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上電纜:做中國製造業的“上上之選”

2016-12-04 11:3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京12月4日電(記者 陸華東、樊曦)連續5年電纜銷售額破百億元、産品出口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研發三代核電AP1000殼內電纜填補世界空白、率先擠入世界線纜企業規模排名前十……近年來,江蘇上上電纜集團不斷崛起,成為中國製造業一張日益閃亮的名片。

這家成立不到50年,位於江蘇省溧陽市的“無名小廠”,如何“蝶變”為電纜行業中國第一、世界第九?近日,記者走近上上,一探究竟。

專注質量提升 技術改造永遠在路上

“産品質量一定要萬無一失,否則就是一失萬無。”在上上電纜,董事長丁山華幾乎逢會必提這句話。

來自上上電纜船纜分廠的王蘭告訴記者,上上電纜每一位員工都是檢驗員,在做好“自檢”的同時還要“互檢”,真正讓質量控制環環相扣。

質量提升源於技術進步。丁山華説,電纜産品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其研發、製造並不容易,是實實在在的技術活。“沒有先進的生産設備和精緻的生産工藝,很難做出質量上乘的電纜産品。”

為此,上上電纜不惜投入鉅資引進國際一流裝備,並進行一輪又一輪大規模技改。

2008年金融危機時,當別的企業都在減投減産設法渡過金融寒冬時,上上集團反而“逆勢而上”,斥資23億元,進行了上上電纜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技術改造。經過三期工程建設,上上電纜先後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的特種電纜生産線、世界首個“超高壓CIMS集控中心”、73000平方米中壓電纜與特控電纜車間,為上上電纜産品做精做專做批量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基層員工數量眾多的“小技改”同樣為産品質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上上電纜集團副總經理朱洪祥介紹,集團一直高度重視一線員工的業務優勢,通過有組織的“小改小革”,鼓勵員工為産品質量提升提出合理化建議。2013—2015年,上上電纜共完成改進項目2988項,累計産生效益5.1億元。

專注前沿創新 勇攀電纜行業險峰

2013年4月27日,世界首批AP1000殼內電纜由上上電纜集團交付給國核工程有限公司,並運往三門核電站,鋪設在核電站最關鍵的安全殼內,為連接殼內核設備、傳遞各項指令發揮關鍵作用。

回憶起這一幕,丁山華説:“能為中國啃下核電纜這塊硬骨頭,打破國外同行的技術壟斷,我為上上人感到自豪。”

三代核電殼內電纜,由於其要經受高溫、高壓、高輻射的惡劣環境,需要極高的材料技術與近乎苛刻的製造水平,是電纜業界出了名的“硬骨頭”,國內外很多電纜製造商只能“望而卻步”。

面對挑戰,上上發起了一場核電纜技術攻堅戰。由於缺乏經驗,很多工藝技術都是從零開始摸索,反復進行試驗。經過兩年多努力,上上電纜最終攻克了這一世界難題,並填補了世界核電工業領域的一項重大技術空白。

“做‘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種産品是上上電纜的發展戰略與取勝之道。”丁山華説,當前國際電纜行業競爭特別激烈,要生存發展,必須要有自己的“絕活”,開發一些門檻高的特種電纜。“我們很多産品堪稱電纜之最,除了核電纜外,捲筒電纜、橡皮類機車電纜等都在全球領先。”

專注電纜行業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

近年來,製造業利潤下降,一些企業開始炒房、搞副業,也常有人勸丁山華涉足房地産,但是丁山華每次的回答都很堅決:“上上電纜每分錢都要花在電纜研發與製造上,我們只做電纜。”

丁山華的這份“固執”,源於他對電纜行業的信心。“只要地球不毀滅,電纜行業就滅不了。”丁山華説,雖然電纜業的擴張高潮隨著國家經濟增速放緩遲早要過去,但電纜已經廣泛應用於新能源、輸配電、建築工程、軌道交通等眾多領域。無論是個人生活、城市運作,還是企業生産,都離不開電纜。

然而,上上電纜同樣深知市場競爭的殘酷。目前,僅國內就有大大小小5000多家電纜企業。“我們必須不斷生産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産品,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丁山華説。

上上電纜近半個世紀的堅守,也是對中國製造業民族品牌懷有的一份責任。“目前我們已經躋身世界線纜企業規模排名第九位,而且與國外一流電纜企業的差距也越來越小。”據丁山華介紹,以前國內即使是1萬伏的電纜都要進口,現如今上上電纜自己就能生産從220伏到50萬伏的全系列電力電纜,産品更是遠銷美國、英國、日本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

“‘行業狀元,百年老店’是上上電纜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丁山華説,未來50年,上上電纜將繼續專注質量提升與前沿創新,不斷增加品牌價值,努力做到每天都有新提高、每天都有新進步。“我們要讓上上電纜成為全球客戶的上上之選。”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