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湖北省科研平臺應對汛情發揮積極作用

2020-07-25 11:53 來源: 湖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7月24日,記者從湖北省科技廳獲悉,針對汛期嚴峻形勢,我省積極發揮實驗室、野外觀測站等科研平臺的災害監測、預警、支撐作用,持續推進科學防災減災平臺建設,有力提升科研平臺支撐服務災害應急能力水平。

6月26日以來,因降水頻發,秭歸縣譚家灣滑坡出現明顯變形,湖北長江三峽滑坡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湖北省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作人員迅速對三峽庫區秭歸縣近40處滑坡,特別是穩定性差的滑坡進行了為期4天的巡查調查,提出了科學、專業的處置建議,為當地政府有效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為加強對恩施州汛期地質災害應急排險,防災減災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琨副教授帶領部分研究人員,深入利川、長陽等地進行地質災害應急排險,提供防汛救災技術支持。

環境與災害監測評估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關於“加強汛期武漢及周邊地區隱伏岩溶與長江大堤重疊地段的巡查,保障堤防安全”的建議,作為社情快報上報省政府。該實驗室的汛情遙感監測信息,也為鄱陽湖防汛救災提供基礎數據,相關成果被江西省防指辦公室參考應用。

面對今年“極端降水”致災情況,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夏軍院士提出了城市水系統5.0版本,指出要統籌城市“降雨—徑流—排澇—水網”全過程的系統治理,加快推進大(城市與外江)—中(排澇管網與水網)—小(小區海綿措施)多尺度耦合的海綿城市建設,成為破解武漢暴雨致澇的有效手段。

暴雨監測預警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主動參與汛期氣象服務,準確預報了6月9日的武漢局地強降水,以及27日至29日區域強降水等梅雨期多次強降水過程。此外,該實驗室結合梅雨鋒暴雨過程,組織國內外十余家單位,共同首次開展長江中下游梅雨鋒暴雨地-空-星基聯合科學觀測試驗,協同捕捉梅雨期強降水過程觀測數據,開展了梅雨鋒上下游的整體觀測研究,充分發揮了長江中游野外科學試驗基地的輻射作用和支撐作用。(記者 文俊 通訊員 郭嵩 劉利華)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孟鐘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