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甘肅敦煌:在開放中發展

2018-12-10 15:5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蘭州12月10日電 題:甘肅敦煌:在開放中發展

新華社記者 張玉潔

敦煌記錄歷史。開放的胸襟,曾讓這裡成為古代絲綢之路上“華戎所交一都會”。

時隔千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入西北內陸小城,敦煌再度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文化前沿。

千年寶庫“復活”

冬日燦陽照耀千年佛窟,也沐浴著遠道而來的遊客。即便到了一年中最冷時節,仍有遊客前來朝聖敦煌。

國門初開時,敦煌仍是個貧瘠的西北小縣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

1979年,敦煌被國家確定為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日本著名畫家平山鬱夫成為當年來到敦煌的2萬名遊客之一。持續千年的敦煌藝術,讓他深深沉醉。

“在平山鬱夫先生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開始了國際化的人才培養之路,年輕學者前往海外學習,奠定了人才基礎。隨後,我們又與美、英等國的相關機構開展了長期合作。”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説。

伴隨改革開放的春風,以人才為引領,在大漠之邊,世界最具活力的敦煌學研究實體漸露頭角。今天,莫高窟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産保護與開放的典範,敦煌研究院的壁畫修復、土遺址保護等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

“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敦煌研究院的國際合作,不會在山溝中建成一支人才隊伍,不會在這裡誕生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王旭東説。

“數字敦煌”項目的開展,更讓這座千年石窟從歷史走向未來。人們只要在網站上點擊鼠標,就能在線免費觀賞敦煌壁畫的高清影像。目前,超過200個洞窟的數字化採集和120余個洞窟的全景漫遊已經完成。

改革開放40年來,敦煌的價值在保護、研究和弘揚中得以發揮。莫高窟不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真正成為能為世人共享的藝術寶庫。

文化優勢“激活”經濟優勢

改革開放的春風也吹向了敦煌人家。

73歲的吳興科,是敦煌市莫高鎮“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上世紀90年代初,他組建建築隊進城務工,2014年返鄉,把自家老院翻新改造成農家客棧。如今客棧年接待遊客2000多人次,凈利潤有10多萬元。

在吳興科眼裏,改革開放不僅帶來生活的富裕,更是生活方式的轉變。

他説,40年前,人窮,也不愛收拾,院墻被炕洞熏得黑黢黢,到了夏天土廁所臭氣熏天。“客棧開起來後,人的精神面貌不一樣了。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自己也體體面面,熱情服務才能讓客人在網上點讚。”

莫高鎮黨委書記吳三明説,改革開放以來,敦煌農民的收入來源發生了很大變化。從種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到種葡萄、紅棗等特色林果,再到現在的鄉村旅遊,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如今,莫高鎮的農家客棧已有90多家,戶均年收入在8萬元以上。

“莫高窟在敦煌存在了1000多年,但長期以來,文化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如今旅遊從副業變主業,老百姓的日子才越過越好。”吳三明説。

敦煌市委辦公室主任席尚成介紹,2003年起,旅遊産業成為敦煌的首位産業,農業縣城變成了旅遊城市。尤其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敦煌旅遊快速發展。今年,敦煌年接待遊客預計接近1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近100億元。

在敦煌,幾乎每個人都從蓬勃發展的旅遊中受益。數據顯示,全市13%的人口直接從事旅遊業。隨著産業鏈的拉長,旅遊門票收入僅佔旅遊總收入的23%,“旅遊+”綜合效益進一步凸顯。

走向歷史新舞臺

回望歷史,成就敦煌的正是開放包容。伴隨絲綢之路而來的多元文化,在敦煌碰撞交融、互學互鑒,佛教中國化的重要成果莫高窟在這裡誕生。

2016年,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敦煌舉行,敦煌再度走向世界舞臺。

這個我國唯一以“一帶一路”國際文化交流為主題的綜合性博覽會開啟後,每年百餘個國家的千余名嘉賓來到敦煌,共商文化,溝通民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同正不斷加深。

“改革開放富裕了一方百姓,做強了一地經濟。新時代更應借助這一國際盛會,講好中國故事,謀求高質量發展。”敦煌市委書記詹順舟説。

綠色發展被放在突出位置。敦煌南接祁連山,西連塔克拉瑪幹沙漠,綠洲面積佔比不到5%,年蒸發量是降水量的50多倍。“在這一自然稟賦下,敦煌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以水定産業、以水定結構、以水定規模。”詹順舟説。

文旅融合、培育文化新業態成為抓手。從《絲路花雨》等旅遊演藝節目,到借勢互聯網的敦煌文創,再到異彩紛呈的研學活動,行業壁壘正在消除,敦煌文化注入多樣業態,品牌效應日益凸顯。

敦煌文化的舉旗者敦煌研究院,更帶著先進的保護理念和技術,走向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