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氣象局公佈6月氣象條件對農業影響

2016-07-04 12:52 來源: 氣象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7月1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了6月氣象條件對我國農業生産影響分析,並針對7月氣象條件提出農業生産建議。

6月氣象條件對我國農業生産影響主要表現為:

東北大部地區光溫水較為適宜,春播作物長勢良好;黑龍江中北部低溫多雨不利作物健壯生長

6月,東北大部地區氣溫、日照均接近常年同期;降水量為50至20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略偏多,土壤墑情較好;氣象條件利於一季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苗期生長;目前大部産區作物長勢良好。黑龍江中北部氣溫偏低1至2℃,日照偏少2至5成,部分地區土壤偏濕,不利作物健壯生長,部分春玉米、大豆和一季稻發育期偏晚3至6天。

夏收期間大部地區晴雨相間,集中機收進度較快;夏播區大部降水偏多、墑情良好,夏種順利

5月下旬至6月中旬,全國夏收夏種處於大範圍開展階段,總體進度略快於常年和去年。麥收期間,産區大部晴雨相間,南方未出現明顯連陰雨天氣、麥收進展較為順利;北方麥區以晴到多雲或陣雨天氣為主,各地搶晴集中機收,麥收進度總體較快;但江淮、黃淮西部和西北地區東南部雨日較多,導致夏收短暫受阻。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等夏播區大部降水量有50至2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2倍,土壤墑情明顯好于去年同期,夏種進展快、質量高。

南方區域性強降雨導致農業災害偏重發生;江南華南稻區階段性高溫影響早稻充分灌漿

6月以來南方大部地區強降水過程頻繁,大到暴雨日數達3至6天、局地7至8天,中旬江南、華南和西南地區東部、上旬前期和下旬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東部等地出現區域性暴雨或大暴雨,過程累計雨量大、暴雨影響範圍廣、短時降雨強,部分農田遭受濕漬害和洪澇災害,部分低窪農田被淹被毀;一季稻分蘗移栽和早稻抽穗揚花受到不利影響,部分早稻遭遇“大雨洗花”,蔬菜、烤煙、果樹等受災。20日至29日江南南部、華南大部出現5至8天日最高氣溫點35℃的高溫天氣,不利於早稻授粉結實和充分灌漿。

進入7月,預計全國大部農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水熱條件對作物生長髮育總體有利。黑龍江東部可能出現階段低溫陰雨天氣,對水稻、玉米等作物生長髮育不利。江淮、江漢、黃淮大部、東北地區東部部分地區農田濕漬害或暴雨洪澇災害可能偏重發生。江南中東部、華南北部溫高雨少,部分地區可能發生高溫熱害或乾旱,對早稻灌漿成熟和晚稻育苗移栽等不利。另外,預計7月可能有1至2個熱帶氣旋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帶來的強風暴雨將對沿海地區農漁業生産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對此,氣象部門建議,北方農區要加強水肥管理,促進作物健壯生長。7月,北方春播作物將進入産量形成的關鍵階段,各地要做好田間水肥管理,適時中耕除草、施肥,促進作物穩健生長。黑龍江東部要注意防範階段性低溫陰雨對作物生長的不利影響。

江淮、江漢、黃淮、東北地區東部等地防範農田漬澇害,要注意及時清溝理墑、排澇降漬,減輕濕漬害和暴雨洪澇對玉米、棉花等作物的不利影響。

江南、華南要加強稻田管理,防範高溫熱害。早稻區應採取以水調溫等措施,防範高溫危害,並根據長勢適時施肥,促進産量形成。要加強晚稻秧苗管理,防範高溫灼傷秧苗。同時做好農業蓄水工作,防範乾旱。

沿海地區要注意防範颱風對農漁業生産的影響。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