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市規土局啟動城市更新四大行動計劃

2016-10-12 10:14 來源: 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公佈“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名錄,全國範圍內有98個項目入選。上海有13處建築或建築群入選這一名錄,作為工人新村代表的曹楊新村名列其中。

而上海工人新村的另一代表——“兩萬戶”,最近也引發關注。今年7月,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228街坊舊改徵收成功。隨著地塊內居民搬離,上海人在成片“兩萬戶”中居住的歷史畫上了句號。前不久,上海市和楊浦區規土局在長白社區舉辦了一場“228街坊城市更新論壇”,探討“最後的兩萬戶”地塊的未來規劃。

記者了解到,長白228街坊將被整街坊保留。市規土局今年5月啟動城市更新四大行動計劃,其中一項為“魅力風貌計劃”,是對具有地方傳統特色的里弄街區、公共建築、産業遺存、風貌道路及其他城市記憶進行搶救性保護工作,長白社區“兩萬戶”保護性改造就在其中,目前正處於徵集意見階段。

“兩萬戶”老房子什麼樣

“兩萬戶”是一個有著時代特徵的住宅群。

1952年初,毛主席做出“今後數年內,要解決大城市工人住宅問題”的指示。當年5月,華東軍政委員會和上海市政府決定建造大批工人住宅。在之後不到一年時間,一批由蘇聯專家幫助設計建造的工人住宅誕生了。

這是一種上下兩層的住房,磚木結構,上世紀50年代初共建造了2000幢,可供2萬戶家庭居住,“兩萬戶”因此得名。據説,“兩萬戶”原型是蘇聯集體農莊的住房,下面一層養馬、養牛,樓上住人。因其建造簡便,而當時上海又急需大量工人住房,因此就被“引進”了。

“兩萬戶”每幢房有兩個公用廚房和兩個公用廁所,上下兩層各5間房,住10戶人家;每一二百戶住房排列成組,中間有5畝空地,為綠化和活動場所,房屋前後間距為房高1倍到1.5倍,室內陽光充足。工人新村中心地區建造合作社、衛生所、銀行、郵局,附近還配套建了小學、菜場、商店等。1953年落成的“兩萬戶”,主要集中在楊浦區和普陀區。

“別看每戶只有不到20平方米,在當時的上海工人心目中,這樣的‘兩萬戶’房子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詞。能住進來的,大多是勞模,至少也是先進工作者。”一些上了年紀的居民回憶説。

光陰荏苒,“兩萬戶”住宅群裏的人口越來越多,房子變得老舊,環境也變得臟亂。從1985年起,普陀區的“兩萬戶”住宅逐步被拆除改造。2002年,楊浦區的“兩萬戶”也迎來了最大規模的拆除。今年7月,楊浦長白社區228街坊這一最後的成片“兩萬戶”,也完成了舊改徵收。

為何被列入風貌保護

像“兩萬戶”這樣的老工人新村,為何被列入風貌保護範疇呢?

“歷史悠久、藝術價值高的建築才值得保留和保護嗎?這是認識上的偏頗。”上海交大建築文化遺産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説,“年代久遠”是一個動態概念。新中國成立後建造的不少建築,因其獨特的社會或人文價值,近些年被政府部門紛紛增補進入文物保護目錄。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工人新村、“兩萬戶”等,被列入保護範疇,也是理所當然。和名人故居、花園洋房相比,工人新村算不上“好看”,但有代表性,在歷史記憶中佔有很大空間。

當年,工人新村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城市改造之間關係密切,反映了城市形態的變化,從“消費型城市”向“生産型城市”轉變,工業曾是上海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工人新村在上海經濟、政治、社會生活中有一定象徵意義,對其進行風貌保護,是留存一段重要的歷史記憶。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章明指出,經濟價值、生態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社會情感價值,是城市更新改造過程中的評估指標。而從建築資源來説,“兩萬戶”是一個建築高度在10米以下的低層建築,建築密度只有32%,遠遠低於石庫門的50%,容積率小于0.5。“容積率這麼低的建築物在上海是非常寶貴的資源。”他建議,為鼓勵開發商最大限度保留歷史建築,可否採取容積率轉移政策。

如何保護是個新課題

這類建築該如何保護?曹永康認為,比較理想的保護模式是,按照社區模式把工人新村保護下來,留住部分原住民,保留其社區功能,輔助商業、文創、文化等。當然,由於這些建築歷經歲月滄桑,硬體條件較差,給居住其中的老百姓帶來很多不便。所以,在保護這類建築的同時,還要不斷改善居住者的生活質量。要想辦法保留其富有歷史感的外觀,但內部功能的改善也要與時俱進,給居住者提供便捷和舒適感。

像長白社區“兩萬戶”,居民動遷後,人去樓空,這片街坊如何保留?記者從楊浦區獲悉,長白228街坊的初步調整方案是:在保留12棟“兩萬戶”建築前提下,引入特色商業、創業辦公和文化展示等複合功能,同時建設社會停車場、兒童遊樂園、超市等公服配套設施。未來的設想是建設一個相容性強的空間,一個讓社區居民樂於休閒活動的“城市客廳”。

有專家建議,在工人新村一類的保護建築中植入文化、創意類新興産業,與周邊社區相生相容;還可以建小型博物館,讓參觀者能夠體會到工人新村所代表的那一段歷史,找回解放初期工人們集體生活的影子。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