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2021-03-09 07:5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數據來源:政府工作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代表委員表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奮進新征程,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建設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美麗中國。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森林覆蓋率達到24.1%”“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綠色發展指標備受關注。

“在‘十三五’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基礎上,‘十四五’繼續將這些指標作為約束性指標,顯示出我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決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代表説。

“十三五”時期,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藍天多了,河水清了,環境美了,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待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我國生態環境質量雖已明顯改善,但要清醒認識到,以重化工為主的産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委員表示,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結構優化調整。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有效途徑。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河北省唐山市政協副主席王連靈代表説,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的優質生態産品供給還存在明顯不足,必須加快綠色發展步伐,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要推動綠色發展,通過環境治理,騰出生態環境容量,承載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量;通過環境監管,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王金南代表説。

劉炳江委員表示,“十四五”期間要繼續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重點,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

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

“要在保護生態環境中增進民生福祉,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王連靈代表説,唐山把大氣污染治理作為重大民生工程,2020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49天,比2015年增加71天。

“繼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持續改善環境質量,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慶強代表説,在湖南,每10度電中有5.1度電來自清潔能源,天藍、地綠、水清的優美環境使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中央財政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力度繼續加大。其中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75億元,增長10%;水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17億元,增長10.2%。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遼寧省盤錦市委書記張成中代表説,盤錦實施退養還濕修復海域生態工程,清理圍海養殖8萬多畝,新增自然岸線17.6公里,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協同並進的綠色發展之路。

實踐證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能夠實現共贏。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代表説,江蘇累計關停5.7萬多家“散亂污”企業,相關行業産值並沒有下降,環保整治措施集中的鋼鐵、醫藥製造業産值分別增長7.4%、13.1%。

王天琦代表建議,要著力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之以恒推進綠色發展,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十四五”時期,如何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王金南代表認為,推動綠色發展,要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生態環境保護任務日益艱巨,迫切需要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孟慶強代表説,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逐步完善,為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還要層層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讓各項制度落地生根見效。

王連靈代表認為,推動綠色發展要樹立生態紅線意識,不能不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盲目進行開發建設。

對於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委員表示,電能是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目前我國電氣化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建議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推動終端用能清潔化、低碳化,加快終端能源消費領域的電氣化進程。

代表委員表示,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要動員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建立健全多元共治體系,匯聚起生態環境保護的磅薄力量,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記者 寇江澤、史自強、尹曉宇、申智林、韓鑫)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龐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