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聚焦長江暴雨災情六個熱點

2016-07-11 15:5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7月11日電(“新華視點”記者)經歷入梅以來多輪強降雨和“尼伯特”颱風襲擊後,長江流域受災區域眼下正雨過天晴。強降雨災情導致一些地區菜價上漲、車輛被淹、田間絕收、地質災害高發、疫情隱患加劇。“新華視點”記者就暴雨災情的民眾關切熱點,採訪多方人士。

——焦點1:未來雨情水情如何?

強降雨暫歇,各地迎來難得的防汛“喘息期”,然而新一輪強降雨即將來臨。湖北省氣象部門通報,在入梅後第四輪降雨短暫結束後,從12日起,湖北省內除十堰外,絕大多數地方將出現中到大雨,其中12日晚可能面臨暴雨或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預計,從13日起,中東部地區將出現一次較大範圍的降雨過程,尤其是江淮、江漢、江南北部沿江附近地區將有50至90毫米降雨,局地降雨量可能高達120至200毫米。

排澇、巡堤、查險……當前,在前期遭遇持續強降雨的眾多地區,重要河湖水位仍高,部分區域內澇依然嚴重。以太湖地區為例,11日7時,太湖平均水位4.82米,仍超過防洪保證水位0.16米,降至正常水位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湖北省防辦副總工程師江焱生表示,當前水庫塘堰已經爆滿,調蓄功能有限。在強降雨間歇期當務之急是抓緊搶排積水,補充消耗性物料,採取恢復性措施,應對後期洪水挑戰。

國家防總預計,今年主汛期全國降水總體偏多,長江、松花江、淮河發生較大洪水的可能性較高,登陸颱風個數偏少,但強度偏強,可能有強颱風登陸我國並深入內陸。

——焦點2:雨後地質災害如何防範?

暴雨之後,各地山體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高發。目前,湖北、安徽等地均已發生多起強降雨後山體滑坡導致房屋被毀、人員被埋等地質災害事故。江蘇省部分景區因地質災害隱患臨時關閉。

記者在安徽金寨縣一條名為斑天路的山路上看到,雖天已放晴,塌方現象仍時有發生,地面隨處可見碎石,陡坡上不斷有零星泥土滑落。

正在搶險的武警水電二支隊二大隊大隊長馮勇介紹,持續降雨侵入岩石縫隙中的軟弱面,孔隙水壓力增高,導致邊坡山石裂隙擴大,在重力作用下與母岩脫離而發生崩塌;降雨也使土壤水分極度飽和,山體土層變得極不穩定,即便天晴,也極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江蘇宜興市水利農機局副局長徐文元表示,基層鎮村要針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做好觀測、預警、預報,一旦有險情立即報警;做好轉移撤離的準備工作,一旦發現隱患險情加劇立即組織群眾轉移。

——焦點3:災區疫情如何防治?

在安徽、湖北、江蘇多個內澇城鎮、受淹區域,記者看到仍未消退的水體渾濁,水面漂浮著死魚、死鳥等,行走其中處處驚起水中産卵的蚊蠅。由於河水、井水和地下排污管道等連接起來,加上高溫來臨,病原菌繁殖加快,防疫成為洪水之後的關鍵工作。

湖北全省衛生計生系統共組織上萬名專業技術人員,成立了1168支衛生防疫隊,清除垃圾5萬餘噸,噴灑消毒殺菌藥品37噸,消殺面積達553.7萬平方米。在安徽省金寨縣關廟鄉胭脂村青龍寺希望小學安置點內,每天都檢測飲用水,含氯消毒劑也已發至全村受災村民家中。

疾控專家提醒,“泡過水”的環境中含有大量病菌等污染物,容易讓人腹瀉或患上皮膚病。蘇州市疾控中心消殺與媒介生物防治科科長陳學良説,被污水泡過的地面、傢具都帶有大量病菌,應儘快消毒殺菌。

本輪汛情也使長江流域血吸蟲病爆發的風險增加。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主任醫師汪天平説,疫區居民和參加抗洪救災人員接觸疫水時應盡可能做好個體防護,飲用水一定要消毒或煮沸。

——焦點4:農民受災後如何獲得補償和補助?

秧田損毀、魚塘漫堤、螃蟹跑光……入汛以來的洪澇災害,讓湖北、安徽、江蘇等地的農業生産遭受巨大損失。農業部農情調度數據顯示,6月以來強降雨造成全國農作物受災6720多萬畝,部分設施農業、養殖業受損。

多地已經展開搶險救災與災後重建工作。武漢市江夏區農委主任黃東海介紹,目前江夏區農作物受災面積超過40萬畝,絕收面積近20萬畝。辦理了農業保險的可通過保險理賠獲得補償,各級政府部門將投入財政資金補助恢復生産,目前江夏區已劃撥1970萬元。

據介紹,武漢農業保險主要是水稻和蔬菜兩類,初步統計江夏區農業保險理賠額度將達3000萬元。水稻核定為絕收的,每畝可以賠付200元;蔬菜大棚保險則根據種植品種不同理賠額度有所差異,核定絕收的最高賠付每畝1萬元左右。

一些地區農業部門負責人介紹,根據往年經驗,中央、省市、區縣都會劃撥財政資金用於災後重建,一般原則是“重點補生産”。“具體補償標準需要根據撥付財政資金額度與受災恢復生産面積,制定詳細方案後才能確定,因此不同地區補助標準也將不同。”黃東海説。

——焦點5:城區蔬菜是否漲價?

受持續強降雨對蔬菜基地、種植大棚等設施影響,南京、武漢、合肥等城市本地蔬菜供應量有所減少,保鮮要求高的本地生産葉菜類蔬菜價格不同程度上漲。同時,受暴雨積水城區交通堵塞、人工運輸成本臨時提高等影響,外地供應蔬菜價格也有小幅上漲。

記者在南京多家菜市場和超市見到,一斤小青菜平常不到2元,連日來已上漲1元,有的菜場甚至賣到4元。南京市物價部門監測的蔬菜價格信息顯示,8日南京蔬菜價格與6月底相比普遍上漲,其中青菜價格上漲最多,幅度超過50%。

武漢市武昌區吉祥福生鮮市場,蔊菜從平日每斤3.5元漲至6元,本地小白菜等蔬菜甚至出現斷貨情況。武漢市內一些菜販介紹,本地蔬菜恢復供應仍需時日,加上暴雨中鮮魚等水産品受損嚴重,預計本地蔬菜與鯽魚、草魚等鮮魚品種將在較高價位持續。

國家發改委日前已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加強監測和檢查,保障蔬菜等商品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執行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的聯動機制,及時向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武漢市農委市場處處長胡體良説,目前武漢市已安排搶播10萬畝蔬菜,各大批發市場正緊急聯絡省外蔬菜基地組織貨源,使全市蔬菜批發量每天穩定在600萬公斤以上,市民不必恐慌和囤積蔬菜。

——焦點6:車輛被淹如何理賠?

超強暴雨導致武漢、南京等城市部分居民小區嚴重積水,甚至車庫全部被淹,大量車輛被水浸泡。據江蘇省內多家保險公司粗略統計,本輪暴雨已讓南京市內至少6000多輛車被淹“趴窩”。

武漢市一位汽修店老闆介紹,武漢市內不少汽修店受理泡水車檢修業務都已飽和。車輛被浸泡後,即便全部清理乾燥後,電路、傳感器等器件還需要全面檢測,否則極易出現短路導致自燃。

記者聯絡多家保險公司得知,只要投保車損險等險種,停在車庫中被水淹的車輛所有部件在檢測、維修、更換等方面費用都屬於車損險保障範圍。但車輛行駛涉水過程中造成發動機進水損壞就不屬於車損險賠付範圍,只有購買涉水險車輛才能獲得相應賠償。

江蘇人保財險理賠事業部人士介紹,投保車輛在暴雨中拋錨或者車庫中被淹,車主可自行聯絡救援公司拖車到維修店,由此産生的救援拖車費憑正規發票,也可在車損險中獲得賠付。(記者:李勁峰、林暉、陳剛、陳諾、楊丁淼)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