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出臺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4-14 08:41 來源: 天津日報
【字體: 打印

天津市出臺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
目標: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0元 增長9%

■ 安置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萬人

■ 調減糧食種植面積40萬畝,增加蔬菜、水果、花卉、優質牧草等經濟作物種植30萬畝,增加經濟林、生態林、苗圃5萬畝

■ 年內消滅合作社“空白村”400個左右,基本實現有條件組建合作社的村每村至少一個合作社

■ 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540元調整為700元,城鄉低保標準差距縮小至80元

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對“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2016年天津市將繼續推動農民增收計劃。日前,由天津市農委牽頭,會同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中小企業局、市財政局共同起草了《2016年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目標是: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0元,比上年增長9%。

據天津市農委介紹,2016年,天津市將加快推進農民增收各項惠民政策的實施,穩步推進農村改革,加大對“三農”投入扶持力度,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為此將重點實施以下四個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加快推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

加快郊區産業發展,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提升農民就業能力,安置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萬人,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工資待遇水平。

二是加快推進現代都市型農業建設,穩定家庭經營收入。

圍繞特色優勢農業産業,繼續推動農業産業結構、品種結構和佈局結構調整優化。調減糧食種植面積40萬畝,增加蔬菜、水果、花卉、優質牧草等經濟作物種植30萬畝,增加經濟林、生態林、苗圃5萬畝。建設全封閉循環水養殖車間17萬平方米,改造池塘10萬畝。建設完成53個農産品基地、130個設施農業示範區和10個農業産業園區。加快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新認定20個以上科教興農集成創新示範基地,重點推廣優質、高效、抗逆新品種50個、新技術50項,實現天津市主要農作物、畜牧良種全覆蓋。開展農業實用技術、農業職業技能等培訓6萬人次,培育認定新型職業農民3000人。鼓勵農民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創業,對農家院改造提升協助貸款並給予貼息。積極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全面實施“物聯網+農業”“電商網+農業”“信息網+農業”三大工程,促進互聯網與農業的深度融合,加快實現農産品網絡銷售全覆蓋。

三是加快推進農村改革,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權利。

年內消滅合作社“空白村”400個左右,基本實現有條件組建合作社的村每村至少一個合作社。新培育100個市級社,帶動10000戶農戶進入合作社服務體系。扶持30家合作社建設加工、倉儲設施,提高服務成員的能力。再培育36個規模適度、運作規範、效益良好的示範家庭農場。支持合作社和農業公司將租賃土地或農民入股土地整理、改造成標準化家庭農場。年底基本完成天津市家庭承包土地登記工作,爭取年內新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19家,吸引3400戶農戶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增加土地集中型規模經營面積4.2萬畝。鼓勵土地託管經營。在遠郊五區縣各選擇1到2個鄉鎮,建設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示範鎮。2016年,重點抓好寶坻區村集體産權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工作,至少推開100個村的改革任務。加快普惠制農村金融體系建設。

四是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提高農民保障水平。

努力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面。自2016年4月1日起,將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540元調整為700元,城鄉低保標準差距縮小至80元;農村低收入家庭救助範圍擴大到月均收入700元至1050元的家庭,救助標準由每戶每月162元調整為210元;農村特困人員(五保)集中供養標準由每人每月1080元調整為1400元、分散供養標準由每人每月810元調整為1050元。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繼續完善涉農補貼政策。繼續加快推進“一村一策”産業幫扶項目有序實施,培育50個特色鮮明的主導産業,建設50個科技示範社(點)。確保困難村農民收入增長13%。(記者 何會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責任編輯:劉楊
回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