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非遺+”世園會:湖北楚式漆器等非遺精品引客來

2019-07-05 10:4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7月5日電(記者 喻珮)4日至6日,北京世園會迎來“湖北日”,盡顯浪漫主義的楚式漆器、流傳500多年的艾灸療法、生産與生活兼顧的文創繡品等八件具有荊楚特色的非遺項目集中展現了綠色、靈秀、浪漫的湖北園風采。

步入湖北園,雕花剪紙、陽新布貼、楚式漆器髹飾技藝、通山木雕、大冶刺繡、蘄春艾灸療法、潛江竹編、面塑八個非遺代表性項目通過文圖展覽和現場體驗的方式,集中展現湖北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傳承面貌。

2500年前,中國的漆器工藝就達到了極高水平,尤其在以湖北為中心的南方楚國,楚式漆器盡顯浪漫主義文化特色。

楚式漆器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鄒傳志正在漆盤上彩繪,起筆、迴環、上挑,動作圓轉,一氣呵成。他介紹,一件漆器需經過選料、雕刻、榫卯成型、磨光、上漆、描金等近20道工序才能完成,當代髹漆技藝力爭還原2000多年前楚墓中出土器物的樣貌。

“如今我們看到,這項古老的技藝逐漸被注入新的活力,楚式漆器髹飾技藝漸成國民新品牌。”鄒傳志説。

同樣煥發生機的還有刺繡。湖北大冶的刺繡是傳統的民間刺繡,繡工精巧細膩。近年來,傳承人群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創造力漸趨活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小紅的兒子彭濤帶著夜燈、ipad包、扇子、安神枕等多件深受市場青睞的非遺作品來到世園會。

“非遺不只是一件體現文化傳統的産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見、可參與的生活。”彭濤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都在從事刺繡工作,由他們創立的“小紅繡”品牌,數年來開發了近百個品種的文創繡品,訂單量一直居高不下。

湖北九省通衢,周邊文化在這裡不斷交匯融合,形成五方雜處、豐富多彩的開放格局。據了解,目前與湖北相關的端午節、京劇、剪紙、皮影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此外,湖北還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02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546項,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71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