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穩住“三農”基本盤

2019-01-01 07:1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前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切實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突出抓好“三農”工作各項硬任務的落實,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相關人士指出,此次會議研究落實未來兩年“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部署2019年農業農村工作,為鞏固發展“三農”持續向好形勢提供了重要支撐。

毫不放鬆糧食生産

中國是一個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始終是事關國計民生的最重要農産品。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切實抓好糧食生産,穩定糧食播種面積,調整優化生産結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産量375公斤/畝,每畝産量比上年提高0.9公斤;全國糧食總産量13158 億斤,仍處於高位水平,屬於豐收年景。

“雖然我國糧食産量多年保持在高位水平,糧食尤其是穀物庫存較為充裕,種植結構調整取得階段性進展,但我國糧食生産基礎尚不穩固,還未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糧食供給地區不平衡、結構不合理、種植效益低等問題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任重道遠。”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首席統計師侯銳表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對本報記者分析,面向未來,工業化、城鎮化都將需要大量糧食資源,人們對糧食的需求依舊很大,應毫不放鬆糧食生産。具體來看,就是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不斷調整優化生産結構,特別是要注重優質、特色、綠色,讓廣大農民能從中有較好的回報,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朱信凱認為,我國城鄉居民食物消費結構已發生深刻變化,要在確保糧食産量不下滑、結構更合理、質量有保障的同時,強化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産品的綜合供給能力,不斷完善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的政策體系。

2019年再減貧千萬

未來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交匯期”。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作出這一判斷。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介紹,2018年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紮實推進,年度任務全面完成,預計全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6年間,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000多萬,每年減貧規模都在1000萬以上,前所未有,也改變了以往新標準實施後減貧人數逐年遞減的趨勢。”劉永富説。

葉興慶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已經實現了良好開局,未來兩年將是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的關鍵階段,也是任務比較艱巨的階段。在此過程中,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將資源更多地向這些地區和群體傾斜,加快落實相關政策措施;二是要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在近幾年脫貧的基礎上,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把因病、因學、因災等返貧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建立精準防貧機制,切實完成好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底線任務。

“2019年,要確保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左右,實現300個左右貧困縣摘帽,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建設任務,為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劉永富説,2019年脫貧攻堅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集中攻堅,努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定點扶貧,加大扶貧投入,加強資金監管,做好中央專項巡視整改工作,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加強脫貧攻堅總結宣傳,進一步完善建檔立卡,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

“優先發展”落到實處

糧食生産、脫貧攻堅之外,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還在多個方面明確了硬任務,包括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大力發展鄉村産業、實施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等。

“把這些方面明確為硬任務,既是因為相對城市和農村其他領域來説,這些方面明顯滯後,也是因為這些方面關係到農民福祉、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只有把硬任務完成好,才能切實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成色和含金量。”葉興慶説。

葉興慶進一步指出,要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就必須真正把這些硬任務放在首位,聚力攻堅,大幅增加投入。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制度保障,選優配強“三農”幹部隊伍,切實加大“三農”資金投入力度,把“三農”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政策導向,要推動其落地就需要實實在在的措施。其中,政府要充分發揮作用,加強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農村工作隊伍建設,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同時在基礎設施、財政、公共服務等方面也都要向農村傾斜,切實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葉興慶説,此外,要深化改革,激活市場、要素和主體,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及全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記者 邱海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