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物流業也有了服務商

2016-11-08 07:1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攬件更高效 派件更精準 用戶更滿意
物流業也有了服務商

這幾年,網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從日用百貨到瓜果生鮮,無所不賣背後的關鍵詞,則是快遞。數據顯示,近10年來,國內電商包裹量從每年8.6億件增加到了206億件,而平均送達時間卻減少了2.5天。在快遞服務量質齊增的背後,是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讓攬件更高效、派件更精準,讓消費者體驗更好。

有了智慧分單,大頭筆人員不再忙

10月的北京,中午的空氣裏已經開始夾帶一絲涼氣,但在中通快遞北京轉運中心的分撥車間裏,還是人聲嘈雜、熱氣騰騰。即將被派送到北京市內的快件,正在這裡接受初次分派。

姜樂已經在自己的流水線上站了一個多小時,眼睛盯著被傳動的快件,不時在上面標記一些數字。“以前沒有智慧分單的時候,大頭筆工作人員需要在流水線上,短時間內識別並判斷快件收件地址的具體分區,然後在快件上予以標記,識別一個快件的地址需要用五六秒。”

姜樂是快遞行業中的“大頭筆工作人員”,名字聽起來有些奇怪,但作用卻不容小覷。“這一崗位對操作人員的要求很高,需要經過至少半年的培訓才能獨立上崗。”

轉運中心經理王召付告訴記者,現在採用的智慧分單技術,也叫大數據路由分單,是指快遞員攬件時打印在電子面單上的一組數字,可以直接對應到派送大區和站點,大大簡化了分撥工作。

現在,大頭筆工作人員只需要將少量的未實現電子面單的快件進行人工分區標記,大部分快件已經無需人工識別。“過去北京分撥中心大約有120名大頭筆工作人員,現在應用智慧分單之後,已經減少到了80來名,給企業節約了不少成本。”王召付説。

中通北京分公司站點辦經理吳曉明介紹説,北京分撥中心目前每天的進出單數已經超過100萬件,而智慧分單的應用已經佔到了其中的80%。“除了節約人力,智慧分單還幫我們把分揀準確率由過去人工分揀的9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99.2%。”

據開發智慧分單技術的菜鳥網絡末端算法專家王兵介紹,智慧分單為日均500萬電子面單的快遞公司每年節省成本4000萬元。此外,在派送量急劇增長的“雙11”等節假日期間,快遞公司即使是臨時聘用的缺乏經驗的工作人員,也能夠借助智慧分單,迅速適應分揀派件工作。

中午1點,轉運中心迎來了一個分揀高峰,快件源源不斷地從流水線上傳過來,姜樂和同事加緊了手裏的工作。

派單不賺什麼錢,多攬件才能創收

有多少人是因為寄快遞麻煩而懶得退換貨?又有多少人因為快遞公司上門取件不及時不得不自己一趟趟跑快遞公司?現在,借助菜鳥裹裹的在線叫快遞上門功能,消費者在線發起寄件需求後,5分鐘會有人接單,2小時內會有快遞員上門取件。

菜鳥裹裹總經理李江華介紹説,消費者在線發起寄件需求,系統會自動推送給周邊快遞員和快遞網點。“快件攬收可以‘搶單’後,個人寄件難的問題被徹底解決了,同時還提升了快遞員攬件的工作效率。”

在天天快遞北京朝陽國貿站,站點負責人尹燕鐸告訴記者,目前站點每天攬收的快件中,約有1/3是通過菜鳥裹裹實現,並且這個比例在不斷提高。不過,在尹燕鐸看來,菜鳥裹裹對站點的影響並不大,“多攬收一票快件,站點只多0.5元的收入。相比之下快遞員更歡迎這個軟體。”

在快遞員王儀強的手機裏,記者看到了植入到天天快遞APP裏的“裹裹搶單”功能。每當附近有人發起寄件需求時,APP就會發出提示,並顯示出寄件地址、寄送物品分類與距離自己的距離,搶單成功的快遞員在指定時間內上門取件就可以了。

上午送了80來個快件,一直到1點鐘都沒吃飯。趁著下午工作還沒開始的間隙,王儀強一邊吃著煎餅,一邊跟記者聊了起來。“成功派送一件快遞只能賺一塊四。現在用軟體收一單還有5塊錢的獎勵,算上原本收單賺的4塊錢,收一單能賺9塊錢。並且攬件能‘搶單’以後,一下子多了好多新客戶,這可是個大金礦。”

儘管每天工作時間超過了10個小時,但這位來自河北的小夥子還是一直樂呵呵的。“派件賺得太少,就得從攬件上想辦法。現在有了菜鳥裹裹,我跟附近一些寫字樓的客戶建立了長期聯絡,每天的攬件來源就有保障了。”

説話間,下午的快件由分撥中心運來了。三口兩口把煎餅塞進嘴裏,王儀強和同事開始忙活起來。他要抓緊所有時間送件,剩下的時間多攬一些快件,才能多賺一點錢。

服務好快遞企業,就是服務好消費者

讓分揀工作變得更輕鬆的智慧分單也好,讓快遞員賺更多錢的菜鳥裹裹也罷,儘管只是我國龐大物流體系中極小的兩個應用,卻能讓整個系統運轉得更加順暢和自然。這就是快遞企業服務供應商做出的貢獻。

隨著電商的火爆,快遞業已經成為近年來國內發展最迅速的行業之一。據介紹,目前國內每日實際處理快件量已經超過8000萬件,有些大型企業早已超過1000萬件,與世界級的快遞公司規模差距迅速縮小。但國內物流小散亂的劣勢也在不斷顯現,對此,阿裏研究院物流專家粟日認為,快遞企業間協作難度大、交易成本高的困境正被大數據、物流雲等新技術打破,通過菜鳥網絡搭建的全國範圍的物流平臺,小企業能夠順暢協同對接,不再需要自建系統。“我們服務好快遞企業,它們自然能服務好消費者。”粟日説。

在採訪中,尹燕鐸曾向記者抱怨,站點一直想擴充快遞員隊伍,但由於收入和工作量不相匹配,所以很難招到人。對此粟日介紹説,人力成本是近年來中國物流業發展最大的優勢,也會成為未來發展最大的障礙。目前物流業人力成本年均上漲10%—20%,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未來日均2億件的快遞規模。為應對兩者的缺口,菜鳥正在開發自動配送機器人,而倉儲中心內的機器人geek+已投入使用。

而對於物流業3000萬名姜樂和王儀強們來説,他們也想行業後勁更足、企業發展更好、自己工資更多。“我想多賺點錢,把閨女從滄州再接到北京來轉一轉,上次來過一趟,説沒玩夠。”姜樂説,女兒的小願望就是自己的大目標。(記者 白之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