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田野中的新氣象——全國春耕備耕生産一線觀察

2021-03-30 17: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 題:田野中的新氣象——全國春耕備耕生産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田野間,農人正在辛勤勞作。隨著層出不窮新科技的應用、越來越多新農人的投入,春耕生産一線涌動著蓬勃的新活力。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洞庭湖平原,河邊柳樹發出嫩芽,田野裏處處是金黃的油菜花。

在湖南省汨羅市羅江鎮,一輛石灰精量撒施機往來穿梭,在稻田裏留下一條條白印。近年來,當地為治理土壤酸化,採用拋撒生石灰的辦法,但人工拋撒效率低,控制不好量還容易起反作用。

“這時候機器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汨羅市農業農村局農機事務中心黨支部副書記劉浩説,從3月開始,當地計劃推廣5萬畝石灰撒施機械作業。

去年曾在田裏測試過的種糧大戶李德輝告訴記者,石灰精量撒施機一小時能撒施近20畝稻田。不僅改良土壤,還減少了病蟲害。

科技的力量無處不在。數千公里之外,在黑龍江省紅衛農場,今年全面推進智慧化、無人化和集約化備耕生産。智慧農業平臺和農情監測系統,使生産過程更精準。終端服務平臺連接種植戶的手機終端,只需幾個簡單步驟,就能完成農資線上訂購和送貨上門。

科技,正在讓農民從會種地向“慧”種地轉變。預計今春期間,全國將有超過2200萬台(套)農機具投入農業生産,使春季田間管理和糧食生産高效便捷。

理念之變助推高質量發展

3月下旬,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龍揚鎮周劉村的百年蘇趙梨園,2萬多棵梨樹漸次開花,空氣中瀰漫著芬芳,引來遊人踏青賞花。

外出經商的王亮在2015年返鄉,流轉經營著這個梨園。近年來,隨著果園産量增加,他開始做起深加工文章。“我們製作了不同規格的梨膏産品,通過線上銷售,受到北京、山東等地消費者青睞。”王亮説,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必須打造産業鏈,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新農人帶來新理念。隨著返鄉、入鄉、留鄉創業的農人增加,優質、科技、市場……這些詞彙日益成為鄉村裏的高頻詞。

在黑龍江北安市,革命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富強正忙著檢修農機。“近年來我們用‘蟹稻共育’模式發展稻田,採取科學調減化肥和農藥的方式種玉米和大豆,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他説。

産品結構調優、生産方式調綠,使清新的田野中希望無限。農業農村部提出,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黑土地保護工程,今年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7.5億畝以上,力爭玉米增加1000萬畝以上、大豆播種面積穩定在1.4億畝以上。

聯農帶農播種希望

寒潮過後,薄霧中的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馬樹鎮小米地村機器轟鳴。開溝、播種、施肥、覆土、鋪膜……村民正搶抓時節播種馬鈴薯。今年村裏大力推廣馬鈴薯種植,僅昭通農投公司就流轉了3000畝土地組織生産。

昭通地處烏蒙山腹地,曾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這個春天,這裡春意盎然,脫貧後的生産生活日漸明亮和通達。

馬鈴薯在當地有悠久種植歷史,但過去薯形差、産量低。昭通農投公司馬鈴薯事業部副經理魏東説,近年來公司建立了種薯生産基地,加強技術培訓,並和雲南省農科院等合作,推廣種植優良品種,目前正積極推廣機械化作業,帶動産業振興。

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小農戶發展,深入推進科企合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田野裏種下的是希望,收穫的是信心。

火熱的春耕備耕生産一線,聯農帶農機制不斷建立健全。農業農村部提出,將扶持政策與聯農帶農效果挂鉤,推動各類主體更好帶動脫貧戶、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

春耕圖景承載期待

在安徽省合肥前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大棚裏,一派忙碌的蔬菜生産景象。

大棚更新換代、安裝水肥一體化設施、合作建設基地……這些變化讓公司負責人朱政蒼欣喜也很感慨:“設施農業投入大、投資回報時間長、市場風險大,但往往抵押擔保物不足,融資難。希望金融部門貸款支持力度再大些。”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農人最理解這句話,也最盼望“豐收又增收”。

“今年化肥價格漲了,尿素每噸比去年漲了400元,二銨漲了500多元。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加大支農惠農力度,讓農民更有積極性種好糧。”李富強説。

一年之計在於春。“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春耕備耕,對於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具有重要意義。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糧食産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國家提高了小麥、秈稻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

糧食生産開局良好。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全國春播糧食已播6.5%,進度同比相當。其中,春玉米已播4.7%,薯類已播31.2%,南方早稻已育秧54.2%、栽插12.8%,中稻已育秧13.9%。冬小麥、冬油菜種植面積分別比上年增加300多萬畝、400萬畝左右,多數地區長勢好于上年。

一幅色彩繽紛的春耕圖景,是國家倉廩充實的基礎,更是人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保障。(記者于文靜、周楠、姜剛、王建、楊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李學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