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帶一路惠及全球環保事業

2019-04-16 07:4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4月14日,在“2019中國環境技術大會高峰論壇”上,生態環境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周國梅表示,“一帶一路”綠色商機方面的重大舉措之一就是建立綠色發展的國際聯盟,目前已有100多家機構確定成為聯盟的合作夥伴,通過打造環境和知識共享信息平臺提供生態環境信息的分享。

垃圾發電,變廢為寶

自2017年環境保護部、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來,“一帶一路”為中國環保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寶貴契機,也為周邊區域提供值得借鑒的綠色發展經驗。

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越南芹苴垃圾焚燒發電廠在投産後短短5個月時間裏,共處理生活垃圾近7.06萬噸,産生綠色電力1800萬千瓦時,可供2300余戶家庭使用一年。這是由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越南第一個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廠,現已成為湄公河三角洲的綠色標桿項目。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許勤華説,“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建設綠色公共設施,有助於幫助其他國家突破‘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找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道路。”她表示,在亞投行投資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中,超過2/3的設施都屬於綠色能源。

綠色動力,優化生態

《“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是在2018年由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與英國倫敦金融城牽頭,聯合國內外多家機構共同發起的。現如今,這一原則已經切實落實到了“一帶一路”沿線的每一個國家。

在柬埔寨上丁省西山區的桑河干流上,坐落著桑河二級水電站。該水電站2018年底竣工投産,由中國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開發,是“一帶一路”建設和柬埔寨能源建設重點項目。

中國始終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方針,高度重視電站工程建設、運營給自然和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為柬埔寨提供綠色能源,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綠色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迎説,“把綠色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基本要求之一,既能保障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行穩致遠,也回應了歐美社會對於‘一帶一路’的疑問,更惠及全球。”

處理污水,改善環境

中國不僅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了綠色發展的設施,也把綠色發展的技術和理念傳遞給他們。

中埃皮革技術聯合實驗室成立後,給埃塞俄比亞當地帶來了一系列改變。在這裡,當地人可以接受來自中國專家的授課,了解皮革污水處理的知識,幫助減輕環境污染問題。如今,實驗室裏整齊擺放著壓濾機、污水潔凈機、三聯攪拌罐等設備。“皮革製品生産中産生的污染物,在這些機器面前就不再是‘廢料’了。”埃塞皮革業發展研究院環境技術理事會主任澤菲·梅舍興致勃勃地説。

中國在當地援建的國際先進水平的皮革廢水綜合治理設施,可實現含鉻固廢95%以上資源化利用,既可以消除鉻鞣廢液對環境的污染,又可以變廢為寶、增加效益,改善了埃塞乃至整個非洲的環境。(嚴冰 劉山山 吳小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范梓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