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今年中央財政投入45億元推動農業生産託管加速發展

2020-10-26 08:0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中央財政投入45億元,推動農業生産託管加速發展——
小農接入大託管 種地有了“田保姆”


日前,河北滄州市青縣前呂召村剛脫貧的陳樹義在扶貧大棚裏採摘火龍果。據介紹,該縣在貧困人口較集中的區域投資建設多個設施蔬菜瓜果扶貧項目,由種植經驗豐富的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託管,帶領貧困戶經營,使171個村、744戶貧困戶實現了可持續增收,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新華社記者 王民 攝

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深入推進,多元化服務組織蓬勃興起,農業生産託管應運而生,這一模式可以為農戶提供從種到管、從技術服務到農資供應等全程“保姆式”服務,有效解決了土地撂荒、粗放經營等問題。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大批生産託管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生産託管服務,減少了農民集中下地的風險,保障了農業生産的順利開展。

隨著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業勞動力轉移不斷加快。未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成為一道社會必答題。為破解這一難題,農業生産託管應運而生,這一模式可以為農戶提供從種到管、從技術服務到農資供應等全程“保姆式”服務,有效破解農村種地難問題。

特別在今年,“田保姆”更是迎來了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農業農村部表示,今年中央財政投入45億元,在29個省區市開展農業生産託管項目,推動農業生産託管加速發展。

託管服務如何開展

“農業生産託管就是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情況下,將耕、種、防、收等作業環節委託給社會化服務組織,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表示,農業生産託管有效解決了土地撂荒、粗放經營等問題,可以讓年邁的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讓年輕的勞動力安心外出務工,有助於解決小農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

據農業農村部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介紹,2019年全國生産託管服務面積超過15億畝次,其中服務糧食作物面積達8.6億畝次。服務帶動小農戶超6000萬戶,佔全國農業經營戶的30%。

實踐表明,通過集中採購、標準作業、統一服務、訂單收購等,能有效降低農業物化成本和生産作業成本。對19個省份共875個託管案例的定量分析顯示,農戶採取全程託管,算上人工成本,小麥每畝節本增效356.05元,玉米每畝節本增效388.84元。

在水稻大省江西省,蘆溪縣農業生産託管服務面積超過70.85萬畝次,其中糧食作物面積52.96萬畝次,託管服務組織達163個,服務小農戶2.28萬戶。“現在農活都讓合作社包圓了,既能讓農民少操心,又能穩産量。”新泉鄉安農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彭文新説,“今年雨水多,曬糧難,我們增添了烘乾設備,每天可烘乾20噸,是單戶農民做不到的”。

在雜糧大省山西省,壽陽縣南燕竹鎮的部分農戶秋收大忙時卻很悠閒。這種悠閒源自農業生産託管。金穗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海龍介紹,託管使農戶實現了“一地三收”:一是託管保底收益;二是合作社統購統銷生産資料産生的收益;三是託管後剩餘勞動力的打工收入。

目前,該鎮冀家坪村1000多畝土地整體託管給合作社,發展穀子産業,實現了穀子生産由人工為主向機械化轉變。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每畝節約人工4人到6人。

農民需求怎樣滿足

記者了解到,當前農業生産託管仍面臨著服務主體能力不強、服務領域不寬等問題。部分農民在繳納服務費用時有顧慮,一些農戶對服務質量有擔憂。針對農業社會化服務供需對接不暢等問題,農業農村部去年底組織開發了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今年在山西、安徽、山東開展整省試點,其他省份在項目縣開展整縣試點。

“託管服務是新事物,很多農民在繳納服務費用時有顧慮,或者缺資金。我們與黑龍江省蘭西縣政府對接推出了農業生産託管貸産品。農戶與服務組織簽訂託管服務合同後,可按需向銀行申請該産品支付服務費,貸款直接發放到服務組織賬戶。”中國建設銀行黑龍江分行副行長鄒洵遊説,今年3月份建行為蘭西縣農戶發放了首筆20萬元的農業生産託管貸款,這是全國第一筆農業生産託管類貸款産品。目前,該行已經在蘭西縣投放農業生産託管類貸款2750萬元,涵蓋託管面積8萬畝。

遼寧萬盈農業科技公司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玉米生産社會化服務企業,玉米全程託管面積從2013年的800畝增長到2019年的12.7萬畝。公司總經理韓卓説:“我們與客戶簽訂《種植服務合同》,並提供全程對接服務。每一塊託管的土地都有對應的二維碼,客戶可隨時掃碼了解服務的進展。企業也會在不同區域建立試驗示範田,組織播種、植保、測産等現場活動,讓農戶親眼見證託管地塊的出苗率、田間管理、産量指標等。”

如何才能更好地滿足農戶需求?對此,業內專家表示,要以農民需求為導向,對於農戶家庭經營意願較強的地區,可以從推廣單環節託管入手,逐步培養農戶轉變生産經營方式;對於農業勞動力轉移程度較高的地區,可以重點推廣關鍵環節綜合託管、全程託管等模式。同時,還要加強託管服務價格指導,堅持市場定價原則,防止價格欺詐和壟斷。推廣使用示範合同文本,規範服務行為,確保服務質量,保障農戶權益。

服務主體如何培育

農業農村部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總量達到89.3萬個,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競相發展。其中,農業服務專業戶數量最多,佔全國服務主體總量的1/2,雖然單體服務規模不大,但最貼近農民;服務型農民合作社服務規模最大,帶動小農戶數量最多,達到5000多萬戶;服務型企業數量少但服務帶動能力最強,單個企業平均服務對象達530個(戶),且服務的專業化和標準化程度較高。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于永德表示,農業服務型企業大致分為三類。一是以生産資料供銷為起點的。如中化農業將農資銷售渠道轉變為服務渠道,對接當地的農機和專家服務。二是以農機作業為起點的。如各類農機合作社,在自有機械的基礎上,聚合種肥藥等生産資料。三是以農業科技推廣為起點的。如依託農業信息化平臺,聚合種肥藥等農資和農機作業,將各類種植標準方案落地,實現線上線下融合。

對服務主體來説,選好託管環節和方式是成敗的關鍵。重慶市梁平區區長蒲繼承表示,在確定託管環節方面,要選擇農戶幹不了、幹了不划算的關鍵或薄弱環節提供生産服務。在確定託管方式方面,可提供全託管和半託管兩種“菜單”,讓農戶自由選擇。以梁平區為例,水稻全託管含種子、農藥、“耕種防收”等服務,每畝收費450元;半託管僅提供“耕種防收”服務,每畝收費280元。

“從以往的情況看,對小農戶、薄弱環節、群眾認知度不高的環節,服務主體的積極性不高,這就需要政府通過經濟手段去調節。”張天佐表示,中央財政項目主要支持面向小農戶的生産託管服務,重點支持初始投入大、作業成本高、短期效益不明顯、群眾積極性不高的關鍵薄弱環節,從而達到加快培育託管服務市場,不斷提高生産託管對小農戶的覆蓋面的目的。(記者 喬金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