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2021-03-10 07:3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把開放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

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

經濟發展要想取得新成效,就需要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其中,積極促進經濟、金融、科技、醫療等領域開放合作尤為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副主席、寧夏僑聯主席朱奕龍表示,歷史經驗表明,開放符合我國國情,符合時代發展需要。通過對外開放,積極引入先進技術、管理模式,加快了國內産業體系邁入現代化。“未來要繼續深化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制度型開放,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互促共進,構建新型經濟開放體系。”

“‘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將變得更加複雜,只有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才能使我們有能力應對複雜的國際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因此,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科技戰線要以更大決心,下更大力氣,攻關‘卡脖子’技術,以科技創新發展助推更高水平的開放。”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説。

推動中國標準國際化

在對外開放合作中,採用什麼樣的標準是影響效果的關鍵因素。“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持續推進各領域標準國際化,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表示,以中國建造的標準為例,中國建造標準的國際化能夠提升競爭力,有利於中國建造企業“走出去”,與世界各國實現互聯互通,創造更大經濟效益與合作價值。

但丁烈雲代表也直言,在海外工程中,中國標準仍然面臨挑戰和問題。例如,材料設備與建造標準分開制定,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語言;相關專業領域標準未與發達國家的標準接軌等。

針對中國建造標準國際化當前存在的問題,丁烈雲代表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構建國際化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加強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軟聯通,積極適應國際通行的標準內容結構、要素指標和相關術語。

其次,進一步推進執業資格國際互認,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助力我國工程標準走出去。

再次,建設標準國際化專業團隊,積極培育一批懂技術、懂外語、懂標準、懂法律的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程建設標準制定機構,提升我國標準在海外工程中的話語權、權威性。

同時,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要提高以技術和專業能力選擇標準的話語權,要在設計、建造、設備採購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在投資策略上具有吸引力。

以開放促進轉型升級

“在對外開放的同時,我國經濟從高速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金融體系的結構性改革也在同步進行,機構化、國際化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中佔比持續提高。金融科技與創新的投入産出不斷加大,在雲技術、生物識別等最重要的新生代技術領域內,中國企業已經得到全球各領域金融機構的關注。”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副校長楊松説。

堅持開放是金融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朱奕龍委員表示,金融開放需要根據經濟發展和企業需求,增加和創新金融供給,要引入更多國際先進金融機構深度參與到國內市場,拓展市場深度,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加開放的金融市場意味著市場運行複雜程度進一步增加,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進行更加有效的金融監管,促進金融市場有序、健康發展。”

“我國金融市場仍處於發展階段,法律、制度等方面存在完善空間。”楊松代表認為,金融市場開放帶來了機遇,但也會讓國內市場面臨更大風險。因此,要正確認識開放與安全的關係,健全與對外開放水平相適應的立法、司法、執法體系,加強對金融風險的預警和防控,全面防範金融風險。(記者 溫濟聰 杜秀萍 馬春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呂浩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