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教給誰?誰來教?怎麼教?—三問電子競技人才培養

2016-11-22 11:1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安11月22日電(記者 鄭昕)“電子競技教育,就是教人怎麼打遊戲嗎?”這想必是不少人聽説電子競技人才培養時腦海最先反應出的疑問了。

今年9月初,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在“體育類”中新增“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在此之前的8月份,內蒙古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率先開設“電競班”;9月底,湖南體育職業學院宣佈將於2017年開設電競專業。一時間電競人才培養引起社會熱議,業界的聲音卻十分一致,認為在相關人才奇缺的背景下開設專業確有必要。然而誰以何種形式教給誰,則成為新的問題。

教給誰?——“不是一個讓你‘打遊戲’的平臺”

“時代在變化。相比5年前,還問我‘電競專業是不是打遊戲’的學生和家長已經少多了,反倒會諮詢我這項運動的前景,以及怎樣將學業與職業相聯絡。”西安體育學院網絡管理中心辦公室主任吳昊説,提到電競,人們的反應肯定是《英雄聯盟》《星際爭霸》等遊戲,實際上電子競技運動的基礎是遊戲的研發分析、賽事的組織宣傳和IP(知識産權)的市場營銷等,這方面人才的匱乏才使高校有培養的必要。

西安體育學院是全國最先以“電子競技”為名稱開設專項課程的本科院校,從2010年起培養了3屆這一方向的大學生,後來由於課程調整該專項暫停。如今隨著高職院校“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的開設,西安體院正謀劃申請讓電競成為本科專業。

“電競專項設在運動訓練係,就和傳統的乒乓球、籃球專項一樣,學校把它作為一種體育運動來培養人才。”談到3屆培養出的約70名大學畢業生,吳昊提到生源決定著專業興衰,也是學校開設專項時最大的擔憂。

西安體院網絡管理中心副主任魏娟麗告訴記者,由於該校運動訓練係大都是特招生,不少人對電子競技感興趣,以為這給他們提供了打遊戲的藉口。“不少學生進來才發現事情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樣。像很多運動一樣,電子競技也包括了‘幕前’和‘幕後’,這涉及媒體、市場、技術等諸多學科,不是每名學生都能夠掌握。”魏娟麗説。

“現在高職開設這一專業,面臨的問題和我們當年一樣。這個層級的學生可能動手能力強,不過文化課往往有欠缺。以這一群體作為招生的主要對象,必須改變學生以為電競專業就是打遊戲的思想誤區,而是讓他們知道培養的人才指向的是一個完整的産業。”吳昊説,“如果想成為金字塔尖的電競選手,那麼訓練營也許是比高校更適合的平臺。”

誰來教?——“電競小白”未必不是“電競專家”

前段時間,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電競班的招生簡章引發網民“圍觀”,特別是《電子競技發展史》《什麼是電子競技》等課程的設置引來不少“吐槽”的言論。其實翻看西安體院6年前的課程總説明,其中也有相似之處——《電子競技運動概論》《電子競技項目實訓與比賽技巧》等等。

“既然把電競當做正規的專業去培養人才,那麼課程設置就該和其他學科一樣,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無可厚非。”魏娟麗説,無論當年開設專項還是未來申請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遊戲實操都只佔很小一部分,更多則是軟體測試、市場營銷、動畫製作等跨領域的課程架構,這就意味著很多電競課程的教師大多是電子競技的門外漢。

“我們不是培養職業選手,而是培養電競産業的後備人才。遊戲技能在人才培養中會有體現,但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我們是要他們了解各個項目,不是説玩得多好,把學生的項目帶到更高的水平。”她説。

據介紹,在西安體院培養的電競專項學生中,也有曾代表陜西參加國家級電競賽事總決賽的,同時作為教練陪同參賽的體院教師更多是起到“領隊”性質,在專業操作上學生有自己課外的導師、教練等等。“以西安體院為例,學校承接電競課程的計算機教研室有10來名教師,不少女老師其實對電子競技只有基礎性的認識,包括我打遊戲都也算不上高手級別的。”電競實訓教師侯沁哺告訴記者,學校外聘代課的教師中可能會有職業選手加以補充,不過學校本身的師資還是專注于系統人才培養,不一定非要比學生們遊戲打得好、玩得精。

怎麼教?——實戰與理論相融合

詹樹豪是西安一家電競運營企業的負責人,他參加了9月底湖南體育職業學院開設電競專業的新聞發佈會,並表示這令他“期待與擔憂並存”。“如果有兩張簡歷放在我面前,一個是這所職業技術學院的電競專業畢業生,另一個是非電競專業但是從事過電競某一方面實務的人才,我更傾向於招聘後者。”

他的看法與不少業界人士不謀而合,在電競這個新興的行業中,“能儘快上手”是用人單位最起碼的要求,因此人才的培養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融合。“並不是理論、實踐兩張皮,而要讓學生在畢業前就進入到實戰,在驗證課堂知識的同時,知道在不同狀況下該怎麼做。”電競網站ImbaTV創始人、網名“海濤”的知名解説員周淩翔説。

在周淩翔看來,電競業界人才的補充速度跟不上行業的發展速度這是不爭的事實,一些高職院校開設的相關專業還是與現實脫節太大。他認為,電競運動有其特殊性,平臺、規則等的更新速度比傳統運動快很多,如果電競專業培養出的人才過於理論化,公司不如從頭培養非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一張白紙好畫圖”。

“學校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要替學生考慮同社會接軌的方式。”魏娟麗認為,西安體院當年設立專項時,梳理出相關畢業生可能從事的職業,如電子競技賽事官員裁判、電競俱樂部技術人員、電競産品開發人員等。如今隨著賽事IP的興起,就業渠道會更加寬廣,教育者更需要拓展教授的範圍,實現專與精之間的平衡。

吳昊坦言,從畢業生的情況來看,當年的3屆學生畢業後有六、七人進入了電競相關領域,其中有的在電視臺、門戶網站的電競欄目,有的在遊戲推廣公司、運營公司等,還有創業經營網咖或作半職業選手的。“從觀測到的情況來看,這個對口比例在體育院校也屬於正常。”他認為,相信隨著産業蛋糕的做大,未來有更多的專業人才能夠順利進入職場,促進電競的健康發展。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