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山西:水土流失減少 農民收入增多
行進在山西永和縣芝河源頭,仰望有梯田,斜坡有林草,谷底有良田,一派生機盎然。
然而幾年前,這裡還是水土流失的重災區。“老天爺哪天不高興,一場大雨全衝沒,哪敢下肥,産量低得可憐。”説起曾經的“苦”,坡頭鄉趙家溝村的宋乃平尤感現在的“甜”,“綜合治理後,水土不跑了,産量提高了,收入增加不少。”
山西是全國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積約10.8萬平方公里,佔土地總面積的69%。貧困人口也多分佈在水土流失區域,惡劣的生態環境與貧困交織,生態治理、脫貧攻堅難度大。
如何讓“窮山惡水”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永和縣根據地形地貌特點,探索出坡耕地改造、壩灘聯治、經濟林栽植、荒山造林、設施改善“五位一體”的綜合治理模式,項目實行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縣水利局局長藥虎奎介紹,“水、土、肥‘三跑田’變成‘三保田’,還能機械化種地。”據了解,經綜合治理,芝河源頭小流域坡耕地畝均增收200元左右,人均增收1250元;壩灘地畝均增收500元左右,人均增收265元。
地處黃土高原殘垣溝壑區的隰縣,採取“垣、坡、溝”綜合治理以及“山上梨果、山下糧田、坡面草灌”治理模式,超六成的水土流失區域得到治理,還“搶出”基本農田13.2萬畝,均已調整為梨果栽植。“十二五”期間,全縣靠梨果産業脫貧的有5930戶、12839人。
按照“誰承包、誰治理、誰受益”原則,山西創新機制,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鄉寧縣民營水保大戶張連水,十幾年來承包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未利用土地,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余平方公里,營造林地近8萬畝。目前,山西有民營水保大戶30萬戶,累計投入治理資金30多億元,治理“四荒”地8000多平方公里。不少水保大戶通過“基地+農戶”的農業産業化模式,讓當地農民在生態治理過程中實現增收。
昔日的瘠坡薄地,如今變成“錢糧囤”;昔日的荒山禿嶺,如今變成“綠色銀行”。截至2015年底,山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8萬平方公里,其中建設基本農田、營造水土保持林面積分別佔總治理面積的25%和57%。山西治理水土流失在取得顯著生態效益的同時,也為農民脫貧增收拓展了空間。去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