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風雨無阻向前進——寫在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

2020-05-18 13:4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題:風雨無阻向前進——寫在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

新華社記者

人類邁入公元2020年,歷史寫下驚心動魄的又一篇章。

中國,正全力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此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席捲全球。

中國怎麼做?世界怎麼辦?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14億中國人民作出歷史性抉擇:以“生命至上”凝聚萬眾一心,以舉國之力對決重大疫情,以“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克時艱。

經歷頑強奮鬥和巨大犧牲,中國有效遏制了病毒傳播,為全球戰“疫”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是武漢西高速收費站(1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大疫突襲,果敢出手,挽狂瀾于既倒

“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週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習近平

2020,歲在庚子。

“封城!”

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時,農曆除夕前最後一個工作日,武漢成了一場戰役的中心。

管控一座千萬級人口城市的人員流動,世所未見。又值闔家團圓的傳統佳節,更顯不同尋常。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3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習近平總書記于1月22日親自作出這一戰略決策,他強調:“作出這一決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氣,但該出手時必須出手,否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1月20日,正在雲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週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人民至上!這是中國共産黨的使命擔當,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執政信條,也是舉國上下同疫魔較量的動力源泉。

“人民生命重於泰山!只要是為了人民的生命負責,那麼什麼代價、什麼後果都要擔當。”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

隆冬,正是病毒易於傳播的時節。春節,正是春運開足馬力的當口期。此時一場始料未及的疫情突襲“九省通衢”的武漢。

時間,回撥到元旦前夕。


在湖北武漢,為確保患者有充足供氧,援鄂醫生胡世頡(右一)推著氧氣瓶,護送81歲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去做CT檢查(3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這個春節來得早。武漢東湖之畔,萬盞花燈流光溢彩;城中鬧市,煨湯擂臺賽升騰人間煙火。

然而,就在這歡樂祥和之中,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惡魔”悄然而至。

2019年12月底,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有一家3口,出現相同症狀。一般不會3人同時得一樣的病,除非是傳染病。”經歷過非典救治的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張繼先心裏一緊。

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體、支原體……一系列檢查做下來,結果更讓她警覺。

不是流感!

隨後,又來了4位病人,一樣的發燒、咳嗽,一樣的肺部表現。

“這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病。”一個警覺的念頭冒出來,張繼先迅速向醫院報告。

12月30日,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向轄區醫療機構發佈《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次日,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在官方網站發佈《關於當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同時開始依法發佈疫情信息。


這是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武漢有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12月31日淩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作出安排部署,派出工作組、專家組趕赴武漢市,指導做好疫情處置工作,開展現場調查。

2020年1月2日,中國疾控中心等收到湖北省送檢的第一批4例病例標本。3日起,中方定期向世衛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及港澳臺地區及時、主動通報疫情信息。

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隨著疫情蔓延,發熱門診開始擁擠起來。CT機超負荷地運轉著,醫生給出的診斷結果幾乎一樣——肺毛玻璃樣陰影。

從清晨到深夜,就診的隊伍排到了街上。


一架國産運-20大型運輸機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很快,病房超員,新的病區在不斷開闢,醫務人員的防護物資也日漸耗盡。“請求支援防護服”“醫用口罩告急”“哪有護目鏡”……

到1月24日24時,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報告確診病例,確診人數超過1000人。

武漢告急!湖北告急!中國告急!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此時,我們這個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正邁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防控疫情既要把控點多面廣的現實國情,也要防止來之不易的建設成果付諸東流,還要防止經濟停擺、社會失序等難以預測的風險。

“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南海懷仁堂。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6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坐在一起。

“本來想是讓大家過個好年。現在疫情形勢緊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來,一起來研究部署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表情凝重地説,“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毫不畏懼、絕不遲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異常艱巨的戰“疫”使命扛在肩上。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就是在這次會議上,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定:

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

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推動有關地方全面加強防控一線工作;

湖北省對所有患者進行集中隔離救治,對所有密切接觸人員採取居家醫學管理,對進出武漢人員實行嚴格管控;

全力以赴救治感染患者,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

疫情如火,軍令如山。


福建省對口支援湖北宜昌醫療隊隊員在宜昌第三醫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2月16日攝)。新華社發(鄭玉柳 攝)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投入運行,各地紛紛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各黨政軍群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緊急行動……

年夜的飯菜剛上齊,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汪偉接到電話:“今晚8點半到醫院集合,出發去武漢。”

幾乎是同時——

西安,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胡世頡給父親發去一條信息:“爸,我被抽調武漢抗病毒去了。”

廣州,17年前曾參與抗擊非典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彭紅趕赴機場。

重慶,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骨幹宋彩萍與16歲的兒子相擁而別……

國有危難,使命就是號角。

緊要關頭,初心就是方向。

迎戰!迎戰!

目的地:武漢!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場氣壯山河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迅速打響!


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開始進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大型機械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施工(1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運籌帷幄,決戰決勝,排兵布陣打好“三大戰役”

“信心百倍地打好這一場阻擊戰、總體戰,打好這一場人民戰爭。我們一定要樹立信心!一定會勝利的!”——習近平

“如果我們再來遲點兒,他們可能真的扛不住了。”趕到漢口醫院時,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的隊員們驚呆了。

不斷出現的新增確診病例,讓武漢曾經引以為傲的醫療系統幾近癱瘓。

形勢危急,刻不容緩。


醫護人員走向武漢火神山醫院病房(2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在福建晉江,工人在生産防護服(2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時刻關注前線戰事,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給出明確指示——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為突出任務來抓”;

“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儘快增加醫療機構床位,用好方艙醫院,通過徵用賓館、培訓中心等增加隔離床位,盡最大努力收治病患者”;

……

大年初三,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趕赴武漢考察。

同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率領、多位相關部委負責同志組成的中央指導組抵達武漢,實地督導和督戰。

“指導組有什麼情況、有任何需要,可以打電話直接和我説。”習近平總書記日夜牽掛湖北、武漢的疫情,對中央指導組先後作出上百次重要指示,為有效指導疫情防控提供了根本遵循。

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4次中央政治局會議、1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會議、1次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會議、2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1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會議、1次黨外人士座談會、6次赴地方考察調研、51次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通話……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黨政軍民學總動員、東西南北中齊發動。


一批運到武漢市硚口區華生漢口城市廣場社區的活魚在卸貨(3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武漢市永清街道瀋陽社區幹部(右二)在社區辦公室為同事分配工作任務(2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習近平總書記向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發出號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

——習近平主席向全軍發出號令:“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

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築起堅實堡壘。紅色黨旗,綠色軍裝,白衣戰袍,傳遞勝利希望。

武漢金銀潭醫院240多名黨員,沒有一個人遲疑、退縮,全部堅守在急難險重崗位。


武漢市武昌區華錦社區的志願者為社區居民分裝愛心蔬菜(2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為贏得阻擊病毒戰鬥的勝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無怨無悔!”北京協和醫院3306人請戰。

“最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沒有商量!”一個有著9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初心不渝,砥柱中流。

在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下,廣大共産黨員踴躍捐款,表達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全國共有7955.9萬名黨員自願捐款83.6億元。

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中國共産黨的巨大能量威力盡顯;全面部署、全面動員,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制度優勢充分釋放。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習近平總書記科學佈局阻擊戰,集中火力“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

最精銳的力量向風暴之眼馳援,最優質的資源向決戰之地匯聚。


在河北省三河市燕京航城社區門口,居民在接受體溫檢測(2月23日攝)。新華社發

武漢天河機場晝夜不息,迎接逆行的人員和物資。

“封城”不到8小時,防疫藥品、醫療器械、口罩、手套等防疫重點物資87批4041件準時運達。

不到24小時,醫療專家組、醫療救援隊、解放軍指戰員,整裝待發。

軍機、客機、貨機……各種機型緊急降落。最繁忙的時候,每隔三分鐘,就有一架國産運-20大型運輸機轟鳴而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全國各地和軍隊的346支醫療隊、42600名醫務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

包括多名院士在內的呼吸科和傳染科專家、全國10%的重症醫務人員齊集武漢。

19個省區市對口支援湖北除武漢外的16個市州。

這是“全國一盤棋”的中國優勢、中國速度——

1月23日夜,當年抗擊非典建設北京小湯山醫院的設計方接到武漢市城鄉建設局急建醫院的求助電話。1小時後,修訂完善的圖紙送達武漢市城鄉建設局備用;不到24小時,兩地設計院聯手形成完整圖紙。


在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檢測點,工作人員給一位教師採集咽拭子(4月18日攝)。新華社發(謝劍飛 攝)

除夕夜,火神山醫院破土開建;3天后,雷神山醫院工程火線上馬。

城市的兩片郊野,徹夜如同白晝。來自全國各地的4萬多名建設者,吃住在灘塗坡地。億萬網友當起了“雲監工”。

沒有緩衝時間,只能邊挖戰壕邊打阻擊。正常情況下至少要數月才能竣工的兩座傳染病醫院,只用了短短十多天,開啟生命擺渡。

關鍵時期要有關鍵之舉!

疫情對壘膠著,黨中央當機立斷,湖北、武漢走馬換將。

底數摸不清,擴散止不住,中央指導組部署“應收盡收”。


工作人員在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疫苗生産基地展示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樣品(4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必須啟用大空間、多床位的‘方艙醫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心急如焚。

16座體育館、會展中心等緊急改建方艙醫院,數十家醫院迅速被改造,500多個賓館、學校被緊急徵用作為隔離點……武漢以每天新增3000張床位的速度逐步實現“床等人”!

1月下旬,對危重症病例分析評估發現,ECMO(人工膜肺)可以為重症患者搶救贏得寶貴時間。

“不惜代價,要讓患者用上最好的設備。”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化作徹夜不眠的行動。

一方面,面向全球廠商緊急發出採購計劃;一方面,從全國各地醫院現有的400台機器中徵調。

不到1個月,湖北省集中機器100多臺,其中約80台在武漢。

這是一場總體戰。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打疫情防控阻擊戰,實際上也是打後勤保障戰。”

截至4月19日,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452億元,各地疫情防控經費得到有力保障。

“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湖北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春節期間,3000多家企業復工復産、跨界轉産。

“世界工廠”的引擎一旦發動,口罩産量迅速從日産800萬隻提高到日産過億隻。

前線戰士要保安全,疫區民眾要保民生。


3月19日,務工人員陳安心(前)準備上車。當日,551名湖北荊州務工人員搭乘G4368專列抵達廣州,返崗就業。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心下,山東的蔬菜、東北的大米、海南的水果,源源不斷向武漢輸送。“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多組織供應。”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特意叮囑,把對人民群眾的關懷落細落實。

這是上下同心的中國力量——

2月10日下午2時45分,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朝陽區安華里社區。戴口罩,卷袖子,量體溫,在社區居委會,他身體力行,號召全民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場人民戰爭,要相信群眾、發動群眾,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擊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説。

在武漢,3300多個社區、村灣實行封閉管理,1.2萬名網格員承擔起疫情統計、代購搬運等各項職責;

在湖北,全省累計排查核查1315萬餘人次,累計追蹤密切接觸者27.4萬餘人,轉運收治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發熱患者、密切接觸者等“四類人員”8.2萬餘人次;

在全國,400多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嚴防死守,不斷織密65萬個城鄉社區防控網,億萬人民主動配合,連接起堅不可摧的戰“疫”長城。


3月16日,貴陽市第六中學高三學生在開學復課後的課堂上。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堅固的防線是“人民戰爭”。

從長江兩岸到白山黑水,從中原大地到東海之濱,在黨中央領導下,群防群控鑄就眾志成城。

“中國的動員在全球公共衛生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如是説。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感嘆:“我一生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

4月26日,湖北省已實現新冠肺炎在院患者“清零”。4月30日零時起,北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從一級調整至二級;5月2日零時起,湖北省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

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在位於廣州開發區的廣州創維平面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工人們在流水線上作業(2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因時因勢,精準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如何在較短時間內整合力量、全力抗擊疫情,這是很大的挑戰;在疫情形勢趨緩後,如何統籌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這也是很大的挑戰。”——習近平

“中國採取有力的措施已經避免數十萬人的感染。”

2月24日晚,北京,在結束對中國為期9天的考察後,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組長、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這樣評價。

就在這天早些時候,原定於3月3日和3月5日召開的全國兩會會期宣佈推遲。這一罕見的舉措,透射出非常時期的非常挑戰。

武漢和湖北,尚有近萬名重症患者命懸一線。“生命至上”,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也是救治工作的巨大考驗。


在河北省武安市大同鎮馬會村,農民駕駛農機在田間忙碌(3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對重症、危重症病例要集中救治、全力救治”,“對患者特別是有親人罹難的家庭要重點照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須臾不忘。

病例基數大、尚無特效藥、病情變化快……習近平總書記把救治工作作為扭轉戰局的關鍵,多次實地考察、調研指導。

總書記走進北京地壇醫院,了解新冠肺炎感染者住院診療情況;視頻連線武漢市重症患者收治醫院,對廣大醫護人員致以慰問、提出要求;專程前往武漢火神山醫院,為患者加油,為醫護人員鼓勁兒。

最終降伏病魔,需要更多“硬核”手段。

戰“疫”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就對“加強藥物、醫療裝備研發和臨床救治相結合”提出要求。針對疫情容易反復、變化莫測的情況,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推進疫苗研發和産業化鏈條有機銜接,為有可能出現的常態化防控工作做好週全準備。


4月8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首架出港航班起飛。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正式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新華社發(邵子揚 攝)


在俄羅斯莫斯科附近的茹科夫斯基機場,工作人員將俄羅斯政府向中方提供的醫療援助物資裝上運輸機(2月8日攝)。新華社/衛星社

8天內判定病原體;16天內完成檢測試劑盒優化,核酸檢測能力從每天300人份提升到2萬人份;國家版診療方案“迭代”七版;5種新冠病毒疫苗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科研人員設立專班,挂圖作戰,爭分奪秒,不眠不休。

從篩選萬餘種藥物到確定有效診療方案,從總結“三藥三方”到採用恢復期血漿等治療方式……每一項科研部署,黨中央都關注支持;每一步重大突破,總書記都詳細過問。

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軍事醫學研究院、清華大學醫學院,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他強調:“當前,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越是面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3月21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前來迎接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左)與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碰肘”致意。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6人21日晚乘專機抵達貝爾格萊德。新華社記者 石中玉 攝

科學,是舉國戰“疫”的治本之策;統籌,是危機治理的制勝之道。

當流動的中國按下“暫停鍵”,一系列現實問題和潛在影響迎面而來:

為減少人員流動、阻斷病毒傳播,延長春節假期不失為一項合理而必要的決策。然而,節後復工每延遲一天,全國國內生産總值就將損失1500億元。

疫情阻斷的時間越長,經濟社會重啟和復蘇的難度越大……

疫情要管死,經濟要放活。天平的兩端,都重壓如山。

2月3日,疫情防控最吃勁時,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疫情特別嚴重的地區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區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特別是要抓好涉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不能有緩一緩、等一等的思想。”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兌現黨和政府對人民的承諾,沒有退路!


在深圳灣口岸入境大廳,海關工作人員核對入境旅客的健康申明卡(4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2月23日,人民大會堂東大廳,一場特殊的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面對全國17萬名縣團級以上幹部,習近平總書記坦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如何在較短時間內整合力量、全力抗擊疫情,這是很大的挑戰;在疫情形勢趨緩後,如何統籌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這也是很大的挑戰。”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産關乎生計。


4月17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前,中國留學生呂薈展示使館發放的“健康包”內的防疫物品。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從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産到出臺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從確保“員工回得來、原料供得上、産品出得去”到確保農業生産不誤農時,從守住“米袋子”、守好“菜籃子”到暢通外貿産業鏈、供應鏈……很多鄉鎮幹部説,就連做好今年春耕生産,習近平總書記都牽掛在心,作出重要指示。

春風和煦,大地染綠。

衛星遙感圖片中,春天的中國,正在亮起來——

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佔中國經濟總量超過40%的三大城市群,燦若星河的燈光下,每天數十萬家商鋪恢復營業,成千上萬家製造業企業復工運行。

衛星定位導航系統中,春天的中國,正在跑起來——

從沿海到內地,貨運車輛奔跑軌跡組成的運動線條,正在成倍增長。一條條流動曲線,蘊藏著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的無限活力。


 這是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3月19日13時24分,G4368次列車緩緩駛離荊州站。一趟趟“開往春天的列車”,滿載著“搭把手、拉一把”的關愛之情,陸續安排4萬名湖北籍務工人員赴粵返崗務工。

就業出臺“關愛”條款,審批實現“遠程銜接”,更加精準有效的調控政策給市場吃上“定心丸”,稅收減免給企業注入“強心劑”……中央各部門密集出臺新舉措,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暖色調”。

分批分次複學復課,定制返程復工專列,統一“健康碼”放心出行,分時預約復蘇旅遊……全國各地積極應對新變化,讓中國社會儘快回歸“正常態”。

工廠車間,生産忙碌;山鄉田野,春耕正忙。

3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佈,深度貧困縣正安脫貧摘帽。這標誌著遵義實現整體脫貧,812萬老區人民告別貧困歷史。

3天后,黨的十八大以來最大規模的脫貧攻堅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出號令:

“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江南春雨,潤物無聲。浙江寧波,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復工復産的一線工人中間,叮囑大家“既要保證生産任務,還要保證身體健康”。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李蘭娟(中)與出院患者合影(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面對著中小企業負責人期盼的目光,習近平總書記説:“我們已經出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隨著形勢變化還會及時進行調整,推出更多針對性措施”。

4月22日,傍晚時分,華燈初上。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正在西安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實地了解“夜經濟”恢復經營情況。

總書記強調,要在科學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商復市,努力恢復正常生活秩序。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開啟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第6次地方考察,勉勵山西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高質量轉型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

收放自如,進退裕如,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定力。


張伯禮在湖北武漢舉行的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提問(3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定信心,不要被問題和困難嚇倒。”“中國是個大國,韌性強,潛力大,迴旋餘地大。”

有外國網民感慨,面對空前的疫情,14億人口,水不停、電不停、供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資供應不斷,社會秩序不亂,中國做到了!

“危和機總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面對境外疫情發展造成的市場動蕩、國際經貿活動受到的嚴重影響,習近平總書記一方面堅定宣示中國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的決心,一方面積極鼓勵國內企業抓住科技創新、産業升級的契機。

因時因勢,有力有序。千軍萬馬,指揮若定。

重大投資項目開復工提速、外出農民工規模恢復到往年的九成左右,“雲服務”“雲經濟”綻放異彩……中國經濟社會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難點堵點快速打通,廣袤大地孕育新的希望。

4月8日零時,歷經76天的“封城”堅守,英雄的武漢正式重啟。

在這具有標誌性的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産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抓緊解決復工復産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4月17日,中國公佈2020年首季經濟數據。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下降6.8%。3月份以來,主要經濟指標逐月好轉,4月份工業增加值和出口增速由負轉正。疫情催生新産業新業態快速成長,中國經濟展現巨大韌性。

當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指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4月29日,全國兩會將要召開的消息傳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背景下召開這一舉世矚目的盛會,充分表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穩健駕馭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


在武漢市江岸區黃石路漢口大藥房,惠民苑社區網格員豐楓把為居民購買的藥挂在身上(2月24日攝)。新華社發

攜手抗疫,命運與共,展現中國責任擔當

“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習近平

“我們的抗疫之戰迎來勝利曙光,海外的情況卻在急劇惡化。”3月12日晚,武漢的大學教師王國念寫著日記,心頭的憂慮又多了一層——給學校捐來口罩的泰國、新加坡的學生和朋友們,還好嗎?

這樣想著,他又深有感觸地寫道:“疫情面前,哪兒有什麼‘我們’與‘他們’之分,每個國家的人都是‘我們’。”

寰球同此涼熱。就在王國念寫下這些文字的當晚,習近平主席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進行了越洋通話: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人類禍福相依。早在疫情暴發之初,中國就將自身放進世界的參照係,扛起大國的責任。

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收到中國分享的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發佈,各國共享。

“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習近平主席話語鏗鏘,傳遞出坦誠的中國態度,彰顯出無畏的中國擔當。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中國用創紀錄短的時間甄別出病原體,及時主動同國際社會分享有關病毒基因序列。

中國的抗疫之戰,同樣也是為世界而戰。

習近平主席反復表示:“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

疫情發生後,習近平主席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會談會見4次,通話51次,向10余個國家的領導人和歐盟等區域組織負責人致慰問電,還同阿根廷總統互致信函,向比爾·蓋茨、美國猶他州小學生等復信,介紹中國人民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舉措,感謝國際社會給予中國的支持幫助,表達中方為各國提供力所能及幫助的積極意願,為國際社會攜手抗擊疫情注入強大信心。

愛人者,人恒愛之。在中國戰事最危急的時刻,國際社會紛紛表達溫暖和善意,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為中國人民抗疫鬥爭提供了物資等援助;170多個國家領導人、5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以及300多個外國政黨和政治組織向中方表示慰問和支持。

“患難見真情!”柬埔寨首相洪森、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先後訪華,習近平主席對他們真誠堅定的支持表示感謝。

中國人民永遠記得,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第一時間派專機將急需的醫療物資送抵武漢;英國、德國飛抵武漢的撤僑包機上裝載著醫療物資;長期接受援助的欠發達國家赤道幾內亞向中國捐款200萬美元;蒙古國向中國捐贈3萬隻羊;巴基斯坦送來了自己儲備的幾乎全部口罩……

中國人民也不會忘記,中國國歌在日本松山芭蕾舞團響起,斯裏蘭卡數百萬民眾為中國人民誦經祈福,“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美好詩句隨著愛心捐贈漂洋過海……

誠如聯合國前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所言,歷史銘記的不僅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也有各國攜手合作應對危機的共同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從報告第一個病例到報告首個10萬病例,用時67天;到報告第二個10萬病例,用時11天;到報告第三個10萬病例,用時僅4天……截至目前,全球確診病例已超過440萬例!

對各國遭受的疫情重擊,中國感同身受。

習近平主席的一封封慰問電,陸續發往意大利、伊朗、韓國、西班牙、塞爾維亞、德國、法國等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歐洲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負責人。

中國人民在抗擊疫情中取得的寶貴經驗,通過一場場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全國各省區市新聞發佈會、醫學專家視頻交流會,毫無保留地向五大洲傳遞。

當地時間3月21日21時,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國際機場。中國援助塞爾維亞的抗疫醫療專家組乘專機抵達,同時帶來中國政府緊急籌集的防疫物資。

站在舷梯旁,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以一一碰肘的特殊方式,熱烈歡迎中國專家,並在五星紅旗上獻上深情一吻,表達深深謝意。

俄羅斯總統普京同習近平主席通電話時表示,中國向遭受疫情的國家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為國際社會樹立了良好典範。

——同全球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同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舉行疫情防控視頻交流會議;

——先後派出20多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急需的抗疫物資援助;

——向世衛組織捐款5000萬美元,盡一切努力為其他國家在華採購醫療防護物資提供便利。

盡己所能,慷慨解囊。


在武漢市漢口火車站,一名環衛工人在雪中工作(2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伊朗德黑蘭大學中東北非研究院助理教授哈桑·艾赫邁迪安説,中國的援助不僅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更是一個大國的負責任行為。

疫情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對中國如是,對世界亦然。


志願者李文建、朱偉、王紫懿、王震、楊學彬(從左至右)為武漢加油打氣(2月29日攝)。這支志願者團隊負責接送缺乏交通工具去醫院的待産孕婦,成為新生命的“擺渡人”。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這次疫情蔓延範圍之廣、速度之快、影響之大百年未有。”

針對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攀升、無症狀感染者增多的新情況新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一方面部署加強對境外中國公民的關心關愛,一方面及時將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切換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從嚴格海關檢疫執法到實施航班風險精準防控,從落實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到加大無症狀感染者篩查力度,從赴疫情嚴重國家接回中國公民到向中國留學人員比較集中的國家調配“健康包”……一系列舉措有效鞏固了來之不易的戰“疫”成果,繼續為世界戰“疫”守好東方防線。

面對百年罕有之大疫,人類該何去何從?各國又肩負怎樣的使命?

3月26日晚,人民大會堂東大廳。

巨大的電視墻上傳來各國領導人、國際組織負責人的畫面,利雅得、莫斯科、華盛頓、柏林、巴西利亞……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首次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召開一場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

“堅決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積極支持國際組織發揮作用”,“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習近平主席基於中國實踐,就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提出4點中國倡議。

“公共衛生危機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團結合作是最有力武器”……在全人類的大考面前,中國聲音贏得更加廣泛的認同與共鳴。


這是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華民族以感天動地的磅薄偉力,書寫不可磨滅的英雄史詩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習近平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不止一次引用這句話。

“你們真正做到了救死扶傷、大愛無疆。”3月10日,在武漢火神山醫院指揮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同正在病區工作的醫務人員代表視頻連線,“你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黨和人民感謝你們!”


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醫護人員護送一名剛做完CT檢查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上負壓救護車(3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戰“疫”異常慘烈,他們以生命捍衛生命: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直到住進重症監護室,唸唸不忘的還是病人收進了多少,感染防控達標了沒有。為了不傳染別人,他叮囑同事“不要給我插管”……

陰陽永隔,也在救治病人的妻子聞訊趕來,只能追著殯儀館的車子,一遍遍哭喊摯愛的名字……

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參加過汶川抗震救災、援非抗擊埃博拉病毒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吳亞玲毫不猶豫遞交請戰書,奔赴火神山醫院。

母親突然辭世。噩耗傳來,她只是默默流淚,朝著家的方向,深深鞠了三個躬,然後又回到病人身邊。

有太多淚水,來不及擦乾;又有太多勇毅,刻印在遮掩的臉龐。

84歲的鐘南山擠上高鐵餐車,趕赴武漢。


這是鐘南山在廣州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73歲的李蘭娟每天只睡3小時,“疫情不退我不退。”

72歲的張伯禮膽囊摘除手術後第三天就投入工作,只説了一句:“肝膽相照,我把膽留在了這裡。”

“廣大醫務人員奮不顧身、捨生忘死,這種高尚精神讓我深受感動。”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發自肺腑。


4月4日,在武漢漢口江灘一元廣場,人們在哀悼活動中默哀。當日,武漢市舉行哀悼活動,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那些除夕夜在請戰書上按下的手印,那些口罩烙印在面頰的傷痕,那些防護服下被汗水浸透的脊背,那些偷偷寫好又悄悄藏起的遺書……都留在了祖國和人民的記憶裏。

“你們都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我看不到你們的真實面貌。但是,你們在我心目中都是最可愛的人!”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鼓舞著白衣戰士。

勇敢與犧牲,在這場大戰中難以計數;平凡與偉大,在這場大考中淋漓盡致。

3月10日,武漢東湖新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拉張折疊椅,習近平總書記坐下來,同社區工作者、基層民警、衛生服務站醫生、下沉幹部、志願者等,面對面親切交談。

總書記説:“大家夜以繼日、不辭辛勞、默默付出,悉心為群眾服務,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保障群眾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展現了武漢黨員、幹部不怕犧牲、勇於擔當、顧全大局、甘於奉獻的精神。”

“我們不睡,這座城市就不會輸。”

武漢“封城”的日日夜夜,有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有公安民警晝夜值守,有社區網格員隨叫隨到,有環衛工人定點清掃,有志願者愛心接力……這些默默無聞的人們,守護著萬家燈火,撐起一座城市的生命線。

3月10日,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已經居家隔離48天的居民群眾看到總書記來了,紛紛從陽臺和窗戶探出頭來致意,有的搖著國旗高呼:“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大家一起加油,再堅持一下!”這一幕鏡頭被億萬次地瀏覽,總書記的聲音和人民的聲音迴響在一起,“黨和人民感謝武漢人民。”

人民,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重千鈞。一次次感謝人民,道出的是“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懷,更是舉國戰“疫”的制勝法寶。

德國病毒學家德羅斯滕説,我們確實要向中國學習經驗,感謝中國政府和有奉獻精神、集體主義思想的中國人民。

武漢解除“封城”消息傳來那一刻,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落淚了。

災難來臨時,他沒有顧及自己漸凍症加劇的病情,也無暇照看確診新冠肺炎的妻子。

風暴退去時,他想起最多的是那些曾經頑強與病魔抗爭的生命,那些穿梭運輸病人和樣本的志願者,那些痊癒後趕來獻血的患者,還有手機裏不間斷刷屏的“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而今,習近平總書記的褒獎,慰藉著生命的傷痕,溫暖著冬去春來的荊楚大地:“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

災難終會過去,感念長留心底。

深入“紅區”的記者忘不了,連夜奮戰的醫生痛哭著説:“對不起,我盡力了”;方艙醫院的患者忘不了,有人連失至親,還流著淚為大家鼓勁兒;億萬網民忘不了,重症患者用盡最後的力氣,寫下“我的遺體捐國家”……

黨和國家忘不了,無論老幼,不分職業,14億人民選擇為家守國,又為國舍家,以排山倒海的磅薄偉力,把“不可能”變成了“一定能”。

在美國《時代週刊》發佈的抗疫群像中,北京外賣騎手高治曉的一雙手格外醒目。這個32歲的青年每天騎行一百多公里,最多派送六七十單,一雙手送出的不僅是很多家庭的急需,更是一個國家負重前行的希望。

“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地讚美道。人民,正是這個國家續寫奇跡、走向勝利的力量源泉。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

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這種精神蘊藏于抗擊外侮爭取獨立解放的艱辛中,磨礪于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不懈探索的奮鬥中,也閃亮在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淬煉中。

4月8日,零時。

武漢長江二橋的亮化維保員溫瑞又一次從橋下的板房走出,望著他守護了70多天的大橋燈光。


海報: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新華社記者 陳聰穎 編制

“武漢重啟,不負春天”的字樣準時亮起,“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燈光秀點亮武漢三鎮的夜空。

與此同時,武漢西高速路口,隨著第一輛小客車駛出,鐵路、民航、水運、公路恢復運行。

江漢關的鐘聲傳向四方。廣場前、樓宇間,視頻直播裏、微信朋友圈,一聲聲“武漢必勝!”“祖國萬歲!”和這個城市一起迎來嶄新的一天。

城市一隅,清亮的啼哭聲升起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産房,這是“封城”以來,在這所醫院誕生的第5108個新生命。

“人在城在,不勝不休!”

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説,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

巍巍黃鶴樓,見證了一座城市的不屈抗爭;滔滔長江水,奔騰著一個民族的澎湃熱血。

初心不忘,使命永擔,在歷史大考中實現歷史進步

“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習近平

庚子年清明節的記憶,刻骨銘心。

2020年4月4日10時。中南海懷仁堂前,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佩戴白花,神情凝重,肅立默哀,同14億中國人民一起,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3分鐘,180秒,警報響徹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國家以最高的祭奠為犧牲的英雄送行、向病亡的同胞致哀。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國8萬多人感染,4600多人失去生命。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面對大考,中國共産黨的政治本色令人動容。

3月2日,一場特殊的入黨宣誓儀式在廣州、武漢兩地舉行。

通過視頻,有55年黨齡的鐘南山院士對火線入黨的前線護士李穎賢説:“現在正是需要共産黨員站出來的時候,我在你平凡的工作中看到了偉大。”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在這場生與死的大考面前,全國共有44萬人遞交入黨申請書。

在抗疫一線,共建立臨時黨組織24.4萬個;有396名黨員、幹部因公殉職(犧牲)。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響徹神州,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面對大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更加凸顯。

一聲令下,千里馳援;統一調度,協同推進;多線並舉,進退有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我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之所以能夠有力推進,根本原因是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發揮了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

面對大考,上下同心的磅薄力量勢不可擋。

殷殷囑託,在給在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勉勵他們以戰“疫”中的白衣天使為榜樣,努力做黨和人民信賴的好醫生;語重心長,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時,習近平總書記激勵廣大青年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始終掛念,在給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寄予厚望,希望他們為徹底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再立新功。

“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回信勉勵勞動群眾,“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寄語新時代青年,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向全國廣大護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心,鼓舞人心,激發鬥志。

有一點光發一點光,有一份力出一份力。14億人民用“心往一處想”的家國大愛,用“勁往一處使”的民族大義,開啟了全民抗疫的安全模式。

大考如鏡,照出了優勢,也暴露了短板。

2018年1月,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列舉了8個方面16個具體風險,明確提到:“像非典那樣的重大傳染性疾病,也要時刻保持警惕、嚴密防範”。

2019年1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

黨中央的清醒研判,絕非危言聳聽。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節點,新冠肺炎疫情重重叩響警鐘。

醫院床位儲備不足,基層醫療明顯薄弱,捐贈物資分配不暢,防控通告前後不一……質疑聲中,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的短板亟待補齊。

有的不敢擔當、不願負責,有的情況弄不清、工作沒思路,有的仍在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抗疫鬥爭中,少數幹部難以經受考驗、工作能力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次災難過後,我們就應該變得更加聰明。”

在戰“疫”中總結經驗教訓,著眼長治久安,正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

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確指出,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江堤海堤的建設,房屋抗震的建設,要為百年不遇的災害做準備。公共衛生的投入,也是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

堅持未雨綢繆、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佈局,堅持平戰結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推動工作力量向一線下沉,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産能佈局和保障,確保公共衛生領域重大風險發現得了、預警得早、處理得好。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既要高度警惕和防範自己所負責領域內的重大風險,也要密切關注全局性重大風險。

著眼根本,謀劃長遠。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和自然要和諧相處,一旦人類活動超出自然承載力就要受到報復。”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僅關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更關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面對這場全球的重大危機、全人類的共同戰爭,習近平總書記的聲音堅定有力:“全人類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

為世界康寧,為中國奮進!

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言猶在耳: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

“發展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

在5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是好的,同時境外疫情形勢嚴峻複雜,國內防範疫情反彈任務仍然艱巨繁重。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持續抓緊抓實抓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大戰中總結經驗教訓,從大考中汲取智慧力量,中華民族一定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風雨無阻向前進!(記者:趙承、霍小光、張旭東、吳晶、陳芳、趙超、劉華、安蓓、林暉、朱基釵、梁建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