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習近平在塞內加爾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2018-07-20 18:0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 7月20日,在對塞內加爾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塞內加爾《太陽報》發表題為《中國和塞內加爾團結一致》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中國和塞內加爾團結一致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提起塞內加爾,人們馬上會想到非洲足壇勁旅“特蘭加雄獅”隊,有世界最艱苦比賽之稱的達喀爾汽車拉力賽。這裡還是歷史悠久、名人輩出的文化之邦。貴國開國總統桑戈爾就是著名詩人和作家,他1974年訪華時,同毛澤東主席討論過詩詞,他的著作積極倡導“黑人傳統精神”,提升了塞內加爾和非洲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近年來,在薩勒總統領導下,塞內加爾成為發展熱土,正向“振興塞內加爾計劃”提出的宏偉目標邁進。我很高興應薩勒總統邀請對塞內加爾進行國事訪問。我期待通過這次訪問,加深了解,增進友誼,深化合作,推動中塞關係得到更大發展。

中塞關係已經走過47個年頭,其間,有過波折,走過彎路,但雙方相互支持、友好合作是主流,兩國人民的心始終相連。2005年中塞復交後,兩國關係翻開新的一頁。中方支持塞方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塞方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給予中方堅定支持。兩國政治互信水平不斷提升,互利合作成果實實在在,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密切協調。中塞關係實現了從長期友好合作夥伴關係到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跨越。

現在,中國是塞內加爾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花生進口國,雙邊貿易額10餘年間擴大了16倍。中國是塞內加爾第一大融資來源國,由中國融資建設的方久尼大橋、捷斯-圖巴高速公路等項目將有力促進塞內加爾經濟發展。中方提供融資實施的鄉村打井工程將建設251口水井和1800公里管線,解決塞內加爾七分之一人口的吃水用水問題,中方援建的國家大劇院、黑人文明博物館、競技摔跤場等為傳承和發揚塞內加爾文化傳統作出了重要貢獻。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當年,桑戈爾總統看到中國援助塞內加爾的農業專家同當地人民一樣勞動、一樣滿手泥巴,非常感動。今天,中國專家仍在田間地頭,同塞內加爾兄弟姐妹一起切磋水稻和蔬菜種植技術。友誼在兩國人民心中紮下了根。2013年,65歲的塞內加爾老人比拉馬參加“感知中國”知識競賽。他從全球25萬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最高獎,並被邀請到中國旅遊,實現了多年的訪華夙願。現在,每年有近800名塞內加爾留學生在中國學習,往來兩國經商、旅遊人數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每一通電話、每一封郵件、每一次握手都會多一分相知,人民友誼的涓涓細流正匯成江河海洋。

有句沃洛夫諺語説,“每個人都是他人的慰藉”。這同中國人常説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同樣的意思。中國同包括塞內加爾在內的廣大非洲國家從來都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有著相同的歷史遭遇,面臨共同的發展任務,懷揣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我們應該攜起手來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我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發展戰略,實現共同發展。包括塞內加爾在內的許多非洲國家高度認同“一帶一路”合作理念,願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今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隆重召開。這次會議將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盟《2063年議程》以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結合起來,為中非合作開闢新天地。我們願以此為契機,推動中塞關係實現更大發展。

——我們要堅持平等互信。雙方要從長遠角度把握兩國關係,在事關對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做真誠相待、互信互助的好朋友、好夥伴。

——我們要加強戰略對接。塞內加爾處在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中國正在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中方願同塞方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分享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在工業發展、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領域的成功經驗,促進兩國實現更好發展。

——我們要深化務實合作。中方願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牽引,以中非合作論壇為平臺,同塞方發揮優勢互補,重點加強農漁産品貿易加工、基礎設施建設、産能、工業園區、人力資源開發等領域合作,幫助塞方提高自主發展能力。中方願在科學規劃、經濟可行、循序漸進基礎上,同塞方加強溝通和合作,確保融資可持續。

——我們要擴大民心相通。雙方要繼續加強教育科研機構、文藝團體、新聞傳媒、青年組織友好交流,讓雙方合作快車跑得更穩更遠。

——我們要加強國際和地區事務合作。中方願同塞方就聯合國事務、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氣候變化、非洲和平與發展等重大議題加強溝通和協調,願同塞方加強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合作,促進論壇機制和中非關係實現更大發展。

中塞人民夢想相通,命運相連。讓我們共同努力,推動中塞合作沿著互利共贏道路不斷前進!中國和塞內加爾團結一致!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