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工業和信息化部介紹2016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

2017-02-17 17:30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孫宇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7年2月17日(星期五)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介紹2016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主持人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 襲艷春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大家可能從我們剛剛發佈的預告中了解到了,從今天開始一直到“兩會”召開前,國務院新聞辦要在這個發佈廳裏邀請十幾位中央部門的一把手來發佈信息,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今天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中國的工業通信業運行情況。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樂江先生,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先生。下面先請苗圩先生作介紹。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作介紹 中國網 孫宇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苗圩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謝大家對我國工業和通信業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利用一點時間,簡要地回顧一下本屆政府以來工業通信業發展的情況。

本屆政府以來的四年,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嚴峻,工業和信息化系統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戰略全局,著力加強戰略謀劃,尤其是推動出臺並全面實施“中國製造2025”,明確發展路徑和政策舉措。通過這兩年努力,製造強國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深入推進,“雙創”和“互聯網+”取得明顯成效,工業和通信業保持平穩運行,結構調整持續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一是總體規模和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我國穩居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和網絡大國地位。500余種主要工業産品中有220多種産量位居世界第一,56家製造企業進入2015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建成全球最大4G網絡,網民總數從4.57億達到7.31億人,4家企業進入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10名。

二是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一批高端裝備取得突破性進展。“神舟”系列航天飛船成功發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成功,ARJ21新型支線客機交付商用,長江三峽升船機刷新世界紀錄,多軸精密重型機床等産品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高鐵、核電、通信設備等具備全球競爭力。

三是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智慧製造水平明顯提升,標準體系架構初步形成,一批核心技術裝備研發應用取得新突破,部分智慧製造新模式開始複製推廣,基於互聯網的“雙創”平臺快速成長。企業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61.8%、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達到45.4%。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紮實推進。

四是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傳統産業改造提升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和化解過剩産能順利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快速增長,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2015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已佔到國內生産總值的8%左右。機器人及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産業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髮式增長,已連續兩年産銷量居全球第一。

關於2016年工業通信業運行的基本情況,已提供給大家,我就不再具體介紹了。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主持人 襲艷春謝謝苗圩部長非常簡短的介紹,下面我們進入答問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這份文字資料裏看到,3月份以來,工業各月增速都穩定在6%以上,請問苗部長,這是否能夠説明實體經濟已經築底?2017年工信部提出工業要在6%的增速,這個目標又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謝謝。

苗圩對2016年的工業運行情況,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叫緩中趨穩、穩中向好、提質增效,工業扭轉了上年生産增速和效益大幅度下滑的局面。除了提供給大家已有的數據之外,這裡我再給大家介紹一組數據。

一是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從2012年3月份到去年8月份,在延續了54個月負增長的態勢之後,從去年9月份開始由負轉正,到12月份同比上漲5.5%,工業領域通縮壓力得到了極大緩解,提振了企業的未來預期和市場信心,改善了企業盈利能力和資産負債狀況。

二是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去年3月份以來基本上都處在榮枯線50%之上,第四季度每個月都在51%以上,表明製造業擴張動力不斷增強。同時,另一個指數就是新訂單指數,10月、11月、12月分別達到52.8%、53.2%和53.2%,也表明市場在不斷回暖。

三是工業産能利用率,我們部裏有一個長期調查聯絡的6000家工業企業,2016年4季度産能綜合利用率達到74.1%,為去年四個季度當中最高的季度。煤炭、鋼鐵産能利用率也在明顯回升,這裡既有去産能的工作效果,也有市場回暖的因素。

四是工業和製造業投資增速連續4個月出現了企穩回升的態勢,結束了之前連續15個月下滑的趨勢。這些情況都表明,工業的主要經濟指標在改善,企穩勢頭在增強,積極因素在增多。當然,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和市場信心仍然十分脆弱,國內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還不夠強大,工業轉型升級依然還有不少障礙,一些積極因素持續向好的基礎還不夠牢固,困難和挑戰仍然不小。

去年年底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工作會議確定了今年工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的目標。我們認為,這是符合實際的、客觀合理的。為什麼這樣説呢?有這麼幾個考慮:第一,立足於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工業産品要滿足全社會對物質産品增長的需求,要保持經濟增長處在合理區間,這都需要工業經濟穩定在一個合理的增速水平上。第二,這個速度與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市場預期比較吻合。在居民消費穩定增長、投資增速止跌企穩和外貿出口努力穩定的情況下,這個目標還是適宜的。第三,工業經濟企穩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去産能、補短板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應也開始顯現,新舊動能在有序轉換和推進,“互聯網+”將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這些都為工業和通信業平穩運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謝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我有兩個問題。首先,我們注意到目前很多國家都在加快佈局下一代通信技術,也就是5G。目前工信部對此有何整體推進計劃?此前我國自主研發的TD-LTE關鍵技術與應用現在發展非常迅速,對我們的5G研發與部署的推動作用該怎麼理解?5G還有哪些新的應用?第二個問題關於新能源汽車。從去年12月到今年年初,工信部對新能源騙補的汽車相繼開出了罰單,請問針對新能源汽車騙補今年還有哪些舉措出臺,您怎麼看待新能源車的發展前景,現在在新能源車補貼退坡的同時,是否有接替性的舉措出臺?謝謝。

苗圩第一個問題請張峰同志來回答,第二個問題我來回答。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