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四川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一年間

2016-10-29 10:44 來源: 四川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52.58%——這是今年前8月,四川專利申請量的同比增速。

創新是經濟增長的基石,專利的申請和授權數量是知識性成果的一種直接反映,衡量著一個國家或地區創新的活躍程度。而幾年前,地處西部的四川在專利生産領域相比沿海地區總體落後,總量少,增長慢。

專利申請量“冷”“熱”急轉,背後是四川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鏗鏘腳步。

2015年8月,四川被確定為全國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之一。一年多來,四川主動作為,攻堅破難,不僅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深入推進,同時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前三季度,全省經濟增長7.5%,較全國平均水平高0.8個百分點。僅前8月,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數超過50萬戶,同比增長18.29%。

從國家戰略到四川行動

四川將全面創新改革確定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 2月17日,春節的氣氛還未散去,省委書記王東明專程前往成都平原經濟區調研,研究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有關工作。

如此安排,絕非偶然。去年8月,四川等8個區域被國家確定為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省委省政府明確表示,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央賦予四川最重大的改革試驗任務。

在此背景下,省委將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確定為引領發展的“一號工程”。所謂“一號工程”,要具備第一的工作擺位,全面創新改革被置於四川經濟社會發展首要位置;具有一等的重大意義,全面創新改革要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引擎”。

推進“一號工程”,2015年11月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將全面創新改革上升為省委全會決定。

推進“一號工程”,四川高規格成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領導小組暨軍民融合發展推進領導小組,省委書記任組長,負責全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督促落實。

推進“一號工程”,一年來,領導小組先後召開三次小組會議,平均每4個月就召開一次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參加的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

從試驗區到先行省

四川不等不靠,預先謀劃,主動作為,目前已初步梳理出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儲備經驗

一週前,全國首家軍民融合保險支公司在綿陽落地。鮮為人知的是,這家人保財險綿陽軍民融合支公司從動議到獲批成立,僅僅用了幾個月。

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時間緊任務重,省委強調,要充分發揮創新“牽一髮動全身”的引領帶動作用,努力實現“三年試驗突破、五年基本轉型”,加快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

先行省須先起步。

早在2015年6月,啟動專項調研工作;8月,啟動試驗方案的編制起草工作;11月,試驗方案報送給國家部委;今年4月,試驗方案上報國務院。

在方案編制審核過程中,四川各地,尤其是以成都、德陽、綿陽3市為代表的先行先試核心區域不等不靠,一系列創新改革舉措相繼展開。

8月,5個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正式印發;9月,全省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綜合改革清單”等9張清單出爐……截至目前,已初步梳理出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儲備經驗。

從成德綿到全省

將試驗範圍拓展到天府新區和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及整個四川,形成“3+2+N”的試驗佈局

10月底,攀枝花,比氣溫更熱的是當地創新改革的濃厚氛圍。面積達2800平方米的“攀枝花市科技孵化中心”進入最後招標階段。

按照國務院要求,四川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要依託成(都)德(陽)綿(陽)地區,開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舉措的先行先試。

在此基礎上,四川自加壓力,將試驗範圍拓展到天府新區和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同時各市州積極對接成德綿先行先試的經驗和做法,尋求在當地推廣和複製,結合自身特點,選擇合適領域先行先試,形成“3+2+N”的試驗佈局。

全面創新改革沒有前後方。

從空間看,成德綿區域工業經濟基礎好,社會發育程度高,人力資源支撐程度好,區位優勢較突出,要素供給較便利,在這個區域推行全面創新改革,效益最好,但四川是一個整體,全面創新改革不能落下一個地區。

從領域上看,軍民融合是四川重點,但並非全部。在四川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的“30條先行先試舉措”中,有15項是圍繞科技人員激勵、知識産權保護等非軍民融合主題的。“中央有重點,四川無‘死角’。”從軍民融合到全面創新,從依託成德綿到全省推進,一場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正在四川大地如火如荼推進。

從改體制到建載體

四川從多個層面,全方位、系統性推進全面創新改革

三天前,德陽正光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德陽分行簽署貸款合同,前者以8件實用新型專利權作為抵押,成功從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德陽分行獲得貸款200萬元。

這是我省首筆專利權質押貸款業務。不用廠房、設備抵押,僅憑一紙專利權證書就能從銀行獲取貸款,企業“知識産權”變“資本”在四川將正式步入常態化。

全面創新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年多來,四川一方面著力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為科技創新掃清障礙;一方面不斷強化人才和金融支撐,為全面創新改革提供保障;同時,著力構建重大創新平臺,為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搭臺唱戲。

3月,四川省出臺《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對具有國際領先水平、能夠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引領帶動全省産業發展實現重大突破的頂尖創新創業團隊,按評級給予200萬元至50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

德陽,設立4億元專項基金,對去德陽創新創業的團隊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補貼;成都,探索出“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服務模式,通過設立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資金池,累計服務中小企業1600余家、提供各類資金430億元……

作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重要載體,9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首次設立軍民融合館,十大軍工集團悉數參展。展會期間,集中發佈軍民融合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205項,促成各方簽訂科技成果交易及合作意向協議444項,“全國軍民融合第一展”邁出堅實步伐。(記者 梁現瑞)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