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出席二十國集團成都財長
和央行行長會議主席國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

2016-07-25 09:53 來源: 財政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6年7月24日下午,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出席二十國集團(G20)成都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主席國新聞發佈會,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歡迎大家參加成都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主席國新聞發佈會。借此機會,我向各位媒體朋友對2016年G20峰會財金渠道會議的持續關注和報道表示感謝!首先,請中國財政部樓繼偉部長介紹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有關情況。

樓繼偉部長: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G20成都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剛剛成功結束。會議主要討論了宏觀經濟形勢、“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框架”、投資和基礎設施、國際金融架構、金融部門改革,以及綠色金融、氣候資金、反恐融資等議題,併發表了會議公報。本次會議是杭州峰會前的最後一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主要任務:一是推動G20各國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採取措施促進經濟增長、維護國際金融穩定,為杭州峰會創造一個良好環境,二是審議並核準G20財金渠道的主要成果,為杭州峰會做好財金成果準備。總的看,本次會議開得很成功,圓滿實現預期目標,並取得很好效果。借此機會,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本次會議的情況和成果:

第一,會議深入討論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及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承諾將採取所有政策工具,以提振信心、促進經濟增長。會議認為,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但仍舊弱于預期。經濟環境面臨挑戰,下行風險持續存在,突出表現在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以及許多經濟體低通脹等。金融市場波動仍然劇烈,地緣政治、恐怖主義和難民問題繼續使全球經濟環境複雜化。此外,英國公投“脫歐”也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針對這一形勢,G20各方承諾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積極採取措施增強信心、促進增長:1、做好準備應對英國“脫歐”公投可能帶來的潛在經濟金融影響。同時希望未來英國成為歐盟的密切夥伴。2、重申上海和華盛頓會議有關承諾,將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來促進經濟增長,並強調了就外匯市場密切討論溝通,避免貨幣競爭性貶值、反對貿易保護主義。3、繼續研究必要時可能採取的適合各國國情的政策措施,以支持增長和應對潛在風險。本次會議進一步凝聚了G20各方團結應對風險和挑戰的共識,降低了政策不確定性,為杭州峰會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經濟政策環境。

第二,會議審議通過了今年財金渠道的主要預期成果,取得了很多亮點和突破,為杭州峰會做了很好的財金成果準備。

一是在推進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結構性問題已成為制約全球經濟回歸強勁增長的主要問題。近年來G20對結構性改革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並作出許多政策承諾,但總體上改革進展和成效落後於預期。中國擔任主席國以來,繼續推動G20各國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並取得重要進展。1、首次就G20結構性改革議程進行“頂層設計”。確定了結構性改革的9大優先領域和48條指導原則,並制定了衡量結構性改革進展的指標體系。優先領域包括促進貿易和投資開放、推動勞動力市場改革、鼓勵創新、促進財政改革等方面,每個領域下包括若干項指導原則。指標體系包括了勞動生産率、就業率等在內的12個指標,涵蓋了大多數結構性改革優先領域。2、進一步提高了G20各國改革行動的協調性和有效性。在考慮各國國情和發展階段差異的基礎上,G20就最重要的改革領域和原則找到了“最大公約數”,制定了改革優先領域和指導原則,這將有助於各成員協同推進和落實改革,最大限度發揮改革的正面溢出效應。3、加強了對G20各國改革進展與成效的監督。G20各國同意根據指標體系每兩年就改革的進展進行一次評估,評估結果將納入G20問責評估報告。這將有助於相對客觀地衡量各國改革在經濟社會等方面帶來的整體效果,另一方面可較為直觀地總結一國結構性改革各領域的進展和改進方向,併為下一步改革行動提供參考和指導。結構性改革的三個要點,證明了大家已經認識到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這種自我加壓也體現了責任和擔當。

二是在擴大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當前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復蘇乏力,通過擴大基礎設施投資促增長成為G20普遍共識。在中方推動下,G20承諾將積極採取措施促進基礎設施投資,擴大全球總需求,併為中長期經濟增長打下基礎。1、鼓勵多邊開發銀行(MDB)採取聯合行動支持基礎設施投資。世界銀行等11家全球主要MDB響應G20號召首次聯合發表了《MDB關於支持基礎設施投資行動的聯合願景聲明》,並制定了支持高質量項目的量化目標。2、促進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2016年,首次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引入G20議程,本次會議發表了《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聯盟將進一步加強現有區域互聯互通倡議及項目建設的合作與協調,推動跨境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促進物流、人流、信息流等要素的流動,為全球經濟共同繁榮作出貢獻。3、鼓勵私營部門投資基礎設施。會議核準了《基礎設施和中小企業融資工具多元化的政策指南》等成果文件,為各國推動融資工具多元化、吸引私營部門投資、降低投資風險等提供了政策建議。

三是在加強國際稅收合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國際稅收是G20財金渠道的一項傳統議題。今年以來,我們在落實並深化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的豐碩成果,表現為4點:1、建立了實施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項目的包容性框架,並設立了治理實體,初步確定了工作路線圖,共83個國家(地區)已承諾實施BEPS項目並平等參與框架。2、稅收透明度工作步伐顯著加快。會議核準了識別不合作轄區的客觀標準,並鼓勵尚未簽署多邊稅收行政互助公約的國家簽署該條約。3、密切稅收與發展的聯絡。推動相關國際組織組建了稅收平臺,就如何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稅收能力建設提出建議。中國也將通過設立國際稅收政策研究中心,為支持發展中國家稅收能力建設作出自身貢獻。4、推動稅收政策在促增長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各國強調了稅收政策在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願意繼續就相關問題開展深度討論、加強合作。

四是提出了加強國際金融架構的舉措。2016年,我們推動G20恢復了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以新興市場深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併發揮更大作用為主線,推動國際經濟治理改革取得新進展,包括繼續改善關於資本流動的分析和監測,以及對資本流動過度波動帶來風險的管理;進一步加強以IMF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網,促進IMF與區域融資安排之間的有效合作;期待IMF在2017年年會前完成第15次份額總檢查,進一步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發言權;期待世界銀行按照達成一致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實施股權審議,目標是實現平等的投票權;繼續改善債務重組進程;支持對擴大特別提款權(SDR)的使用進行研究等。

此外,會議還在金融部門改革、綠色金融、氣候資金、反恐融資等議題上取得積極進展。具體成果可以請大家參考剛剛發佈的會議公報。

各位媒體朋友:

成都會議的成功舉辦,標誌著年初確定的G20財金渠道全年各項政策目標基本如期實現。目前,距峰會還有1個多月時間。在此期間,財金渠道將會同G20協調人共同為G20杭州峰會成果文件磋商進行積極準備。同時,我們也將繼續密切跟蹤世界經濟形勢新的變化,及時防範和化解可能出現的新風險、新挑戰,確保G20杭州峰會取得成功。

謝謝大家。

主持人:下面,歡迎記者朋友提問。

證券市場週刊:國內企業債務違約問題很容易轉化為銀行債務風險,中央財政和各級地方財政在化解風險過程中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樓繼偉部長:首先,我想強調的是:目前有些企業的債務率是比較高,個別企業也發生了違約問題,但並未爆發系統性或區域性的債務風險。

只有出現系統性或區域性債務風險、將對經濟造成巨大損失時,公共財政才需要介入。財政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在介入救助前,需要評估救助措施對納稅人造成的損失有多大,也就是説,不能輕言干預。但也不是説,政府就不作為。政府要依法加強宏觀審慎管理,預防風險,尤其是對那些“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因為,當他們發生災難性風險時,事實上就“綁架”了政府,為了經濟安全,政府不得不為它們買單。因此,要及早防範,這也是一種作為。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經濟日報:2014年布裏斯班峰會提出到2018年使G20整體GDP額外增長2%的目標,目前時間已經過半,G20各國將如何推動目標如期實現?

樓繼偉部長:會議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總體認為,實現布裏斯班峰會實現的目標並不是大問題,但仍然需要作出很多努力。因為2%的目標是“額外”增長2%,“額外”就涉及基準問題。布裏斯班峰會以來,經濟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IMF做了分析,認為目前G20國家在結構性改革、基礎設施投資等方面已經落實了一些承諾,如果不採取新的措施,這將使G20到2018年額外增長1%左右,距離2%的目標還差一半。最終各成員國達成共識,大家將各自採取政策措施,努力實現2%的增長目標,體現G20成員國的責任與擔當。

彭博社:關於應對全球經濟形勢的手段措施,美方與中方的判斷有所差異。請問您如何看待這種差異?

樓繼偉部長:採取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改革等一切政策工具來提升GDP、推動包容性增長是G20成員的共識。我個人認為,美國在促進短期復蘇方面的結構性改革任務少一些。長期來看,在推動實現經濟包容性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美方更多強調的是有財政政策空間的國家要採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同時,美方也強調要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採取措施,只是側重點更多放在需求層面。中方同樣認為,應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發力,包括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特別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配合結構性改革進程。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在供給側,重點是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儘管每個國家在需求和供給層面的側重點不太一樣,但大家對於積極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提升結構性改革指標體系中的勞動生産率是有共識的。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的勞動生産率都在下降,改革的結果就是要提升勞動生産率。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不確定性增大,這使得大家更容易形成共識。

主持人: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