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開放發展之“一帶一路”聯通中國與世界

2021-05-11 09:5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綏芬河站國際聯運交易所大廳,貨代公司業務員在辦理業務(2021年3月31日攝)。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這是2021年3月31日拍攝的綏芬河站南場,中歐班列從這裡出入境(無人機照片)。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中歐班列(渝新歐)十週年紀念專列從重慶一座公路橋下穿過(2021年3月19日攝,無人機照片)。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這是亞投行總部大樓內景和慶祝正式開業五週年裝飾(2021年1月13日攝)。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在位於孟加拉國首都達卡郊區的利德成集團廠區,工人們在房頂組裝光伏模組(2021年1月3日攝)。從2020年開始,中資製衣類企業——利德成集團在其位於孟加拉國達卡的廠區內建設光伏電站,以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減少碳排放,從綠色發展的角度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

這是2020年12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拍攝的貫通後的雅萬高鐵1號隧道。雅萬高鐵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全長142公里,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産業鏈在海外落地的典範工程。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在位於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西南約40公里處的帕德瑪大橋項目現場,萬噸級中心架梁起重船“天一號”將最後一跨鋼梁架設到指定橋墩上,標誌著帕德瑪大橋項目主橋鋼梁成功合龍(2020年12月10日攝)。大橋全長7.7公里,採用雙層鋼桁梁結構,上層為四車道公路,下層是單線鐵路。該項目由中國中鐵承建,建成後將極大促進孟加拉國及南亞區域互聯互通和經濟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

一艘貨輪停靠天津港(2020年10月27日攝,無人機照片)。天津港是京津冀地區的海上門戶,是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

2020年10月26日,在巴基斯坦拉合爾市,一輛橙線地鐵列車準備進站。當日,巴基斯坦首條地鐵——拉合爾橙線迎來首批乘客,標誌著巴基斯坦步入“地鐵時代”。拉合爾橙線項目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北方工業公司聯合承建,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和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具體實施。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劉天 攝

這是在老撾北部瑯勃拉邦省拍攝的中老鐵路控制性工程——相嫩三號隧道建設現場(2020年9月28日攝)。2020年9月29日上午,相嫩三號隧道順利貫通。至此,中老鐵路全線75座隧道實現安全貫通目標。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凱喬 攝)

這是斯裏蘭卡科倫坡港口城中央園林區(2020年9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科倫坡港口城是斯裏蘭卡與中國“一帶一路”重點合作項目。按照計劃,港口城通過填海造地形成269公頃土地,在斯裏蘭卡首都科倫坡建成一座集金融、旅遊、物流和信息技術于一體的全新中央商務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中國港灣科倫坡港口城項目部供圖)

這是在老撾拍攝的中老鐵路班納漢湄公河特大橋(2020年7月24日攝)。中老鐵路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對接項目。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潘龍柱 攝)

滿載防疫物資的“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在義烏西站啟程,前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2020年6月5日攝)。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呂斌 攝)

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指導新冠肺炎病房建設時,與當地一線醫務人員合影(2020年5月26日攝)。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

在伊拉克巴格達,中國援助伊拉克防治新冠肺炎醫療專家組成員王桉銘架設CT設備(2020年4月12日攝)。經過為期數周的CT機房改造施工、設備安裝調試與臨床應用培訓,中國援建伊拉克抗擊新冠疫情的專用CT檢查室,2020年4月25日在巴格達的新冠病毒康復中心落成。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張淼 攝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上港集裝箱碼頭,裝有當地外貿出口企業生産的辦公傢具的集裝箱正在吊裝上船,通過河海聯運,運往上海港,銷往“一帶一路”歐洲國家(2019年12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在福建泉州石獅市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上,印度客商(左)向顧客推銷印度工藝品(2019年4月18日攝)。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碼頭(2019年4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這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2019年1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運營的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吳魯 攝

2018年12月10日,雲南大理至瑞麗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怒江四線特大橋鋼桁拱順利合龍,標誌著我國“一帶一路”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

車輛從由中國援建、連接馬爾代夫首都馬累和機場島的中馬友誼大橋橋頭拱門穿過(2018年10月2日攝)。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發(杜才良 攝)

2018年8月26日,X8044次中歐班列(漢堡—武漢)到達武漢吳家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這是累計開行的第10000列中歐班列。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乘坐”中歐班列抵達西安的進口沃爾沃汽車從西安港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運出(2018年6月13日攝)。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雁棲湖(2017年5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懷柔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是此次高峰論壇的主會場。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

在肯尼亞蒙巴薩,當地民眾在中國承制的蒙內鐵路首批內燃機車旁載歌載舞(2017年1月11日攝)。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2016年6月8日,在重慶團結村站,中歐班列重慶首發列車準備發車。當日,中國鐵路正式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來,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

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我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111111.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郝瑀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