競爭力,發展規模經營,降低糧食生産成本,推廣新的農業技術。
“總的來説,我們國家的糧食從中長期看並不是真正過剩了,糧食多一點少一點是技術性問題,保障糧食安全是戰略性問題,技術性問題還得服從於戰略性問題。”韓長賦説。
五方面政策支持“十三五”農民增收
“農産品價格走低,經濟下行壓力大。農民工人數增長困難,工資水平增長更難。”韓長賦坦言,“‘十三五’農民收入增長不容樂觀,我現在也很操心這個問題。”
韓長賦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十三五”期間農民收入要保持在年均增長6.5%以上。農業部正在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農民收入增長的支持政策體系。
“具體講是五個方面,或者説爭取五路進財,支持農民收入增長。”他介紹説,一個是節本增效,提高家庭經營的效益。二是推進産業化,讓農民分享農業增值效益。三是城鄉一體化,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市民化。四是政策支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五是農村産權制度改革,讓農民得到更多的財産性收入,農業部正在牽頭制定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意見。
“加長補壯”農業現代化“短腿”
在回答記者關於發展現代農業的問題時,韓長賦表示,2015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了56%,説明農業主要增長動力來自科技。“十三五”推進現代農業,我國具備較好基礎。
韓長賦同時説,與城鎮化、信息化和工業化相比,農業現代化還是“短腿”,“十三五”期間將把這條“短腿”加長補壯。
他介紹説,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的經營體系、生産體系和産業體系都要轉型升級。沿海發達地區、大城市郊區、國家墾區、國家確定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在“十三五”末要基本上實現農業現代化。
“最終的三個任務,就是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韓長賦説,“經過未來五年的努力,讓老百姓‘米袋子’更滿,‘菜籃子’更優,農民‘錢袋子’更鼓。”
農産品質量安全任務艱巨
在回答記者關於農産品質量的問題時,韓長賦認為,近年來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總的來説穩中向好,但是問題不能忽視。保障農産品質量安全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具體的措施有這樣幾條:一是落實屬地責任,任何一級政府,都要對它屬地內的食品安全負責。二是開展專項整治,對非法添加、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私屠濫宰等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嚴打態勢。三是管控生産源頭,從今年起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買制度。四是推進標準化生産,重點抓家庭農場、合作社和龍頭企業。五是建立追溯體系,對地理標識産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要率先實現可追溯。”韓長賦介紹説。
農業供給側改革:抓“玉米、大豆、牛奶”三件事
提及農業供給側需要進行的結構性調整和改革,韓長賦説,要通過農業供給側改革,讓農産品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推動農業轉型升級,使農民得到更多的收入。要在鞏固生産能力的同時,讓資源環境得到改善。
韓長賦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結為“重點抓三件事”:“調減玉米”、“增加大豆”和“提升牛奶”。他表示,要推進糧改飼、糧豆輪作,有些地方要推廣輪作休耕試點,把非優勢産區的玉米麵積適當調減下來。大豆方面,要搞好目標價格試點,開展大豆品種攻關,提高大豆生産效益。
“我們的奶業曾出過問題,市場對牛奶缺乏信心。大批國人到國外搶購奶粉,這是中國奶業人的恥辱。”他説,“要奮起直追,提高質量,恢複國人對民族乳業的信心。”
轉基因非法種植被遏制,進口大豆多屬轉基因
“轉基因個別品種確實在個別地方有非法種植的情況,我們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和檢查,我們的評估是,非法違規的種植是個別的、是可控的。”韓長賦説,農業部及有關部門已經有效遏制了轉基因作物的違法種植。
韓長賦表示,從查處的轉基因作物,比如個別地方的轉基因玉米來看,被檢測出來的轉化體是獲得了國內外的安全證書的,並且在國外廣泛種植,安全性是有保證的。“不是因為他種植這個品種不安全,而是因為他違反了‘兩法一條例’,所以我們要嚴肅處理。”他説。
此外,有記者問到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的情況,葉貞琴回應説,目前美國大豆産量中有25%銷往中國。中國進口的玉米、小麥同樣主要來自於美國。
韓長賦補充説,我國去年進口8100萬噸大豆,絕大多數都是轉基因大豆。這些轉基因大豆均在國外進行過安全評價,同時也通過了中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的安全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