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産能過剩傷害論”不符合事實

2018-07-18 10:2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産能過剩傷害論”不符合事實
付保宗

近期,“中國産能過剩傷害論”在國際上甚囂塵上。美國政府表示,中國的産能過剩對全球市場造成影響並可能損害了美國國家安全。産能過剩原本是市場經濟的正常現象,而一些國家一邊高舉市場經濟大旗指責中國,一邊又刻意將這一市場現象上綱上線,著實讓人匪夷所思。

産能過剩並非中國“特産”。自1825年英國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以來,産能過剩就成為伴隨市場經濟發展的常態,歐美等先行工業化國家無一倖免。縱觀美國經濟發展史,無論是1929年至1933年的大危機,還是二戰以後的1948年至1949年、1957年至1958年等歷次經濟危機,均出現諸多行業産能嚴重過剩的局面,並伴隨著國際産業競爭加劇、産品價格低迷、企業效益下滑等。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又先後經歷了幾次較為嚴重的産能過剩,均給國內經濟帶來不同程度的打擊,並殃及其他國家乃至拖累世界經濟。

本質上看,産能過剩是一定時期市場供需失衡的表現。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階段,均出現過重化工業由快速發展到過剩的過程。近年來,中國個別行業産能過剩的形成亦是市場機制主導和支配的結果。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加快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微觀企業早已成為投資經營決策的主體,信息不對稱等現象普遍存在,市場週期性波動在所難免,也就導致産能過剩現象時常出現。與美國等先行工業化國家相比,當前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尚未完成,這一階段居民住、行需求呈現較快增長勢頭,從而帶動鋼鐵、電解鋁等重化工業産能加速擴張。而市場需求在快速釋放之後增速趨於放緩,特別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我國産能過剩矛盾開始顯現。由於重化工業形成産能一般需要較大投資,沉澱成本較高,企業退出市場難度較大,化解過剩産能也難免存在一定時滯。

産能過剩一度給中國企業和宏觀經濟帶來了直接困擾,但中國無意也無力將産能過剩矛盾向他國轉移。考慮到中國鐵礦、鋁土礦等資源較為貧乏,生態環境日益脆弱,客觀上並不具備大規模出口的支撐條件。因此,從中國政府到社會各界形成共識,對鋼鐵、電解鋁等産業,應該堅持立足國內需求的主導方向,不鼓勵大量出口。近年,為了限制電解鋁出口,國家甚至對電解鋁徵收15%出口關稅。事實上,國內消費也一直是中國鋼鐵、鋁産品需求的絕對主力。在去産能過程中,中國十分注重加強環保、能耗、安全等社會功能性標準的約束作用,倒逼達不到標準要求的産能及時退出市場。國際産業格局由市場競爭決定。客觀而言,美國鋼鐵、電解鋁等産業問題的根源是自身競爭力下降,是國際市場競爭和産業分工演變的結果。

中國一直高度重視化解過剩産能工作。近年來,化解過剩産能一直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基調之一,政府和企業都付出了巨大努力。為形成工作合力,國家建立了由25個成員單位組成的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産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實施一系列“組合拳”,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法積極穩妥地推進去産能。

目前,化解過剩産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6年、2017年已累計壓減粗鋼産能1.2億噸以上,提前超額完成了5年壓減粗鋼産能1億噸的下限目標,這還不包括2017年中國取締的1億多噸“地條鋼”産能。目前,中國鋼鐵、電解鋁行業供求關係明顯改善,産能利用率已超過80%,産品價格穩步上升,企業盈利水平穩步回升,嚴重過剩局面已得到基本化解。

近年來,中國産能過剩現象既是市場經濟週期性波動的結果,也體現了中國工業化中後期的階段性特徵,中國始終並將繼續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去産能之策,取得的成效顯而易見也來之不易。而一些國家由於觀念和體制的差異,企圖將鋼鐵、電解鋁等行業産能過剩的經濟現象政治化,並借題發揮衍生諸多無關議題,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更可能給正在艱難復蘇的世界經濟再次蒙上陰影。(作者係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産業所研究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