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走進”天宮二號

2016-09-16 09:18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既是太空實驗室,又是航天員的“太空之家”
“走進”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發射全過程示意圖。新華社發
天宮二號結構示意圖。人民視覺

成功發射入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在離地球近4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繞地球飛行。這個長10米、最大直徑3米多,重約8噸的人造航天器,雖然在浩瀚太空只是一個難以分辨的“小不點”,但卻是一個真正的太空實驗室,是能供航天員居住的“太空之家”。

升級版的“太空之家”,高智慧是突出特點

天宮二號堪稱天宮一號這個“太空之家”的升級版。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算是一個空間實驗室的雛形,是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的第一個家。天宮二號外形和天宮一號相同,分為實驗艙和資源艙兩個艙段。實驗艙為密封艙,主要功能是為航天員在太空生活提供空氣潔凈、溫度和濕度適宜的載人環境和活動空間。資源艙是非密封結構,主要功能是為天宮二號在太空飛行提供能源和動力,太陽電池翼、蓄電池、推進劑、發動機都佈置在資源艙,實際上就是一個動力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介紹,高智慧是“太空之家”的一個突出特點。技術人員為天宮二號配備了智慧化的“大腦”——控制計算機系統和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它可以自主地進行航天器飛行軌道、姿態調整、運行狀態的智慧化診斷等。

為了讓航天員和天宮二號之間實現智慧化溝通,技術人員研製出“太空高智慧APP”——儀錶控制器應用系統,整合了航天器十多個分系統的所有數據,把複雜、晦澀的專業數據濃縮成52組畫面,實現了圖形、文字、動畫的智慧化處理與顯示,為航天員執行任務提供了清晰、直觀、舒適的顯示界面。

天宮二號比天宮一號多了在軌補加系統,可實現在太空邊飛行邊“加油”,極大提高在軌運行時間。因此,發射前天宮二號只加了半箱“油”,節省的重量可以攜帶更多的載荷産品和航天員的生活物資。

宜居技術,將讓航天員的30天太空生活舒適愜意

實際上,航天員在太空時是生活在由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組成的組合體中。航天員吃飯、生活在神舟飛船內,工作、娛樂和鍛鍊則在天宮二號內,再加上單獨的睡眠區、垃圾存放區,組合體的空間被緊湊地隔成了多個功能區。其中,航天員在天宮二號工作、生活的空間約15立方米。佔地較大的供航天員鍛鍊身體用的“跑臺”和工作用的“多功能平臺”採用了折疊方式進行收納,最大程度節省了空間。

朱樅鵬説,由於航天員要在太空呆30天,天宮二號首次系統開展了面向中期駐留的載人宜居環境設計,從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工作負荷、改善睡眠環境、豐富娛樂條件等方面著手。為此,航天員工作區和生活區的噪音控制在50分貝的適宜程度;密封艙空氣溫度控制在22—24攝氏度、相對濕度為45%—55%這一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濕度,為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提供了有力保障。為保障航天員在太空的空氣質量,技術人員研製了環控檢測裝置,當有害物質含量超過預警值時,立即報警並指示航天員按預定方法處理。

由於航天員在太空處於失重狀態,行動需借助踩踏內部結構的反作用力,天宮二號在內飾材料上選擇了輕量化的硬質材料,有效解決了之前在天宮一號工作時,腳下軟質內飾“一踩一個坑”的不便。此外,還在多個區域增加不少硬質扶手,並引入了駐留腰帶、頭戴式無線藍牙耳麥等設計,使艙內工作更便利。

此外,設計師們還在天地通話、視頻、電子郵件等方面花了不少心思。借助天地鏈路,通過地面數據轉換,航天員可以與地面實現視頻互動,也能與家人私密通話。

多項實驗項目觸及世界前沿探索領域,任務量為歷史最多

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在完成中期在軌駐留、空間貨物運輸、推進劑在軌補加等空間站建造與運營關鍵技術的基礎上,開展的各類科學實驗和應用試驗多達14項,任務量空前。其中有兩項實驗是航天員直接參與操作的,還有一項實驗屬於國際合作項目。

這些實驗項目,絕大多數觸及當今世界最前沿的探索領域,涉及微重力流體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空間天文探測以及新技術試驗等多個領域。航天員既是被研究對象,也是這些科學實驗的操作者。

天宮二號還攜帶了一顆小衛星,將在空間中驗證小衛星在軌釋放、駐留伴隨飛行等技術。通俗講,天宮二號將在太空“放飛”這顆小衛星,並跟著一起飛行。伴隨小衛星結構小、重量輕、任務靈活,可以在主航天器上直接釋放,節約發射成本。伴隨小衛星也將成為“攝影師”,對天宮二號和神舟飛船組合體近距離實時跟隨,給它們拍下太空留影。

天宮二號上還搭載著一個神秘的科學實驗裝置——“液橋熱毛細對流實驗箱”。“液橋”是指連接著兩個固體表面之間的一段液體。比如毛筆蘸了墨水後能形成一個筆鋒,就是因為在筆毫間形成了液橋。在太空中,利用太空的微重力環境,可以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橋,這在地面上將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