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打造新時代的京劇大碼頭——京津滬漢開拓國粹繁榮發展之路

2016-12-02 19:11 來源: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許曉青、周潤健、喻珮)碼頭——對於中國京劇而言,是一個意義特殊的詞。自1790年徽班進京,京劇從廟堂走向大眾、走向五湖四海,菊壇出人齣戲、聚人聚戲、凝心聚氣,都離不開碼頭。碼頭是見證京劇發展的不朽舞臺,更是精神高地。

200多年來,京劇傳承發展跌宕起伏。今天,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等老碼頭,正在成為新時代的京劇大碼頭。

“前所未有的繁榮機遇”

碼頭孕育新戲、大戲,也凝聚名家、戲迷。

上海,曾是“四大名旦”大紅大紫的一方福地,梅蘭芳一度定居於此,程硯秋幾乎年年抵滬公演,尚小雲、荀慧生結伴到此登臺,奠定了名旦的聲譽基礎。

最近,著名京劇凈角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帶著“尚長榮京劇表演藝術人才研習班”的青年演員,為上海市民上了一堂京劇花臉藝術公開課。觀眾提前數小時排隊入場,其中既有資深票友,也有對京劇知之不多的“白丁”,更多的是懂行的戲迷帶著孩子來“開蒙”。老藝術的新熱度可見一斑。

有人認為京劇藝術有所式微,但京津滬漢等地近年陸續呈現出一派復興新氣象,這與百年前的京劇碼頭勃興,又有不同。今天的京津滬漢,正在醞釀的是新時代的京劇大碼頭。

“大碼頭”對京劇工作者而言,既是職業支點,更是機制保障。“京劇人腰桿要硬起來,我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繁榮機遇!” 76歲高齡的尚長榮説。

近年來,京津滬漢因地制宜,採取系列措施,從政策和資金上全力支持京劇藝術傳承發展。各地建立影音資料庫,拍攝了《龍鳳呈祥》《霸王別姬》《秦香蓮》等一批京劇電影,集中整理保存名家藝術檔案;通過實施“名家傳戲——戲曲名家收徒傳藝”計劃、“一團一策”改革等,完善戲曲專業人才培養和保障機制,在劇目排演、人才培養上不斷開拓創新。

演出季、工作坊、藝委會、培訓班等新機制,為京劇界出人齣戲提供全方位的機制保障,也讓四地“京劇大碼頭”逐漸活起來、火起來。

天津目前有13家京劇院團,包括2家國家重點京劇院以及11家民營京劇院團。當地堅持每週舉辦“國粹之夜”“菊壇新星”等青年演員專場演出。“安排青年演員多演出、多實踐,才能保證京劇各個行當齊全,後繼有人。”天津京劇院副院長張正秋説。

在湖北等地,政府出資鼓勵戲曲進校園。就在文代會召開前夕,武漢市長春街小學戲曲班的同學們舉行了一堂戲曲成果展示課,表演《天女散花》《智取威虎山》等節目。臺上的小演員身法嫻熟、神采飛揚,台下的小觀眾看得饒有興味。

“從前白頭髮的觀眾多,如今黑頭髮的觀眾也越來越多。年輕觀眾熱情洋溢,我們演得也更帶勁。”湖北省京劇院演員萬曉慧説。

“京劇藝術是超時代的”

“京劇藝術是超時代的,老一輩藝術家珍視傳統,但不守舊,他們是中國舞臺上最早的流行文化先驅。”2015年初,電視紀錄片《周信芳》在上海首播,周信芳孫女周依霖看著爺爺與梅蘭芳先生同臺的老照片萬分感慨。她説:“爺爺畢生的志向之一在於藝術創新。”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京劇從萌芽到壯大,所經歷的也是中國人從“站起來”到“強起來”的發展之路。

“梅先生、荀先生他們從不保守,有時一週就能醞釀出一台新戲,這靠的是功力,是藝術風範和創造力的表現。”梅派青衣、國家一級演員史依弘説。

新時代,京劇創新從未停步。京劇《北平無戰事》《王陽明》等擬在未來幾年搬上舞臺,《浴火黎明》《宋家姐妹》等新作品也受到關注。京劇演繹的《王子復仇記》等也走出國門,用西方熟悉的故事情節,演繹中華文化的審美和情懷。

梨園行所言的“大碼頭”,今天已不局限于戲臺上、劇場裏,隨著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京劇傳承與傳播方式也在發生變化。

今年夏天,63歲的言派第三代傳人言興朋從美國飛回上海,冒著40攝氏度高溫,與尚長榮一道再度披掛上陣,在3D電影攝像機前錄製《曹操與楊修》。此時距離這部膾炙人口的新編歷史劇首演已有28年。

言興朋説,京劇藝術本來就強調一種“外在體現”與“內在體驗”的巧妙有機結合,3D技術可以進一步增強這種結合。

2015年,我國首部3D京劇電影《霸王別姬》獲得國際立體影像協會年度音樂影片獎。外國評委認為,這部電影生動呈現了京劇臉譜下的那個中國古代悲情霸王。

“演員在鏡頭前,一抬眼皮一皺眉,翹一翹手指,捋一捋髯口,都會被攝影機以近景方式清晰記錄下來、甚至放大。過去觀眾只能看到‘正面戲’,如今通過多個機位的立體呈現,看得更真切,演員也可以將最精彩的身段和唱腔留下來。”上海京劇院資深舞臺藝術專家陳金山介紹。

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傳媒學院的一堂講座上,西方專家將中國京劇與3D電影的融合創新,定義為“後工業時代的一次視聽再造”。

出席文代會的總導演滕俊傑感慨:“老一輩京劇大師講究‘唱皮黃的人,要走摩登路線’,立體技術如果對推動京劇傳播和傳承有益,那我們就沒辜負這個偉大的劇種。”

堅守國粹的精神內核

盛世梨園,氣象萬千。

赴京參加文代會前,尚長榮先生收到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的一份特殊禮物。那是1961年11月,他與父親尚小雲同臺演出《擂鼓戰金山》時的後臺合影。

“這是一段難忘的記憶。尚家入行唱戲的人多,家風家訓就是‘認真演戲,正直做人’。”尚長榮感慨。

他接著説:“這門博大精深的藝術,撐起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靈魂。我們堅守的是一種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程派名家張火丁把自己的目標定在一個“練”字上。她説,戲曲就靠長期不懈地練,是刻苦練習一直伴隨自己走到今天。

以苦練內功、德藝雙馨聞名的張火丁,平時深居簡出,低調不張揚,有“冷的火丁,熱的京劇”之譽。每當她的巡演開票,都有大批戲迷漏夜排隊,網上出票場場“秒殺”,演出現場觀眾喝彩不斷。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京劇界的“新生代”正在為梨園譜寫新篇。

“有生之日責當盡,寸土怎能夠屬於他人。”“民婦能忍一家怨,不願人間失好官。”“為國家哪何曾半日閒空,我也曾平復了塞北西東。”天津京劇演員王艷、呂洋、淩珂等,引用唱詞來表達堅守和傳承崇德尚藝核心價值的願望。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海內外京劇界在追憶仙逝的梅葆玖先生、馬長禮先生時,也不斷追根溯源,深思京劇藝術傳承發展的精神內核。

梅葆玖先生的台灣大弟子魏海敏説,師父畢生的願望之一,是讓京劇文化的血脈生生不息。香港京昆劇團團長張宇説,不斷擴大海外演出,讓世界上更多觀眾看到京劇、看懂京劇,才能不負京劇界前輩的教誨。

“父親治家、治藝、治學非常嚴格,他的作品和為人,都是為了成風化人,講到底是‘塑造人心’。”尚長榮説,“京劇藝術的傳承發展,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始終緊密關聯,我們不能辜負這個偉大時代,要永不懈怠,築就新的文藝高峰。”(參與采寫:俞儉、張漫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